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每日頭條
/
民俗
/
有關重陽節的詩句和習俗
有關重陽節的詩句和習俗
更新时间:2024-10-14 00:09:38

重陽節到了,根據以往的經驗重陽節老師會布置關于重陽節的作文,因此我們整理了本篇關于重陽節作文的資料供同學們參考。

有關重陽節的詩句和習俗(寫作素材重陽節的來曆)1

重陽節的來曆

來源一

關于重陽節的來曆,最早可以推到漢初。《西京雜記》中記西漢時的宮人賈佩蘭稱:“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餌,飲菊花酒,雲令人長壽。”相傳自此時起,有了重陽節求壽之俗。同時還有大型飲宴活動,是由先秦時慶豐收之宴飲發展而來的。

來源二

重陽節的原型之一,和古代的祭祀大火的儀式有關。在古代,古人對火總有莫名的恐懼,因而也常常敬畏和祭拜火神。古人常将重陽與上巳或寒食、九月九與三月三作為對應的春秋大節。我們可以從流傳下來的風俗中,也可以尋找到一些古俗遺痕,例如說江南部分地區有重陽祭竈的習俗。

來源三

重陽在古人的生活中成為夏冬交接的時間界标,如果說上巳、寒食是人們渡過漫長冬季後出室暢遊的春節,那麼重陽大約是在秋寒新至、人民即将隐居時的具有儀式意義的秋遊,所以民俗有上巳“踏青”,重陽“辭青”。重陽節俗就圍繞着人們的這一時季感受展開。

重陽節的6大習俗

賞菊

菊花,又叫黃花,屬菊科,品種繁多。我國是菊花的故鄉,自古培種菊花就很普遍。菊是長壽之花,又為文人們贊美作淩霜不屈的象征,所以人們愛它、贊它,故常舉辦大型的菊展。菊展自然多在重陽舉行,因為菊與重陽關系太深了;因此,重陽又稱菊花節,而菊花又稱九花。賞菊也就成了重陽節習俗的組成部分。宋代《東京夢華錄》卷八:“九月重陽,都下賞菊,有數種。其黃、白色蕊者蓮房曰‘萬齡菊’,粉紅色曰‘桃花菊’,白而檀心曰‘木香菊’,黃色而圓者‘金齡菊’,純白而大者曰‘喜容菊’。無處無之”。

登高

重陽最重要的節日活動之一,即是登高。故重陽節又叫“登高節”。登高所到之處,沒有劃一的規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

當然人們登高也不單是攀登而已,還要觀賞山上的紅葉野花,并飲酒吃肉,享受一番,使登高與野宴結合起來,更有吸引力。如隋時孫思邈《千金方·月令》:“重陽日,必以看酒登高遠眺,為時宴之遊賞,以暢秋志。酒必采茱萸、菊以泛之,即醉而歸。”記隋代風俗,已與後世近似。在南宋的《夢粱錄》卷五載:“日月梭飛,轉盼重陽。……是日‘孟嘉登龍山落帽,淵明向東籬賞菊’,正是故事。”南宋韓元吉《水調歌頭·九日》上片:“今日我重九,莫負菊花開。試尋高處,攜手攝展上崔嵬。放目蒼崖萬仞,雲護曉霜成陣,知我與君來。古寺倚修竹,飛檻絕尖埃。”描寫了重陽賞菊及登高觀景的韻緻。

由于重陽為秋節,節後草木開始凋零,所以有稱重陽節野遊活動為“辭青”,與三月春遊“踏青”之說法相對應。清潘榮陛《帝京歲時紀勝》記:“(重陽)有治看攜酌于各門郊外痛飲終日,謂之‘辭青’。”這也是一個頗有詩意的名稱。

佩茱萸·簪菊花

重陽節有佩茱萸的風俗,因此又被稱為“茱萸節”。茱萸是重陽節的重要标志。重陽節時人們還喜歡佩戴菊花。茱萸雅号“辟邪翁”,菊花又名“延壽客”。

茱萸是一種可以做中藥的果實,因為出産于吳地(今江浙一帶)的茱萸質量最好,因而又叫吳茱萸,也叫越椒或艾子,它是一種常綠小喬木,樹幾乎可以長到一丈多高,葉為羽狀複葉,初夏開綠白色的小花,結實似椒子;秋後成熟。果實嫩時呈黃色,成熟後變成紫紅色,有溫中、止痛、理氣等功效。茱萸葉還可治霍亂,根可以殺蟲。《本草綱目》說它氣味辛辣芳香,性溫熱,可以治寒驅毒。古人認為佩帶茱萸,可以辟邪去災。

放紙鹞

放紙鹞是惠州過重陽節的主要習俗。換句話說,惠州民間過重陽節是以放紙鹞為主要特征的。此習,除惠州流傳的民謠中有叙述以外,光緒《惠州府志》亦有記述。

紙鹞亦現在的風筝。風筝是五代以後的稱謂,五代之前,北方習慣稱“紙鸢”,南方則多叫“鹞子”,惠州的“紙鹞”稱謂很明顯的是保留了五代以前的古老名稱,且有“南北混合”的味道。

吃重陽糕

重陽的飲食之風,除前所述的飲茱萸、菊花酒,吃菊花食品之外,還有好些,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吃糕。在北方,吃重陽糕之風尤盛。

據《西京雜記》載,漢代時已有九月九日吃蓬餌之俗,即最初的重陽糕。餌,即古代之糕。《周禮》載餌用作祭祀或在宴會上食用。漢代又記有黍糕,可能與今天的糕已差不遠。蓬餌,想必也類似于黍糕之類。至宋代,吃重陽糕之風大盛了。糕與高諧音,吃糕是為了取吉祥之意義,因而才受到人們的青睐。

