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4日,13名珠峰科考隊員
在海拔8830米成功架設
全球海拔最高的自動氣象站
作為此次珠峰科考登頂工作小組組長
這是德慶歐珠
第五次登頂世界之巅
點擊觀看視頻
從夢想登頂珠峰的大山孩子
到帶領隊員完成科考項目的登山運動員
央視新聞《中國UP!》奮鬥季
德慶歐珠分享了他的追夢故事
從仰望珠峰到成功登頂
他實現了兒時的夢想
德慶歐珠生于1988年
家鄉就在珠峰腳下——
日喀則市定日縣紮西宗鄉
小時候,他要翻過海拔5000多米的加烏拉山
走路到縣城去上學
從早上太陽還沒升起
一直走到晚上太陽已經落山
“或許登山的腿腳
就是從那時練出來的”
△西藏日喀則市定日縣紮西宗鄉
那時,他經常看到登山愛好者
從家門前路過
他總會扒着門悄悄看
心中默默種下了攀登珠峰的夢想
△珠穆朗瑪峰(資料圖)
初中畢業後,德慶歐珠通過層層選拔
如願考入西藏登山學校
2004年,他第一次接受任務
将登山物資運往珠峰前進營地
一路的負重徒步、疲憊缺氧
讓他的内心産生了些許動搖
“為什麼我要吃這個苦?”
“我要是回家放牧是不是也沒那麼難了”
然而,當他克服困難登上海拔6500米時
這一切的負面情緒消失殆盡
△德慶歐珠(右一)
2006年,經過兩年多的紮實訓練
作為高山向導
德慶歐珠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登頂珠峰
回憶起當時的場景,他仍激動萬分
“當時珠峰的倒影印在群山之上
天空前所未有地近
那年我18歲,這是我最好的成人禮”
護送奧運聖火登頂珠峰
雖險被截肢但他不曾放棄
2008年,德慶歐珠作為火炬手
入選北京奧運會火炬珠峰傳遞登山隊
并擔任火炬珠峰傳遞的随身攝像
為了保證拍攝順利
德慶歐珠将防凍手套換成輕便手套
以便靈活操控設備
然而,承載攝像機絕大部分重量的右手中指
很快就被凍僵,失去知覺
為了保持血流通暢
他使勁地用凍僵的中指去敲岩壁
直到皮膚磨損流出血來
之後,隊友也用熱水來回搓他的手
希望能保持手的溫度
因急救措施及時
德慶歐珠的手指避免了更嚴重的傷害
但他的右手中指沒有了指紋
直到現在依舊很僵硬
如今,談起此次經曆
德慶歐珠仍有些後怕
如果被迫截肢,登山之路也将就此斷送
但他說:“未知、挑戰、險境
是登山人的宿命
這也是那些超越極限、勇敢攀登的人
之所以偉大的原因”
△德慶歐珠(右五)
正是在2008年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招收高水平登山運動員
德慶歐珠入學就讀
并先後取得了學士和碩士學位
在校期間
他還登頂了七大洲的最高峰
并徒步到達南北極點
達成戶外圈稱為“7 2”的成就
第五次登頂珠峰後
他的下一個目标是讀博
今年5月4日
德慶歐珠作為“巅峰使命2022”
珠峰科考登頂科考小組組長
帶領隊員登頂珠峰
這是他時隔10年第5次登頂世界之巅
△德慶歐珠在珠峰峰頂比了一個“五”
此次登頂,因為要架設氣象站
每名隊員要背着約15公斤的物資
這是普通登山任務的兩倍
登頂前,連着下了兩天一夜的雪
覆蓋了原本熟悉的碎石坡
平常四五個小時能完成的路程
最終耗費近九個小時
在零下二三十攝氏度的環境
隊員們完成了多項科研工作
成功架設
全球海拔最高的自動氣象站
德慶歐珠說
“現在,珠峰對于中國人而言
不僅限于攀登
我們要做的不隻是‘征服’,更是‘保護’
我們不再為了登頂而登頂
而是為了更好服務于國家乃至全人類
去攀登、去探索”
未來,德慶歐珠有了新目标——
繼續攻讀博士學位
将自己在登山上的特長
與高海拔科考的需求相結合
山高人為峰
向上,是中國人骨子裡的精神
在德慶歐珠看來
這不僅是向更高海拔挺進
更是面對困境時永不言棄的信念
“如果逆境有形
那必然是一個個90度的陡坡
向上攀登,翻過山背的陰影
去看登頂過後‘開天辟地’般的閃光”
央視新聞《中國UP!》奮鬥季
緻敬每一位奮鬥者
願懷揣熾熱夢想的你
繼續勇敢前行,永遠向上
國慶假期
央視新聞客戶端
央視新聞微博、微信公衆号、視頻号
抖音、快手、B站、今日頭條
騰訊新聞、百家号、優酷等
官方賬号同步推出
我們一起,向上!
監制/李浙 制片人/李偉 馬文佳
主編/馬玮璐 編導/王奕程
撰稿/思良 記者/陳琴 德慶白珍
微信編輯/隋邦科
攝像/李彭林 強久 揚超 陳福軍 楊潇
視覺/潘楊 校對/高少卓
文内部分素材來自/新華社 視覺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