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的愛情從來都不缺乏歌頌。作為詩歌的國度,我們從來也不缺乏那些脍炙人口的愛情詩篇。這些詩章中的一些名句逐漸也作為愛情纏綿的見證一代代流傳至今。比如,關關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得成比目何辭死,願作鴛鴦不羨仙等等。
不過,也許我們沒有發現,一些出自古詩,今天通常用來形容生死不渝的愛情的妙句,它們的初衷卻并非如此。
最典型的是“執子之手與子偕老”。這句詩其實是表達戰友情的。
在今天看來,這是一個相伴一生的唯美句子,通常用來表達對婚姻的承諾,表示希望與相愛的對方相知相守一輩子。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源于《詩經·邶風·擊鼓》篇。原詩全文為:擊鼓其镗,踴躍用兵。土國城漕,我獨南行。從孫子仲,平陳與宋。不我以歸,憂心有忡。爰居爰處?爰喪其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于嗟闊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這首詩歌并非是一首愛情詩,而是描寫了戰士們在上戰場之前立下的誓約。“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的“子”在這裡不是指老婆或者愛人,主要指男子。因此,這句詩是兩個男人之間的約定!正所謂“死也、生也,相與處勤苦之中,我與子成相說愛之恩”的兄弟情誼。 今天我們把它看做男女之間的誓言,實際上是當代學者錢锺書先生在《管錐編》中所提出的。
另外一句被我們深深誤解的是“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婵娟”。
曾幾何時,當我們祈願分離的愛人圓滿時,總會用一句“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婵娟”來希望愛情的相聚。然而,其實這句詩是表示兄弟想念的。
這首詞是蘇轼外放密州時所作。由于政治理想不得志,加之常年在外做官,導緻家人聚少離多。于是,在公元1076年中秋這個特别引人思鄉的特定時刻,面對當空皓月,遍地銀輝,想到與胞弟蘇轍已七年未得團聚,于是,心潮起伏,乘着正酣酒興,揮筆寫下了這首名篇。
“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婵娟。”“婵娟”代指明月,表喻美好的樣子。“共婵娟”這一典故出自南朝謝莊的《月賦》:“隔千裡兮共明月。”全句的意思是“隻希望自己思念的人平安長久,不管相隔千山萬水,都可以一起看到明月皎潔美好的樣子”。這仿佛是與明月的對話,在對話中探讨着人生的意義。既然人間有難免的離别,那麼隻要親人長久健在,即使遠隔千裡,也可以通過皎潔的明月把兩地聯系起來,把親人的心溝通在一起。正如王勃那兩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盡管詞前有小序,其序曰:“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作者明确表示是思念小弟,但是後來還是被人們堅定地用來表達愛情了。
其實,這樣改變古人本意的情況還不在少數,比如“相濡以沫”。
“相濡以沫”這四個字出自《莊子·大宗師》,原文為“泉涸,魚相與處于陸,相呴以濕,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意思是泉裡的水幹了,魚兒為了生存,互相吐沫潤濕。比喻一同在困難的處境裡,用微薄的力量互相幫助。不知何時,人們用莊子的話來诠釋愛情:最美的愛情,當如魚兒相忘于江湖,兩人盡性地相愛。
當然,今天的我們是不會去追究它們的來曆和本意的,我們陶醉的是美麗愛情本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