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冬至的習俗?老武漢獨具“臘味”風俗:冬至時節,中國北方的鍋竈裡,翻滾着薄皮大餡兒的餃子,嶺南地區的碗盤裡,盛滿軟糯香甜的湯圓,哪怕是在江南水鄉,人們也會在冬至這天吃上一碗赤豆飯,以驅避疫鬼,防災祛病身處荊楚之都、好食之府的武漢人反而停杯投箸,忙忙碌碌起來腌制臘魚臘肉的習俗,一直傳到了今天,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武漢冬至的習俗?以下内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武漢冬至的習俗
老武漢獨具“臘味”風俗:冬至時節,中國北方的鍋竈裡,翻滾着薄皮大餡兒的餃子,嶺南地區的碗盤裡,盛滿軟糯香甜的湯圓,哪怕是在江南水鄉,人們也會在冬至這天吃上一碗赤豆飯,以驅避疫鬼,防災祛病。身處荊楚之都、好食之府的武漢人反而停杯投箸,忙忙碌碌起來。腌制臘魚臘肉的習俗,一直傳到了今天。
冬至“消寒”進補武漢人最喜煨湯:冬至這一天,陰極陽生,人體内陽氣蓬勃,最易吸收外來的營養,從而發揮其滋補功效,因此,冬至前後是飲食進補的最好時間,不僅強健身體,還能消寒。北方地區有冬至宰羊子,吃餃子、吃馄饨的習俗,南方在這一天要吃冬至米團、長線面、赤豆飯,武漢人就愛喝湯。武漢人料理湯水,獨樹一幟。北方人,追求實在,不拘小節,豪放亂炖,嶺南人,過于挑剔,追求高檔,海味煲湯。武漢煨湯,素來以技論長,選材、火候、湯料,甚至盛湯器具都有講究,須用心投入。
冬至的由來
冬至過節源于漢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清嘉錄》甚至有“冬至大如年”之說。這表明古人對冬至十分重視。人們認為冬至是陰陽二氣的自然轉化,是上天賜予的福氣,。漢朝以冬至為“冬節”,官府要舉行祝賀儀式稱為“賀冬”,例行放假。《後漢書》中有這樣的記載:“冬至前後,君子安身靜體,百官絕事,不聽政,擇吉辰而後省事。”所以這天朝庭上下要放假休息,軍隊待命,邊塞閉關,商旅停業,親朋各以美食相贈,相互拜訪,歡樂地過一個“安身靜體”的節日。 唐、宋時期,冬至是祭天祭祀祖的日子,皇帝在這天要到郊外舉行祭天大典,百姓在這一天要向父母尊長祭拜,現今仍有一些地方在冬至這天過節慶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