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中國面條之旅,終于抵達了萬裡長江第一城:宜賓,來吃宜賓燃面啦!
金沙江與岷江交彙為長江
首先,我的困惑是它為什麼叫“燃面”?原來是因為拌面油重無水、點火即燃,據說早年挑擔賣面的老師傅拿沒賣光的面當燈油,現在有面館會當着客人的面燒一根面條以示正宗,還有句玩笑話說:為了消防安全,吃燃面的時候不能抽煙。
宜賓燃面,看似簡單,無非是芽菜、花生和辣椒油跟面條拌在一起,但講究的是,要用宜賓特産的碎米芽菜和天府花生,辣椒油裡要加入八角、桂皮、草果、山奈、川芎、核桃等各種秘制配方,可以說,在宜賓,每家燃面都有特别的味道,出了宜賓就找不着那味兒!
在我心裡,理想的宜賓燃面是劉臣街這樣的,小小面店,以街道命名,一天隻做半天生意,我們中午11點多到店裡,口蘑湯和蒸蛋都賣光,隻剩燃面了。
老客人來了,店裡人喜笑顔開:“哎喲好久不來我們家吃咯!”“嘿,老樣子,二兩提黃。”提黃就是把面煮硬一點的意思。
下面的年輕姑娘,笑靥如花,手上的竹簍,好似神器,面下鍋,轉圈圈,不過十幾秒鐘,歸攏起來,一兜,用力甩甩,竹簍裡的面湯水在空中勁射,水分盡數瀝幹,得來一碗幹身的面條。
我誇姑娘手勢潇灑漂亮,一旁的粉衣阿姨自豪地講:“這是我女兒,她接了我的班!”
拌面的老師傅,不苟言笑,十分專注,接過面,一手加海椒,一手舀芽菜,拌得幹淨利落。
這一缸海椒油,是店裡的魂,菜籽油爆出煳辣味,配以自家的中草藥,顔色黝黑烏亮,稍後我便領教了厲害。
店裡的這一老一少,一動一靜,各司其職,小小一碗面條,在他們手間傳遞,串聯起了和諧美妙。
小屋裡沒幾張桌子,早已客滿,門口一張小闆凳,歸小朋友所有,我們的面到手,就站在馬路邊開吃。
這油辣子可太厲害了!香氣爆裂,氣質老辣,花生碎滿口生香,芽菜葉鹹甜嫩鮮,味精粒粒晶瑩閃亮。
把面條均勻拌開,裹上碗中的所有,恍如宜賓五糧液般香濃醉人啊!
我一激動,被辣椒殼嗆到,涕淚俱下,一邊哭一邊誇燃面好吃,店裡的姐妹們爆發出開懷大笑,衆人跟着一起笑,真正是吃得笑中帶淚。
就這樣,笑着吃着哭着,最後還不舍得碗底的油辣子,用筷子頭扒拉着,把剩餘的花生芽菜都吃光。
吃完走人,路邊倒車,搖下車窗,店裡的老老小小齊齊揮手笑着告别。
如果你問我,宜賓燃面給人什麼感覺?那就是一邊吃、一邊流淚、一邊跟着笑——本地人的生活,好像因為燃面而變得火熱明亮,小小面館快要裝不下太多太大的歡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