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21日,李克強總理率隊前往馬來西亞,開啟了訪問行程,期間在馬六甲州,他特意去拜訪了當地的鄭和文化館。
俯瞰着馬六甲海峽的美景,總理沿着過道一邊欣賞沿途的廟宇、山川,一邊思考着中馬兩國由古至今的合作和友誼,不由得觸景生情。
六百多年前,也就是中國明代永樂年間,中國航海家鄭和,親自率領着當時世界上規模最龐大的船隊,七次下西洋,其中五次經過此地,在中馬兩國史書上留下豐富的記載。
鄭和山、鄭和井和許多美麗的故事被廣為流傳和稱頌。
據史料記載,鄭和在此地敦睦邦交、友好通商,協助當地政府戌衛海防,不僅維護了當地的安全,還遣使向百姓傳授醫學、農業和工商業知識,使之逐漸繁榮。
他率領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艦隊來到富庶之地,并沒有搞掠奪,也沒有搞擴張,更沒有搞殖民,留下的是當地傳頌了幾個世紀的善舉和義舉。
那麼這位傳奇的航海家,曾經有着怎樣顯赫的經曆呢。
近侍稱臣鄭和原姓馬,名三寶,祖上本來是元代初期的貴族,可他十歲那年,元朝就被明軍攻破了。
所謂死罪可免,活罪難逃。
“馬少爺”化名馬和,被明君俘虜後,便慘遭宮刑,被官兵遞解到皇帝朱棣跟前,成為大内之中,衆多太監的一分子了。
因為為人處世機敏果敢,在守候服侍皇帝的事務上通達幹練,逐漸被朱棣所賞識。
因為明朝明文規定,為防止宦官幹政篡權,一律不許太監識字念書,但馬和曾經出身貴族,接受的教育程度是其他人不能比的,不光能識文認字,還熟知各種科目,如地理、文學和音律。
漸漸地,在大内皇宮,皇家貴族開始對馬和予以嘉獎,朱棣對馬和的态度,也從器重化成了倚重。
他認為此人必有大用,便頒布诏書,特意賞賜“鄭”姓。自此為後人所知的鄭和,便正式登場了。
在宮廷中,太監比大臣們,更容易受到皇帝的信任,這是個人盡皆知的事實。
畢竟這些人從事的工作,皆為“侍起居、奉口令”,有些甚至對皇族貴胄的人和事知根知底,這也算是朱棣之後對鄭和委以重任的契機。
早年被俘從軍時,鄭和也具備一些軍事才能,他不光對朱棣左右逢迎,在面對重大決策時,還能獻計獻策,當時鄭和正值壯年,身材魁偉挺拔,不少人還以為他是一名武将。
南下西洋明朝永樂年間,已是國力富庶的光景,工商業日趨發達,制造業也蓬勃發展。
但朱棣顯然不是個喜歡“與民休息”的皇帝,他總是對國家的未來,他時刻懷着一種危機感。
經由現代史學家推斷,關于遣使海外的原因,大緻有這麼幾種說法:為了宣揚大明帝國的威力,防範邊境沖突、獲取海外朝貢,抑或是尋找建文帝朱允炆的下落。
但無論怎樣,這都是一個曠古未謀的決定,大抵上可以認為是一次外交手段。
可是如何從衆臣中選拔使團首領呢?這不僅是“出國調研”,光憑借“文武兼修”的本事,貌似并不能很好地受領任務。
國外情況複雜,如遇突發情況,是斷然不能學趙括“紙上談兵”的。況且這次的航海任務中,還有一些皇帝交托的小型秘密任務,得交由信任的人去做這些事。
皇帝朱棣第一個便想到了鄭和,但是他也不太放心,于是就召集大臣,以有關選拔出海将領一事,多次質詢各位公候。
大家對此事各有說辭,還有一些人表示此次行動有風險,應當從長計議。
朱棣隻得去問自己的“智臣”,時任尚寶寺丞的少卿,會面相、懂風水的袁忠徹去了。
通過這位“風水先生”的推敲,鄭和不僅可以很好地完成任務,還能為皇帝帶來許多意想不到的驚喜,但具體是怎樣的驚喜,袁忠徹未作闡釋。
坊間也開始對皇帝要“經略海外”有所傳聞,一時間沸沸揚揚,而皇家制造局,更是加緊趕工,不到兩年時間,各類型的商船、戰船,猶如“下餃子”一樣被集中于各港口。
1405年6月,朱棣正式命令鄭和率隊出征,船隊經蘇州劉家河口行至福建入海。
這批船隊的規模如何呢?
