來源:環球時報
【環球時報綜合報道】“在歐盟國家正在承受俄烏沖突所帶來的後果時,絕不能允許這一沖突以美國獲得(歐洲的)經濟主導權和歐洲地位遭到削弱而結束。”法國經濟和财政部長勒梅爾10日在國民議會發言時罕見地公開批評美國經濟霸權,呼籲歐美建立“更加平衡”的經濟關系。俄烏沖突爆發以來,歐盟追随美國對俄施加多輪制裁,歐盟國家因此飽受能源短缺之苦。與此同時,大洋彼岸的盟友美國在不斷“拱火”引爆俄烏沖突後,卻趁機高價向歐洲出售天然氣。美國公司每艘駛往歐洲的液化天然氣(LNG)運輸船可賺取約2億歐元利潤。同時,美國還利用自己的金融霸權等優勢,吸走歐洲的制造業,這些都令歐洲國家忍無可忍。12日,俄總統普京表示準備以市場價1/4到1/3的價格向歐洲供氣。歐洲會接下普京抛出的“橄榄枝”嗎?
“勒梅爾的咆哮”
據法國BFM電視台報道,勒梅爾10日在國民議會表示,他擔心美國經濟霸權會損害歐洲利益。勒梅爾指出,不能接受美國作為合作夥伴,賣給歐盟的LNG價格卻是其國内價格的4倍以上,不能讓美國利用俄烏沖突主導歐洲能源市場。他還稱,法國工業正受到能源價格高企直接影響,許多企業虧損,還有一些企業正向美國、加拿大等能源價格較低地區轉移生産線,法國“再工業化戰略受到巨大威脅”。他說,歐洲經濟衰落不符合任何人的利益,美國和歐洲必須建立“更加平衡”的經濟關系。BFM電視台在報道中将勒梅爾這一發言稱為“勒梅爾的咆哮”。
法國近來遭遇“油荒”。圖為11日,在法國巴黎一個加油站,司機們排隊等待加油。 (視覺中國)
根據國際天然氣進口商組織(GIIGNL)的數據,去年美國LNG僅有1/3出口到歐洲,而今年美國70%LNG出口到歐洲。這主要是因為歐洲LNG價格遠高于世界其他地區,特别是美國對歐LNG出口價格竟然是國内售價的4倍以上。一艘LNG船在美國的裝船成本約為6000萬美元,到了歐洲價格就會高達2.75億美元。
法國《世界報》稱,越來越多歐洲人同意勒梅爾的指控,認為美國在趁火打劫。幾天前,法國總統馬克龍在巴黎舉行的企業家會議上直接喊話美國:“本着偉大的友誼精神,我們對美國朋友說,‘你們為我們提供天然氣等能源,這很棒。但是,讓我們支付4倍價格不能再繼續下去了’。這可不是友誼的真谛。”歐洲議會議員、法國前交通部長馬裡亞尼12日接受俄衛星新聞網采訪時表示:“美國正利用俄烏沖突鞏固在歐的經濟霸主地位,法國逐漸意識到這點了。”
德國新聞電視台12日稱,美國正借烏克蘭沖突削弱德國和歐洲,因為德國和歐洲不得不從美國購買高價的液化天然氣。報道稱,日前德國副總理兼經濟和氣候保護部長哈貝克對“一些國家”提出了“異常尖銳的批評”。哈貝克說:“一些國家,甚至是友好國家,在某些方面收取了天文數字的費用,這确實帶來了一些問題。”德國左翼黨議員恩斯特則直接點名批評美國:“美國每向歐洲運來一船液化天然氣,就能賺2億歐元。”恩斯特還将焦點放在美歐的制造業競争上。他說,美國一直将德國視為經濟上的強大競争對手。現在,德國越來越多地使用從美國進口的昂貴天然氣,德國公司将不得不面臨“明顯的競争劣勢”,這将“嚴重損害德國的經濟”。
“美國人應該為現在這種情況負責”
事實上,歐洲政客對盟友美國“開火”,實在是因為歐洲已經對美國忍無可忍。随着冬日臨近,歐洲各國為能源短缺憂心忡忡。近些天來,最令法國政府頭痛的就是已持續多日的“油荒”。法國24新聞台稱,據官方統計,法國約30%的加油站完全斷油或部分斷油。巴黎一名出租車司機10日在排隊加油時埋怨稱,這種情況要怪歐盟、北約。“最關鍵的是,美國人應該為現在這種情況負責。是美國将我們置于如此令人絕望的境地”。
為了應對能源危機,歐洲各國絞盡腦汁。一直與俄友好的匈牙利求助于俄羅斯。12日,匈牙利外交與對外經濟部部長西雅爾多前往莫斯科參加“俄羅斯能源周”國際論壇,他稱此訪的目的是推動實現和平并與俄方讨論如何确保匈牙利的能源供應安全。
