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說出我的答案之前,我們先分析一下什麼是珠心算。
珠算的原理:
算盤是世界上最早的計算機。沒錯,算盤是計算機。在全世界最大的計算機博物館裡,一進門最顯眼的地方,就陳列着一副中國算盤。
計算機的工作機制是:給一個輸入,通過一系列的指令執行,最後得到一個輸出。在這個機制裡,關鍵的部分是指令集的執行。
早在中國的算盤出現之前,古希臘已經就有類似算盤的計算工具。但古希臘的算盤沒有指令集。中國的算盤,就有固定的指令集。打過算盤的人都知道,學打算盤,一開始要背口訣。比如:“二一添作五”,“三下五除二”。珠算口訣,就是指令集。
因此,古時候打算盤的人,不需要學加減乘除。他隻要背熟珠算口訣,然後熟練操作,就可以用極快速度,完成加減乘除運算。所以,珠算和普通心算之間,其實沒有直接關系,它們的關系是間接的。
珠算,練習的不是計算能力,而是熟練使用指令集,操作計算機的能力。打算盤和按計算器,本質是一樣的。它們最大的區别在于,打算盤時,人的大腦和手是計算機的一部分;而在計算器裡,集成電路和預先寫好的程序代替了人腦和手。
珠心算的原理:
珠心算的基礎是珠算。學珠心算,需要在學會珠算後,練習脫離算盤,在腦子裡想象出算盤的影像,然後利用這些影像去打算盤。簡單說,珠心算就是,無算盤的盲打。
應用前景:
珠心算,是一個運算技能,在幾十年之前,哪怕是十年前,它都非常有用。但現在,它作為一項技能,可以應用的地方已經越來越少。我個人的理解是,現在珠心算更多是一門才藝,而不是實用技能。
在幾十年前,珠算和心算能力都是重要的工作技能。當時,會計,甚至科研工作者都會用到算盤。但現在,計算器和計算機的廣泛應用,已經取代了算盤和心算在真實社會場景中的使用機會。珠算和珠心算,未來一定是極少數人的技能。不,應該叫才藝。
看到這,可能你會問:“能迅速算出幾位數乘除法,在學數學的時候一定很有優勢啊!怎麼能說應用環境越來越少呢?”
我認為,這正是珠心算的尴尬所在。算數是咱們中國人的基本功。小學畢業時,絕大多數孩子,即使不學珠心算,普通口算的速度也很快,至少能口算2位數乘除法。再難點的大數字運算,可以用草稿紙,就算到了高考現場,不用珠心算一樣可以在規定時間做完試題。如果是這樣,那珠心算的優勢在應試教育裡并不明顯。
如果做更大數字的運算。比如:計算彗星軌道,計算航天器返回大氣層軌道。到了這個運算級别,珠心算的速度和精讀就不能勝任了,需要使用計算機。所以,珠心算的優勢範圍,挺小的,比如:上《最強大腦》。
前人感言:
有一位女大學生,曾經在小學練了6年珠心算。她在知乎上留言,反思自己學珠心算的得失。她用親弟弟的發展和自己做比較。她堅持練了六年珠算,她弟弟隻堅持練了半年。大學前,她和弟弟的理科成績差不多,并且弟弟的奧數得獎數量比她要多。上大學後,她和弟弟讨論珠心算對他們的幫助時,有這樣的總結:珠心算可以培養專注力,和對數字的快速記憶能力,但學好理科(包括數學)需要的更多,還需要:想象力,抽象思維能力,發散思維能力。而這些重要能力,珠心算都不能培養。
在這位女大學生的文章末尾,她這麼說:“最後再來點肺腑之言,其實我覺得童年是特别需要珍惜的時光,回憶我的童年真的花了特别多時間學習珠心算,當然,這個經曆現在看覺得也是蠻獨特的,也并不是很後悔和怨念,畢竟我小時候就挺喜歡數字。可是如果抱着學習珠心算能讓小朋友未來學習成績變好的初心來使小朋友學珠心算真的是很殘忍的一件事。小時候那麼多興趣班,世間那麼多豐富的體驗,為什麼就小小的時候就把他局限在數字之中了呢?”
我給大家的答案,已經融入上面的文字,請根據自己的理解做出選擇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