船隊中體積最大的寶船,是為旗艦,全船長約一百五十米,寬約六十米,比一個正規足球場還要大,而其餘類似的艦船有幾十艘,分别運送糧食、兵員、馬匹和寶物。
這還隻是核心船隻,分布在外圍的,也有十幾艘負責巡航護衛的小型船隻,鄭和帶着三萬多士卒和謀士揚帆起航。
放眼望去,浩浩蕩蕩幾百艘并駕齊驅,比現在的大型航母編隊,還要華麗許多。
從規模上看,鄭和帶領的船隊,無疑是中國,乃至全世界,亘古未有的最大的。
這便是著名的“鄭和七下西洋”事件的由來。
沿途奇遇縱然海上風浪再大,也是阻礙不了鄭和前進的步伐的。
每到一地,鄭和便樹碑立傳,不僅與當地展開各種友好貿易,還把大量财寶和銀錢施與民間,這幾乎就是在向世界,表達大明朝的“恩惠”,大國氣度的名望也實至名歸。
鄭和廣施恩惠,因自己早年已入佛齋,還特意前往泰國、暹羅等地,禮遇該地的寺廟和僧人,并命人抄錄回大量珍貴的經文,以呈現給皇帝。
可迢迢萬裡的國外,也不是沒有風險的。
在其第一次南下登陸時,便受到當地武裝的誤解,因而發生沖突,船隊使者和近百名船員被殺害,最後因鄭和有意克制,武裝首領送黃金才得以了事,可謂“出師不利”。
沒想到的是,就在此次南巡結束,準備班師回朝,剛離岸出港,又遇上了海盜。
這夥強盜在近海,是出了名的兇狠,而且為首的陳祖義,更是陰險狡詐,善使詭計。
雙方在馬六甲海域展開激戰,敵首用詐降的方式,靠近鄭和船隊,待靠近後,随即發動進攻。鄭和威武不屈,一聲怒喝,全船隊将士迅速将這夥賊人包圍,刀光劍影陣陣,最後共殺敵五千餘人,還生擒了陳祖義等人。
端坐于皇宮的朱棣,不時能收到船隊帶來的好消息,他的虛榮心和好奇心也極具膨脹。
這時他再一次想到了,當年袁忠徹所提到的“驚喜”。
之前的幾次,鄭和為朝廷帶回了大量的奇珍異寶,但好像都沒有讓朱棣産生什麼興趣,最常被提及的,也就是與各地武裝叛亂有關,發生的器械沖突。
因為朱棣是武将出身,對文獻和經文什麼的,是嗤之以鼻的。他最感興趣的便是所到之處的見聞,還有海外未曾親眼目睹的,那些奇珍異獸。
這樣說來,朱棣是個十足的冒險王。
随着航海技術日臻完善,鄭和得以帶領船隊去向更遠的地方,帶回更多更新奇的異國珍寶,就在這一次奉命下西洋,途經非洲諸國時,意外地為朱棣帶回來了一件“罕世奇物”。
“麒麟”降世1412年,鄭和再次帶隊出海,開始了第四次下西洋的任務。
這次他一路向西,直抵非洲海域。
此行的任務還是如之前的一樣——交流友誼、傳習技藝、撒播貿易的火種,還有就是讓世界以崇拜的眼神看待明帝國。
走到非洲東部的索馬裡,這裡是古麻林國的故都,這裡的人們早就聽說了鄭和船隊的善舉和壯舉,紛紛夾道歡迎之。
國王更是特意送來兩隻奇物,以示對明朝來使的敬意。
這便是鄭和最後交由朱棣,稱作的“麒麟”。
麒麟乃是中國古代神話中的一種瑞獸,與龍、鳳、龜和貔貅,并稱為古中國五大神獸。
麒麟一直有着吉祥如意和招财送子的寓意,而且多數時候是被皇家貴胄壟斷的,專有吉祥物。
鄭和第一次看見此物時,便以為是傳說中的獨角獸,心中有了這樣的輪廓,也就顧不上翻譯的解釋了。鄭和如獲至寶,命令全隊馬上班師,不多時便将“麒麟”送進了皇宮。
“麒麟”被人牽着踏上石階,大臣們的眼珠子都要掉下來了。
隻見此物站立時近八米之高,皮毛花紋斑點圖案,頭形似馬,腦門奇寬。更不解的是,神獸就愛吃草和樹葉,進食的時候,伸出的舌頭有半尺長,神獸很威武,就是脖子有點長。
冒險王朱棣,得此情此景後,心中狂喜:三寶果不負朕望,萬裡崎岖跋涉,為皇家請回神迹。
這讓皇帝一衆人,為之稀罕不已。
每日早朝過後,總要去後院瞧上一瞧,還時不時地為其改善夥食——由入關之前的草根樹葉,變成了現在的粟米、黃豆和面餅,每逢有重大節日,還要命下人為其切菜砍瓜,以示同樂。
皇宮尚且如此,那宮外的百姓是什麼态度呢?
