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輛秒變潛水艇、小孩路上抓魚、居民家中看海……今年汛期,各地街景依然眼熟。
近一周來,雨帶“橫掃”四川盆地、黃淮中部、京津冀地區,帶來多輪強風暴雨。受降雨影響,部分城市内澇情況嚴重,造成群衆、車輛被困。南都記者觀察到,内澇嚴重的幾個地方中,有海綿城市國家試點地區,也有去年曾大力開展内澇整治工程的城市。
海綿城市因能夠像海綿一樣吸水,曾被視為解決城市内澇的“救星”。2015年至2016年,國家曾先後選中兩批海綿城市試點。如今5年多已過,部分試點區域内澇治理成效顯著,但也有地方海綿城市依舊存在“看海”的現象。
曾有專家指出,治理城市内澇不能光靠海綿城市,要更廣泛、更系統的眼光看待城市内澇問題。
今年五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強城市内澇治理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實施意見》指出,2025年要實現新城區不再“城市看海”, 老城區雨停後能夠及時排幹積水。
針對城市内澇治理問題,國家發改委、住建部等部門還在開會時強調,要将工程措施與生态措施、管理措施結合起來,因地制宜,綜合施策。
暴雨席卷南北,鄉鎮内澇明顯
七月以來,全國多地進入汛期後遭遇強降雨。四川盆地普降暴雨,導緻河流水位暴漲;黃淮流域、京津冀地區也遭遇入汛以來最強降水,一些地方的降雨量甚至突破了曆史極值。
在降雨來臨前,多地在各易澇點提前進行人員、設備部署,清淤疏浚并發布積水風險預警。随着各地暴雨警報拉響,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于11日啟動防汛IV級應急響應,并增派3個工作組到各地協助工作;四川省防辦也增派4個工作組赴省内5市開展救災工作。
受強降雨影響,部分城市出現内澇情況。廣西桂林、柳州,河南信陽,四川達州、巴中、遂甯,山東濟南等地因暴雨發生内澇,多名群衆被困,車輛被泡水中;在湖北恩施,降雨還導緻城市部分路段排水管涵堵塞,道路被污染。
上述城市中,桂林、達州、巴中等地鄉鎮内澇情況更為嚴重,而在信陽、恩施、遂甯、柳州、濟南,城區低窪地帶遭遇積水“強勢圍攻”。
南都記者發現,去年汛期,這些城市也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澇災:在桂林陽朔,洪峰過境一度讓當地成為孤島;恩施城區的最高水位能與公交車車頂齊平。
從中央氣象台發布的降雨預警圖來看,16日夜間至19日,華北、黃淮等地降雨進入鼎盛期,山東、河南、河北、山西等地雨勢強勁。
中央氣象台16-19日全國降水量預報圖。
30城試點建設“海綿城市”,财政補助每年最高達6億
每一次的下雨,都是對城市排水能力的考驗,多年來,小雨必積水、大雨必内澇的問題成了許多城市的痛點。
如何能在下雨天管好雨水,改善“天上下雨地上流”的情況,2012年4月的一次區域發展科技論壇上,海綿城市這個概念首次被提出。
海綿城市,是指城市要建設得像海綿一樣,在适應環境變化和應對自然災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彈性”,下雨時吸水、蓄水、滲水、淨水,需要時又能将蓄存的水“釋放”加以利用。
2013年的中央工作會議上,官方定調要建設“自然積存、自然滲透、自然淨化”的海綿城市。2015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的指導意見》,正式拉開建設海綿城市序幕,此後,全國海綿城市建設進程加快。
南都記者觀察到,2015年至2017年期間,全國迎來海綿城市建設熱潮。财政部、住建部、水利部分别于2015、2016年确定兩批共30個海綿城市試點名單,給予試點城市專項資金補助,補助金額按城市規模确定,每年4億至6億元不等。
海綿城市建設試點城市名單。
同時,住建部還在各試點城市專門成立海綿城市辦公室,進行海綿城市指導建設工作。此外,多省還設立了省級海綿城市試點并出台了相關指導意見。
據了解,由三部委确定的兩批海綿城市試點共30個,東西部、南北方皆有分布,地域代表性強,還包括了直轄市、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縣級市等不同城市規模。有專家表示,因為各地氣候、地形、城市環境條件不一,如此鋪開試點是為了因地制宜,進行地域性研究和探索。
各地圈定範圍進行探索,老城新區齊發力
作為一種新型雨洪管理概念,能否有效吸水、蓄水,降低城市積水内澇發生的頻率,被看作海綿城市能否發揮作用的首要标準。
2018年住建部印發的海綿城市評價标準顯示,“雨水年徑流總量控制率及徑流體積(海綿體)控制”“路面積水控制與内澇防治”位于評價内容前列。
一直以來,城市的老城區是雨天積水、内澇的高發地帶。海綿城市建設以來,各地都将舊城改造作為重要任務,改造場所包括建築與小區、道路與廣場、園林綠地、地下管網等。
海綿城市示意圖。