波蘭9月底開通了與挪威相連的天然氣管道。挪威向波蘭輸氣的規模與此前俄氣相當,但價格要貴得多。波蘭總理莫拉維茨基在管道開通典禮上曾盛贊這是“促進歐洲安全、和平以及加強主權的重大工程”。但11日他突然變臉,指責挪威從天然氣出口中獲取“超額利潤”,要求挪威将利潤拿出來與歐洲其他國家分享。美國《華盛頓郵報》評論的标題稱:“挪威在歐洲能源危機中既是英雄又是惡棍”。
對于無法得到足夠“外援”的法德意等國來說,它們隻能一方面向民衆提供補貼,一方面通過規定家庭和公共場所的供暖溫度上限及減少供暖時間等一系列措施來應對即将到來的能源危機。意大利《晚郵報》11日稱,意政府已簽署法令,将采取減少家庭供暖季15天,同時減少每日供暖時間和降低供暖溫度等措施,來解決能源短缺問題。報道稱,預計這一系列措施可以節約53億立方米的天然氣用量。在新措施下,意大利一些地區供暖季每天供暖僅有5小時。對此,根據意大利網絡平台Facile的民調,已有400萬網民明确表示反對該規定。
對普通民衆來說,盡管能源價格高漲,但囤積一些毛毯、電熱毯、保暖衣等,還能勉強應付即将到來的凜冬。對于歐洲企業來說,能源短缺則使企業“掉進深淵”。法新社10日援引商業咨詢公司阿爾塔雷當天公布的報告稱,僅從今年7月1日至9月30日法國就有8950家企業破産,與去年夏季相比增加了69%,“這是25年來從未觀察到的數字”。意大利統計部門11日發布報告稱,能源價格上漲将使意大利8.2%的企業陷入虧損,總數約35.5萬家,涉及雇員340萬人。
據歐洲Scooptrade網站11日報道,歐洲裝備制造商Redex首席執行官布魯諾警告稱,大多數歐洲國家當前被迫采取的能源節約措施“完全是自虐”。他說:“這是我們強加到自己身上的懲罰。這是歐洲的慘敗,因為亞洲不存在這個問題。與20世紀70年代影響到每一個人的全球石油危機不同,這個問題隻有歐洲有。它将給歐洲工業帶來災難性的後果。”
“球在歐盟一邊”
歐洲對美國經濟霸權的抱怨不隻是天價賣天然氣,法國BFM電視台稱,拜登采取了一系列補貼美國電動車等制造業的措施,目的是争奪制造業和搶占國際市場。此外,美國還借烏克蘭危機迫使德國購買35架F-35戰機,這将使德國減少對德法合作的歐洲未來空戰系統(SCAF)的投資和參與決心。報道還稱,歐洲擔心未來美國經濟霸權因烏克蘭戰争而增強,事實上美國僅通過美元霸權,令歐元大幅貶值,就使大量歐洲财富轉到美國。
由于歐洲天然氣價格大幅上升,美國一船液化天然氣運到歐洲可賺約2億歐元。圖為一艘液化天然氣船抵達荷蘭格羅甯根的港口。(視覺中國)
西班牙拉海恩網站稱,美國的目标是削弱俄羅斯和歐洲。美國一直聲稱歐洲國家是盟友,但實際上,美國從未尊重歐洲的利益。事實上,對俄制裁給歐洲帶來更大的傷害:歐元貶值、通脹加劇、中産階層陷入貧困……美國有意通過消耗戰來犧牲歐洲,“在這場戰争中,死去的不是美國人,美國也不會遭受經濟崩潰,這些都将由歐洲來承擔”。
對于歐洲的困境,俄總統普京12日在“俄羅斯能源周”活動上表示,世界經濟和能源正經曆着嚴重的危機。個别國家的破壞行動是危機的一部分。僅2022年一年,歐洲因天然氣現貨定價機制損失超過3000億歐元,約占歐元區GDP的2%。普京說,對“北溪”天然氣管道實施恐怖襲擊的目的是企圖永久切斷俄羅斯和歐盟的聯系,進一步削弱歐洲。他表示,“北溪-2”管道的一條支線仍然處于工作狀态。俄羅斯已準備好在秋冬期間以現貨市場價1/4至1/3的價格向歐洲長期供應更多天然氣,但“球在歐盟一邊”。【環球時報駐德國、加拿大特約記者 青木 陶短房 環球時報記者 謝戎彬 李曉骁 陳康 柳玉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