據明史專家考證,當“麒麟”抵京後,全國上下一片沸騰,有些人甚至癫狂了起來。
在迎接“麒麟”時,朱棣親率百官前往,大街上也是萬人空巷,争相前往觀看。
明朝大臣沈度作詩贊頌:“臣民集觀,欣喜倍萬。”
學者文人更是用詞幾近生動:取西南之精華,集萬物之靈氣,身高五丈,神采飛揚,此乃實打實之麒麟也!
這樣說來,“麒麟”有着極高的文學價值和現實意義。
皇上的禦用畫師也沒閑着,趕緊召集人馬,為“麒麟”作畫一幅,此畫作為該物種的重要考證依據,一直保存于博物館中。
隻是此畫過于寫實,少了點兒市井流行的那種,騰雲駕霧的“唯心思想”,這也讓後人有了一探真僞的機會。
真相大白關于明皇帝朱棣,遣鄭和下西洋得“麒麟”的故事,一直被人們津津樂道,直到多年以後,人們才知道所謂的“麒麟”,根本不是聖物,而是大家司空見慣的一種動物罷了。
因為有了新聞,有了報紙,有了動物園,社會科學日益發達,社會公知也有了更高水準。
人們再去博物館看那副畫的時候,總會以譏笑的口吻說:什麼麒麟,這不就是長頸鹿嗎!
沒錯,人們口中的“麒麟”,即為長頸鹿也。
可明朝時的人們可不這麼想。
這是他們第一次見到這樣的動物,而且據說生活習性跟史載的“麒麟”一般無二,古索馬裡人對長頸鹿的音譯為“基林”,這些都讓當時的人們,對它的身世深信不疑。
就連深受中國文化影響的日韓兩國,到現在都把長頸鹿稱之為“麒麟鹿”。
隻是辛苦了鄭和本人,好不容易把這龐然巨物運回京師,沒兩天便被朱棣趕回船上,命令他再次進行新的航海任務,要他再去更遠的地方,給皇家找“鳳凰”去。
當然,鄭和肯定是一無所獲的。
雖然這看似是一個笑話,但其中是有一定的曆史意義的。
首先,便是鄭和下西洋,通過沿途三十個國家,為近岸諸國帶來近六百年的繁榮與安定。
相比哥倫布帶來的殖民掠奪和血與火,鄭和帶來的則是文化、貿易和善意,還有大量的瓷器、絲綢和茶葉,這是中國人民對世界人民的友誼和祝福,六百年後的今天也依然如此。
其次便是為我國引進新動物物種的貢獻。
沒錯,這是長頸鹿自進化現世後,在明朝才第一次進入我國領土,為我國人所知曉。
而索馬裡也正是長頸鹿的故鄉,因後來的貿易文化交流日趨頻繁,陸續有大量的長頸鹿運抵我國,為我們更好地觀賞和研究,帶來了良機。
在筆者看來,長頸鹿沒有讓古人鬧了笑話,反倒成為一種中國和世界,互相傳遞和平情誼的動物,這跟我國如今借與他國大熊貓的理念是一樣的。
鄭和的壯舉,是為中國邦交禮儀的使者和橋梁,為促進推動中外文化交融和人文物質交流,發揮了無可比拟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