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一生下來就在被教育,直到終生。
法國教育家保羅·朗格朗還提出了“終身教育”的理論,号召人們活到老、學到老。在當今知識經濟的大潮下,終身學習愈演愈熱。這本就是世界發展的趨勢。
抛開理論不說,在人與人、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大環境下,家庭教育、自然教育、社會教育怎就不是随着人的一生,教育人的一生?
關于教育的闡述有很多。從古至今,人們從來沒有停止過對教育的探索。是因為,教育太重要了。
人之所以要受教育,就是要開啟智慧,擺脫愚昧。社會有法則,知識也是武器之一。人之所以要教育人,就是因為有人違反了社會裡的法則。
馬克思說,是勞動創造了教育。其實,在我看來,教育是智人的産物,隻要有智人的地方,就有教育。許慎在《說文解字》中這樣解釋“教育”:“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養子使作善也。”這是較早對教育的注解,其實也比較全面。教育,一方面使人增加知識和經驗,一方面使人善良,獲得人性。
用科學的話講,教育的過程就是從無到有的過程,從不完善到完善的過程。以至于有人把教師比作是“工程師”、“雕刻師”,真的是再形象不過了。
随着人們的經驗越來越豐富,知識的大廈越築越高,人類創造出了更多關于教育的注解和理論。從行為主義到認知主義再到人本主義,可以發現,不管是什麼主義,都重在研究知識的獲得,而不是人性的改良。
如果把知識比作人的左腿,人性比作人的右腿,如果過多重視知識而較少關注人性,你會發現這會是一個有點殘疾的人。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至今還是短闆,也是教育的重難點所在。諱疾忌醫,難道人因為難以面對自己的本性所以忌諱塑造自己的人性?
其實,現代社會已經文明了許多、道德了許多。在知識經濟發達的今天,伴随着知識,不可或缺的心理學,也日益火爆起來。心理學裡面有很多關于人本性的知識,但它所教的大部分都隻在于認識自我,認識他人,獨善其身。
但在社會中,最隐蔽的也還是人心。人與人交往,少不了人心的交鋒。但凡人格不健全、心理不健全、道德不健全的地方,就會有是非、争端和痛苦。所以,理想的教育一定是要塑造理想的人。真正的知識分子都是這個社會的良知。
德國哲學家雅思貝爾斯說:“教育就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召喚另一個靈魂。”這句話太優美了,詩性的語言讓人讀完除了沉醉,還是沉醉。但是,如果你把一棵樹、一朵雲、一個靈魂換成是一個人,你就會發現教育不就是一個人作用于另一個人,而産生的的影響嗎?
教育離不開人,因為這是由社會本質決定的。你說,一個人自己通過看書本來獲取知識、修身養性,不是自我教育嗎?自我教育是教育的一種特殊形式,教育者是自己,被教育者也是自己。
但是,普遍大衆的教育一定是在關系中完成的。在關系中,傳遞知識;在關系中,塑造人性。親其師,信其道,不就是在講關系嗎?學為人師,行為世範,不也是在講關系嗎?
我特别認可家庭教育講師劉鎖志老師所說的,教育的最高境界是傳遞感覺。通過一言、一行、一舉、一動等,潛移默化地就教育了。潤物細無聲。也許有人說,現在提倡發現學習,創造性教育,個性化教育,不就是在強調獨立個體的價值和功能嗎?但獨立個體的功能也隻有在交流、合作、共享中才能發揮價值、綻放光彩啊!人到底是離不開人。
在人大會議上,針對疫情期間興起的在線教育,邱勇老師如是說:以後的教學,肯定會更多地利用信息技術手段來增加師生互動,增強授課效果,但學校不會用在線教育完全取代課堂教學,面對面的課堂教學方式是不可取代的,老師和學生之間的距離越近,教育才會越有成效。
新課程背景下,研究者們把教學看作是師生間的“交往與互動”、課程的“開放與生成”的過程,而對于教育而言,何嘗不是一種“互動與生成”的過程?
教育,在我眼中,是人與人的互動、人與自然的互動、人與社會的互動;是智慧的生成、經驗的生成、良知的生成。一個社會離不開教育,就如同一個人離不開空氣一樣。空氣越潔淨,人就越健康,同樣的,教育越純粹,社會也越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