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我們依然處于一個疫情反複的時代,全球主流經濟體采取了相對寬松的貨币政策,貨币放水還在繼續,近期隻有英國和美國采取了加息措施。
但俄烏沖突帶來的大宗商品原料價格上漲,依然給我們帶來了明顯的輸入性通脹,石油天然氣價格飙升,突破曆史新高,今年我們的汽油價格已經進入9元時代。
雖然國内沒有選擇大水漫灌的經濟刺激,保持實體經濟産業的穩定發展,但面對能源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帶來的輸入性通脹國際傳導,以及經濟增速放緩的壓力,普通投資者都擔心會出滞脹的現象。
今天我們對經濟發展過程中出現的滞脹現象,做一個深度的科普:
什麼是滞脹?
滞脹是西方經濟學的一個理論概念,我們可以把經濟周期劃分為經濟複蘇,經濟過熱,經濟滞脹,經濟衰退四個周期,滞脹是經濟周期性循環的一個節點。
經濟滞脹指的是經濟增長完全停滞,到了經濟衰退的一個臨界點了,這個時候會出現一個經濟上的三高現象,也就是高通脹率,高失業率,高物價水平。
按照凱恩斯的經濟學理論,市場經濟可以調節一切,通貨膨脹可以實現充分就業,不可能出現高通脹和高失業率同時存在的現象,但滞脹的出現,恰恰打破了凱恩斯的理論,而經濟學領域也出現了新的學派。
滞脹怎麼來的?滞脹現象的出現往往與通貨膨脹和失業率有關。
在經典的菲利普斯曲線中,我們可以發現貨币工資越高,失業率就會越低,而把這個菲利普斯曲線中的貨币工資改為通貨膨脹率,我們會發現通貨膨脹越高,失業率就越低。
這也是經濟學界流行的一種觀點:通貨膨脹與失業率成反比,傾向于用通貨膨脹解決經濟和就業問題,社會通貨膨脹率越高,就業率越高。
但後來兩位經濟學家,菲爾普斯和弗裡德曼修正了這種觀點,他們認為長周期下,通脹和失業率不存在反比關系。
滞脹怎麼來的?從菲爾普斯和弗裡德曼的新經濟學觀點中可以找到答案。
溫和的通脹是可以刺激經濟增長的,但如果一個經濟體,持續制造通貨膨脹,簡單來說就是不斷的貨币放水刺激經濟,降低失業率,短期會出現通脹上升,就業上升,經濟增長的複蘇現象。
但是長期下去就會出現高通脹率和高失業率并存的現象,經濟發展陷入停滞,于是滞脹就出現了。
舉個例子,美國從2020年疫情期間就開啟了美元放水的模式,不斷刺激經濟,刺激股市上漲,出現了短期的經濟複蘇現象,通脹不斷上升,美國失業率下降,但到了2021年和2022年,這種持續的貨币放水使得美國陷入雙高通脹,今年通脹率一度達到7.9%,高通脹,高物價,高失業率的趨勢越來越明顯。
這也是為何美聯儲3月份選擇加息之後,黃金不跌反漲的原因,市場擔心美國後續會陷入經濟滞脹的局面,避險情緒依然在高位,觀望美聯儲後續的加息和縮債動作。
滞脹現象的出現也說明了當通脹發展到一定程度,就業和失業率會變成一個固定的數字,經濟的複蘇增長也會到了一個臨界值,最後演變為經濟停滞階段的嚴重通脹,進入到經濟滞脹周期。
普通人如何應對經濟滞脹帶來的影響?從投資市場來看,當經濟陷入滞脹周期,普通人可以選擇的投資品種十分有限,這個時候往往股市和債券表現糟糕,大宗商品經曆通脹性上漲後,價格也會出現分化,避險類大宗商品比如貴金屬黃金等,會在市場避險需求的支撐上保持上漲,其他類大宗商品會回調。
股市作為實體經濟晴雨表,也是跟着實體經濟周期走的,經濟滞脹的時候靠流動性支撐上漲的股票,往往會出現大幅回撤,非剛需行業在經濟停滞的情況下,很難出現股價上漲。
而這個時候與我們衣食住行等剛性需求相關,低彈性需求類的上市公司股價會上漲,滞脹帶來的經營成本上升,往往會轉嫁到市場哈消費者上,從而跳出滞脹的循環,資産表現較好。
面對經濟滞脹,普通個人和家庭應該減少投資理财和風險投資,優先儲備更多的現金流,以應對生活成本上升和各種開支問題,同時配置相關基礎保障保險,轉移家庭出現突發巨額财務損失的風險。
經濟滞脹往往也意味着經濟後續的衰退,這個時候投資虛拟的金融資産意味着泡沫風險,而市場上的硬通貨和實物資産,反而成為了香饽饽,現金和虛拟金融資産越來越沒有價值,而實物資産會跑赢金融類資産,比如實物黃金,商品,房地産往往會升值,而債券,股票等各種虛拟金融資産會貶值。
你覺得普通人該如何應對經濟滞脹,分享你的觀點,一起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