在第二批試點城市考核中排名前列的青島,有一個顯著特點是老城區比例較高。當地通過鋪設透水磚、排水管網,建設雨水花園、生态停車場等多種方式對老城的小區進行“海綿配置”,改善了暴雨後小區的内澇積水情況。公開報道顯示,“十三五”時期青島老舊小區改造面積超2428萬平方米,城區漬水點大大減少。
除了在老城進行老舊小區整治、基礎設施改造,各地還把目光轉向發展中的新區。南都記者發現,這兩批海綿城市試點也并非完全鋪開全城建設,而是在當地選中部分區域進行試點探索,選中的試點涵蓋了大部分郊區新城。
如北京選中的兩個海綿城市試點區是城市副中心通州與世園會舉辦地延慶;重慶确定的第一批試點區域是兩江新區中心商務區悅來新城,武漢的海綿城市示範區是青山和漢陽四新、洪山南湖片區的部分老小區也納入改造範圍;而在廈門,試點區定在了馬銮灣片區和翔安新城,思明區的部分小區也進行了改造。
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央海綿城市建設試點名單裡,還包括兩個國家級新區:貴州貴安新區和陝西西鹹新區,這兩個新區都位于兩座城市的交叉地帶。
在海綿城市評價标準中,還提到“城市水體環境質量”“城市熱島效應緩解”等内容,這意味着海綿城市還包括城市發展理念的轉變。南都記者觀察到,在郊區新城的海綿城市建設中,除了提升基礎防澇能力,這些區域更注重通過綠化建設、修複水系生态,提升城市宜居感。
防内澇不能單靠“海綿”,要因地制宜、綜合施策
截至目前,距離第一批試點建設海綿城市已過去6年,第二批試點已過去5年。“大雨不内澇,小雨不濕鞋”的美好願景在這些城市實現了嗎?
據南都記者觀察,由于經驗不足、進程較慢,這30個試點城市在剛開始建設的一兩年内,汛期有時還會出現“暴雨圍城”的現象。但從這兩年開始,海綿城市防内澇能力初見成效。
在今年的此輪暴雨中,這30個城市的試點範圍内,基本上未出現大規模看海的現象,城區積水也能在短時間内迅速消退。但在重慶、武漢、濟南等地,未實施或正在實施海綿改造的地方,内澇情況依然不少。
此前印發的《關于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的指導意見》指出,到2020年,城市建成區20%以上的面積達到目标要求;到2030年,城市建成區80%以上的面積達到目标要求。就目前的情況來看,各地海綿城市建設仍然在緊鑼密鼓進行中。
7月10日,暴雨後的遂甯城區街道。
海綿也有失效的時候。7月10日,一場強降雨突襲四川盆地後,多地城區内澇情況嚴重,其中包括第一批海綿試點城市遂甯。
現場圖片顯示,市區某一路段積水已沒過車牌,居民須挽起褲腿才能行走,公開報道顯示,這條路是海綿城市建設點之一,内澇治理工程剛在去年結束。而在另一試點河南鶴壁,有市民反映剛進行過海綿工程改造不久的小區,下雨不到1小時已出現較深積水。
針對海綿“吸水不靈”的現象,住建部曾發文指出,海綿城市建設“不會立竿見影、一蹴而就”。更有專家學者曾表示,城市防内澇,不能單靠海綿城市發揮作用,要更廣泛、更系統地看待城市内澇問題。
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俞孔堅曾在其著作中提到,要在國土和區域、流域尺度上建立系統性、綜合性的生态基礎設施,才能有可能解決城市看海以及其他生态環境問題。
他指出,各地在建設海綿城市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各有差異,道路硬化程度、城市外圍水位高度、土地利用情況等都考驗着城市的防澇能力。
“要系統解決内澇問題,還要站在整個流域的高度,考慮城市外圍情況,要将海綿田園與海綿國土的建設、水利工程的生态化建設結合起來。”
多部委齊抓城市内澇,2050年新城區有望不再看海
今年5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強城市内澇治理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實施意見》指出,城市内澇治理力争5年内見到明顯成效,到2025年,各市新城區将不再出現“城市看海”,老城區雨停後能夠及時排幹積水。
針對城市内澇問題,國家發改委、住建部等部門開會時明确強調,治理城市内澇,要将工程措施與生态措施、管理措施結合起來,綜合施策;要因地制宜采取措施,尤其是去年發生過内澇的區段,今年需确保内澇不再發生。
同月,住建部等三部門下發通知,下一步将開展系統化全域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示範工作,示範城市最高能獲得10億元财政補助金額,目前已确定天水、孝感、馬鞍山等20個示範城市。
南都記者注意到,多地在今年汛期來臨前利用“人工智能 城市工程”的方式提升城市防内澇水平。例如北京研發了AI積水識别系統對積水點進行監控,甯波也将智慧城市引入到内澇治理工作中,對城市井蓋進行“大數據管理”,及時暢通水流、修複井蓋;而在沈陽、海口等地,通過改造排水系統、建設泵站的方式,提高了排水效率。
(部分資料參考中國建設報、住建部官網、人民網
實習生 周懷陽 李家任 南都記者 程姝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