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有着悠久的綠豆種植曆史,目前,我國綠豆播種面積和總産量均居世界前列,我國綠豆育種工作雖起步較晚,但發展較快,現在有許多性狀優良的品種應用于生産。這些新的綠豆種和傳統的農家品種有很大的不同,在栽培上也有着與農家品種不同的要求,傳統的栽培技術應用于新的綠豆品種嚴重制約了其優良性狀的發揮,影響了種植效益,造成良種不良收的局面。
傳統綠豆大多為莖蔓生或半蔓生,成熟期炸莢,不利于大面積栽培。為便于田間管理,收獲,提高産量和商品性狀,生産上應棄用農家品種而選用直立型明綠豆種,如保定市農科所的冀綠豆2号,亞蔬中心的中綠1号等,這些品種株型直立抗倒伏,成熟後不炸莢,适宜集中收獲,并可減少鼠害和子粒黴爛,且穩産高産。試驗表明,如果良種良法配套,這些品種一般要比農家品種增産40%以上。
綠豆的生育期較短,一般在60-70天左右。可選擇春播、夏播。綠豆從4月份至7月份都可播種。生育期較短的冀綠豆二号在河北省中南部地區可一年二茬,甚至可以在玉米等作物受災後做救災作物種植。根據保定市農科所的記錄,冀綠二号在衡水故城縣7月20日在被冰雹砸毀的棉田播種仍獲97公斤的畝産量。冀中地區習慣在小麥的下茬播種,适宜播期6月20-7月1日,可以在9月中旬成熟,保證不主下茬冬小麥。
小面積播種可選用人工穴播,大面積播種可用機器進行條播。條播每畝用種2.5公斤,穴播1.5公斤,播深3.3厘米,行距50厘米,株距17厘米。每畝密度以8000為基準,春早播應适當稀植,肥水力大的地塊宜稀植,晚播或水肥差的地塊宜适應密植,但密度應在6000-10000/畝之間,否則會嚴重影響産量,出苗後及時間苗、補苗,兩片三出複葉展開時及時定苗。
綠豆連茬會造成長勢弱、病害嚴重并影響産量,前茬後最好隔2-3年再種綠豆。注意施好基肥,尤其是磷肥,以保苗肥、苗壯,以達高産、穩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