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于思琪
陰謀、背叛、欲望、利益、複仇……懸疑網劇《回廊亭》的預告片将緊張感、懸疑感和情欲色彩拉滿,同時也賺足了眼球。該劇開播後即刻飙升至電視劇實時熱度榜的第二位,但是奈何反轉來得太快,當晚“回廊亭 失望”的詞條也沖上了微博文娛榜一,網友吐槽“預告有多驚豔,正片就有多撲街”。由此,《回廊亭》被冠以“年度詐騙劇”的稱号,最終以豆瓣評分4.0慘淡收官。網劇《回廊亭》改編自日本作家東野圭吾的懸疑小說《回廊亭殺人事件》,背靠原作的夯實故事基礎和缜密叙事邏輯,為何會在一夜之間口碑急轉直下?
《回廊亭》海報
劇情注水弱化人性讨論
原作小說《回廊亭殺人事件》約10萬字,内容體量較小,日本同名單集電視劇時長僅為110分鐘。而網劇《回廊亭》将原作中簡單交代的内容進行了擴寫,前9集以尋找私生子、家族紛争和企業商戰為主,而案件的發生、偵破過程被集中在了最後3集,且推理過程略顯倉促。《回廊亭》對情節設置、人物設定等方面進行了颠覆性改編,劇情被注水、人設被“美”化、主線與暗線倒置,這使得全劇懸疑感大大減弱,也弱化了原作關于人性的探讨。
原作中,女主其貌不揚,男主為謀财而假意與女主成為男女朋友,且謀劃在時機成熟時殺死女主。女主慘遭背叛,在陰謀中僥幸生還後,踏上了複仇、尋兇之路,最後與男主同歸于盡。東野圭吾通過案件的反轉,将自私、冷漠、虛僞、貪婪的人性之惡展現得淋漓盡緻。而改編後的《回廊亭》,不僅強行洗白男女主角的人設,還開啟了偶像劇模式,将結尾湊成了“有情人終成眷屬”的完滿結局。沒有了正與邪、醜與惡的隐喻,陰謀、背叛、欲望統統讓位于男女主的真摯情誼,這樣的操作不僅使得人物形象變得單薄,還讓故事的張力消失殆盡。
濫用旁白削減故事張力
美國紀錄片導演弗雷德裡克·懷斯曼,曾對影視作品中的旁白提出質疑:每個人對影視作品的内容都有着完全不同的解釋和評價,使用旁白相當于向觀衆解釋觀點,而現實生活中有很多問題是開放性的。畫面與旁白是兩套不同的語言系統,旁白用得恰當會為畫面增加信息、情感、趣味,反之會造成畫面的割裂,甚至給人喧賓奪主、無病呻吟之感。
《回廊亭》故事開篇中,女主被上司委托尋找私生子,繼而陷入沉思,此刻旁白分析了女主的心理狀态:姜遠星(女主)明白替高廣義(上司)尋找私生子,無疑将把她推上家族内鬥的風口浪尖,這件事隻能在暗中進行。有了前面劇情的鋪墊,女主的心理動向不難猜出,且後續的劇情發展也能印證觀衆的猜想。此時的旁白略顯多餘,不但沒有為劇情起到補充說明的作用,還在觀衆與情節間強行制造了疏離感。
旁白要想用得合适、巧妙,還需要下一番功夫。對此,國産劇集也在不斷探索,并且擁有一些成功的案例。比如,電視劇《潛伏》中的旁白就為劇中角色賦予了獨立人格,不僅展現了人物的複雜多變的心理活動,更為全劇增添了風雲詭谲的時代色彩。而在電視劇《圍城》中,原著的描繪性語言通過旁白加入到電視劇中,更為電視劇添注了原著的文學色彩,使兩種藝術形式相得益彰。
懸疑小說的影視化路徑仍需探索
“世上有兩樣東西不可直視,一是太陽,二是人心。”東野圭吾不僅細緻地刻畫了撲朔迷離的案情,更借此深刻探讨複雜難測的人性,揭開真實社會的“遮羞布”。相對應地,對其作品進行影視化改編的難點也在于此——控制好故事節奏、透過故事揭露複雜人性和社會現實。
2017年,中國版影視改編作品《嫌疑人X的獻身》上映,東野圭吾IP正式進入中國内地市場,此後陸續誕生了《解憂雜貨店》《十日遊戲》《回廊亭》等影視作品,但因劇中強行雜糅偶像元素,造成叙事結構混亂、故事節奏變慢等問題,而未能激起較大水花。
從上世紀末開始,先後有二十餘部東野圭吾的小說被日本、韓國、法國等國家改編成了電視劇、電影、音樂劇、舞台劇。數量衆多的改編作品為東野圭吾的小說在我國的影視化、本土化提供了可借鑒的經驗和教訓。日版劇版《白夜行》抽絲剝繭,極大還原了原作的情節,并對人物心理進行了細膩的刻畫。相比之下,韓國版則融入了本國元素,進一步豐富了原作的細節和内涵。如韓國影版《彷徨之刃》更突出底層小人物命運的悲涼底色,加大了警察戲份的比重,使得故事情節更加完整、主題更加突出。
懸疑類作品以精妙複雜的推理,揭露社會的罪惡,理清人性的複雜,理應兼具深度和溫度等價值内核。因此,在對懸疑小說進行影視化的過程中,要運用好鏡頭語言講明白故事,引導觀衆探讨故事背後的價值。這就要求影視劇主創團隊以更細膩的視角觀察社會,尋找不同藝術體裁間的共同點,讓小說的核心内涵真正落地,實現影視作品在思想性和娛樂性方面的統一。(于思琪)
來源: 光明網-文藝評論頻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