重陽糕又稱花糕、菊糕、五色糕,制無定法,較為随意,有“糙花糕”、“細花糕”和“金錢花糕”。

粘些香菜葉以為标志,中間夾上青果、小棗、核桃仁之類的糙幹果;細花糕 有3層、2層不等,每層中間都夾有較細的蜜餞幹果,如蘋果脯、桃脯、杏 脯、烏棗之類;金錢花糕與細花糕基本同樣,但個兒較小,如同“金錢”一 般,多是上層府第貴族的食品。

據說,早年不家用發面餅夾上棗,栗諸果的, 或以江米、黃米面蒸成粘糕餅,似“上金”、“下銀”的花糕。

飲菊酒

菊花,是我國名花,也是長壽名花。在“霜降之時,唯此草盛茂”,由于菊的獨特品性,菊成為生命力的象征。

早在屈原筆下,就已有“夕餐秋菊之落英”之句,即服食菊花瓣。漢代就已有了菊花酒。魏時曹五曾在重陽贈菊給鐘蹈,祝他長壽。晉代葛洪在《抱樸子》中記河南南陽山中人家,因飲了遍生菊花的甘谷水而延年益壽的事。梁簡文帝《采菊篇》中則有“相呼提筐采菊珠,朝起露濕沾羅懦”之句,亦采菊釀酒之舉。直到明清,菊花酒仍然盛行,在明代高濂的《遵生八箋》中仍有記載,是盛行的健身飲料。

重陽佳節,我國有飲菊花酒的傳統習俗。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陽必飲、祛災祈福的“吉祥酒”。

重陽節古詩詞:

有關重陽節的詩句和習俗(寫作素材重陽節的來曆)2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唐代: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醉花陰·薄霧濃雲愁永晝

宋代:李清照

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消金獸。佳節又重陽,玉枕紗櫥,半夜涼初透。(櫥 通:廚)

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人比 一作:人似;銷 一作:消)

九月十日即事

唐代:李白

昨日登高罷,今朝更舉觞。

菊花何太苦,遭此兩重陽?

蜀中九日 / 九日登高

唐代:王勃

九月九日望鄉台,他席他鄉送客杯。

人情已厭南中苦,鴻雁那從北地來。

九日齊山登高 / 九日齊安登高

唐代: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

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

但将酩酊酬佳節,不用登臨恨落晖。

古往今來隻如此,牛山何必獨霑衣。(霑 同:沾)

行軍九日思長安故園

唐代:岑參

強欲登高去,無人送酒來。

遙憐故園菊,應傍戰場開。

行香子·天與秋光

宋代:李清照

天與秋光,轉轉情傷,探金英知近重陽。薄衣初試,綠蟻新嘗,漸一番風,一番雨,一番涼。

黃昏院落,凄凄惶惶,酒醒時往事愁腸。那堪永夜,明月空床。聞砧聲搗,蛩聲細,漏聲長。

過故人莊

唐代:孟浩然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重陽節手抄報:

有關重陽節的詩句和習俗(寫作素材重陽節的來曆)3

有關重陽節的詩句和習俗(寫作素材重陽節的來曆)4

有關重陽節的詩句和習俗(寫作素材重陽節的來曆)5

,
Comments
Welcome to tft每日頭條 comments! Please keep conversations courteous and on-topic. To fosterproductive and respectful conversations, you may see comments from our Community Managers.
Sign up to post
Sort by
Show More Comments
推荐阅读
顧拜旦奧運經典語錄
顧拜旦奧運經典語錄
顧拜旦,法國著名教育家、國際體育活動家、曆史學家、現代奧林匹克運動的發起人,被譽為“現代奧林匹克之父”。散文詩《體育頌》熱情地抒發了他的奧林匹克理想。(來源:學習強國平台),
2024-10-14
生肖虎有幾個年份是屬虎的
生肖虎有幾個年份是屬虎的
屬虎的幾月出生最好:大利月正月正月出生的肖虎朋友,個性并不像虎那個兇猛,反而個性溫和,心地善良,很孝順長輩。出生在這個月份的虎兒,做事堅定,隻要是自己決定了要做的事情,就沒有人可以阻礙到他。加上正月是個新春之際,喜氣洋溢,在事業上虎兒可以得...
2024-10-14
鎮元大仙為什麼為人低調
鎮元大仙為什麼為人低調
《西遊記》中地仙之祖,道号鎮元子,于西牛賀洲萬壽山五莊觀修行。他種的人參果,九千年成熟一次,聞一聞人參果,就能活三百六十歲,吃一顆就能活四萬七千年。鎮元大仙在與孫悟空打鬥中施展袖裡乾坤的法術,把唐僧師徒連人帶馬裝進袖子裡,本領厲害。孫悟空請...
2024-10-14
中秋節的來曆和風俗的簡短介紹
中秋節的來曆和風俗的簡短介紹
中秋節的來曆和風俗的簡短介紹?中秋節起源于我國古代秋祀、拜月之俗《禮記》中記載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這裡的“夕月”技術拜月的意思兩漢時以具雛形,唐時,中秋節賞月之俗始盛行,并定為中秋節歐陽展(公元七百八十五——約八百二十...
2024-10-14
在昆明火把節有哪些活動
在昆明火把節有哪些活動
(郭武輝)火把節是彜族、白族、納西族、基諾族、拉祜族等民族的傳統節日,被稱為“東方的狂歡節”。7月22日晚,官渡區關上街道巫家壩社區組織開展“同心築夢新時代燃情綻放火把節”活動。活動在紫水晶藝術團表演的舞蹈《七月的火把》中拉開序幕,社區領導...
2024-10-14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