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程淩潤
10月8日起,上海、重慶兩地“解綁”外資旅行社出境遊業務,新政策釋放了什麼樣的信号,是否能讓苦熬三年的旅遊行業迎來新機遇?該政策對濟南旅遊市場有何影響?
10月8日,國務院發布《關于同意在天津、上海、海南、重慶暫時調整實施有關行政法規規定的批複》,明确自即日起至2024年4月8日,在相關省市暫時調整實施《旅行社條例》《民辦非企業單位登記管理暫行條例》的有關規定。其中,同意允許在上海、重慶設立并符合條件的外商投資旅行社從事除台灣地區以外的出境旅遊業務。
“外商投資旅行社不得經營中國内地居民出國旅遊業務以及赴香港特别行政區、澳門特别行政區和台灣地區旅遊的業務。”此前,《旅行社條例》第二十三條對外資旅遊社出境遊業務比較“嚴格”,“但是國務院決定或者我國簽署的自由貿易協定和内地與香港、澳門關于建立更緊密經貿關系的安排另有規定的除外。”
如今,新政策允許在上海、重慶設立并符合條件的外商投資旅行社從事除台灣地區以外的出境旅遊業務,引發了旅遊業的關注。
那麼,國務院同意上海、重慶外資旅行社從事出境遊業務,釋放出了什麼樣的信号?“我覺得它的現實意義大于文件本身,這為下一階段國際旅遊市場的開發做鋪墊。”山東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山東大學文化和旅遊研究中心主任王晨光說,該項新政策也是“出境遊”逐步放開的一個征兆。
旅遊行業人士同時提出,更多外商投資旅行社的進入,未來也将會帶來旅遊人才的合理流動。“外商投資旅行社要進入中國,就需要招募懂得中國市場的旅遊人才,這對國内的旅行社也是一種無形的壓力,讓我們需要更多地重視人才管理。當然,人才是随着市場流動的,可以出去也可以再回來,看市場如何引導。”
“雖然出境遊還沒有放開,但是這個‘新政’釋放了一個非常好的信号。”在山東嘉華文化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掌舵人張明看來,他們期待着“出境遊”政策真正松綁,而且他們正在為“出境遊”做準備,“我們活下來了,現在還有幾十個骨幹成員,應該說是‘保存下了火種’。”
“現在應該對旅行社進行精準幫扶,進一步幫旅遊業纾困解難。”山東國信國際旅行社董事長張曉國也對放開“出境遊”充滿期待,并建議出台更多扶持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