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患有抑郁症、焦慮症等精神類障礙的朋友們或許都聽過一句話【你就是想太多了】。焦慮症、抑郁症的一個症狀就是過度思考,過度擔憂一些沒要的事情。
但是想太多真的不好嗎?難道善于思考本身錯的嗎?
潛意識是指那些在正常情況下不會意識到的東西,也就是所謂冰山理論:人的意識組成就像一座冰山,露出水面的隻是一小部分(意識),但隐藏在水下的絕大部分卻對其餘部分産生影響(無意識)。
弗洛伊德認為潛意識具有能動作用,它主動地對人的性格和行為施加壓力和影響。而我們的意識,會在潛意識制造出相應的情感之後,對其進行解釋與調節。弗洛伊德在探究人的精神領域時運用了決定論的原則,認為事出必因。很多小事情,例如做夢、口誤和筆誤,都是由大腦中潛在原因決定的,隻不過是以一種僞裝的形式表現出來。
而我們常說的【想太多】并非指的是自身無法控制的潛意識,而是來自于主動思考。
比如,你即将迎來一場重要的考試。在這件事中,你所擔心的隻是考試本身。但是你會擔心自己考試當天會不會遲到,你會擔心考砸了怎麼辦,會擔心考試時有什麼突發的情況,這些行為恰恰是讓人心力交瘁和焦慮的來源。如果在這件事中選擇不去擔心除了考試以外的事情,也就不會出現心力交瘁的感覺。你會覺得這些擔心是無用的,但是焦慮症、抑郁症患者也會清楚自己的擔心是沒必要的,但是仍然會強迫性思考。其實去主動思考、分析、确認的過程本身也是令人心力交瘁、精疲力竭的,但是相較于不去思考的不安全感,焦慮症、抑郁症患者還是選擇了前者。
所以說思考并非是焦慮的來源,強迫性的思考才是讓人心力交瘁的。
為什麼會進行強迫性的思考呢?
我們的大腦會有一定的欺騙性,當意識到危險到來時,會做出【戰鬥】或者【逃跑】的模式,會出現心跳加快、呼吸急促等焦慮的症狀。然而當大腦意識到危險解除了,無論在現實中危險是否真的解決,大腦中的警報都會解除。所以說用自我安慰的方式安慰住大腦後,即使客觀情況依舊存在,那麼大腦依舊會認為警報解除,不需要再采取行動了。
就像你擔心考試,其實最應該做的是努力複習,在知識上做好準備。但是你卻不願意承擔學習花費的精力,去擔心一些偶然的事件,再安慰自己這些事應該不會發生吧。或者去轉發錦鯉、去求神拜佛,用這些行為讓大腦解除警報。
所以說,強迫性思考并不能解決現實中的問題,卻能讓我們獲得一種從焦慮到平和的舒适感。在一次次強迫性思考的過程中,你的大腦變得不那麼容易被欺騙,也就是說你需要更深層次或者更長時間的思考來獲得平和感。這就導緻了讓強迫性思考愈演愈烈的惡性循環。
所以思考本身是沒有錯誤的,善于思考、追求事物的本質、努力去探索都是美好的品質。人類的進步和社會的發展都是離不開思考的。比如心理科的醫生們會對于專業有更高的認知,也會不斷地去學習和思考相關的知識,但并不意味着每位心理醫生都有心理疾病。很多患有焦慮症和抑郁症的朋友們也會擔心症狀加劇,而下意識的不去思考,這對于病情的恢複也是沒有用的。
所以我們不應該放棄思考本身,而是控制強迫性思考。
強迫性思考反映出我們理性和感性的沖突,
明知道自己擔心的事情是小概率事件,卻要一遍遍地去确認,去思考發生後要怎麼處理。
我們把精力花在了維持身心的穩定上,而不是在客觀事實上。
所以善于思考,善于探索并不是導緻心理、精神類疾病的原因,相反也是十分寶貴的品質。
我們要做的是減少強迫性的思考,将更多精力放在客觀事實,放在自己能夠把控的範圍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