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遜 腎内科主任醫師
筆者曾經在早前接診過一位外省的腎病患者,是一位13歲的小女孩,她原有腎病綜合征病史7年,腎穿刺診斷為“微小病變”。原來這位小女孩一直給予激素等治療,近期效果很好。但每當潑尼松片減至每日1-2片或隔日2-3片時,小女孩的腎病總會容易反複。每次腎病綜合征複發後,都是在激素加量的情況下,腎病很快緩解,腎功能也一直保持正常。因此,患兒母親認為這種腎病隻是容易複發而已,不會有其它問題出現。
就在半年前,小女孩的腎病又複發,此時患兒的泥尼松用量已經減為隔日3片。這一次患兒母親決定改變“治療策略”,因為對西醫西藥完全失去信心,而選擇中醫中藥治療。三天後,小女孩的母親找到聽說“非常厲害”的“老中醫”來給她的女兒治療。這位老中醫首先要求患兒的母親停服包括激素在内的所有西藥,隻服用他的中藥。剛開始吃中藥時,感覺效果“還可以”。當然了,老中醫判斷病情的标準是“直觀感覺”,不需要任何化驗檢查。服用中藥一周後,小女孩的水腫也減輕了些,胃口也似乎好了些。一周下來之後,小女孩的母親更有信心了,就這樣繼續服用了兩個月的中藥,期間雖然有病情變化,但是老中醫說“不要緊”,屬于“正常反應”,然後,小女孩的母親繼續讓女兒吃他的中藥。
等到吃他的中藥大約到三個月的時候,小女孩的母親“感覺不對勁”:漸漸的孩子沒精神、四肢覺得無力、吃飯也不香、尿量也不多、臉色也不太好。此時,有一位她們病友的一句話提醒了小女孩的母親:“吃藥歸吃藥,還在應該去醫院檢查一下的吧!”。第二天,患兒的母親帶着小女孩去醫院做了尿檢與腎功能等相關檢查。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尿蛋白3 ,血紅蛋白81g/L,腎功能的尿素氮18mmol/L,血肌酐269μmol/L,血漿白蛋白21g/L。此時患兒的母親一下慌了神,立即将女兒送到省級大醫院住院診治,再一次做了腎穿刺,發現患兒的腎小球已經出現大部分硬化及腎間質纖維化。醫生的診斷意見為“腎病綜合征,慢性腎衰竭”,治療建議為“盡可能延緩腎病進展吧,發展到尿毒症隻是時間問題”。
于半年前首次找到我的時候,小女孩的病情更嚴重了,再查血肌酐已上升為317μmol/L,而且她的雙腎已經縮小。我也隻能說“可惜了,盡可能控制病情吧!”。
筆者微評:
筆者發現,咱們腎病朋友面對治療難度大的腎病,往往非常重視,也“處處小心”,因為他知道,如若腎病治不好,以後發展為尿毒症的風險将明顯增加。對這樣的腎病:治療總時間較長,他有預期!使用藥物的過程中,藥物有副作用,他有預期!藥物起效時間長,他有預期!患者自己必須配合好醫生,他有預期!飲食與生活方式的重視,他也有預期!最後,我們發現,這部分腎病患者的療效反而并不差!
而對于那些預期療效很好但容易複發的腎病患者,反而出現嚴重後果,甚至腎衰竭,究其原因,無非存在于這幾個方面。
1.忽視了“再輕的腎病也可能有嚴重并發症”的事實
再輕再好治的腎病,如腎病綜合征,包括微小病變與膜性腎病等都可能并發急性腎損傷(急性腎衰竭)及靜脈血栓與動脈栓塞等并發症,嚴重者可轉為尿毒症,甚至可緻殘緻死。
2.低估了激素等西藥無法替代的治療作用
許多腎病都必須考慮使用作用強的西藥,如激素與免疫抑制劑等,這是中藥或其它藥物無法替代的,尤其是出現大量蛋白尿的腎病綜合征患者。可是對于不懂西醫西藥的某些“老中藥”,完全低估了激素或免疫抑制劑等西藥的治療作用,後果當然可想而知。
3.過分“神話”中醫中藥的治療效果
隻要運用得當,中醫中藥在腎髒疾病的治療中确實有效,主要在慢性腎髒病恢複期的鞏固治療、嚴重腎髒疾病的輔助治療、慢性腎功能不全與尿毒症的護腎與排毒治療及各種腎髒病的調理與改善症狀治療等等方面。然而,如若以中醫中藥治療所有腎髒疾病,甚至“神話”中醫中藥,則顯然不可取,或可造成嚴重後果。
4.完全不理會“中藥也可能存在的腎毒性”
關于中藥的一個最大誤區,就是中藥沒有副作用及沒有毒性。事實上,與西藥一樣,中藥也有毒性,可引起肝功能受損,也可引起腎髒損害。其中最常見的中草藥腎病,如馬兜鈴酸腎病。因此,中藥使用不當,同樣後果嚴重。關于中藥導緻的腎衰竭,我們在經治的腎病患者中并不少見。
5.存在“好治的腎病不會發展成尿毒症”的錯誤認識
腎友或許都能理解“無法獲得緩解的難治性腎病,最容易進展為尿毒症”。可有的腎病朋友卻有這樣的錯誤認識“好治的腎病不會發展成尿毒症”,事實上,就算再好治的腎病,如果處理不當,同樣可引起嚴重後果,尿毒症或緻死都是可能的。
6.對正規醫院“喪失信心”而選擇“病急亂投醫”
一般來說,正規醫院的治療在原則方面不會亂來,或許各個醫院的醫療水平有高有低,但是腎病患者的病情變化都符合病情的發展規律,治愈、好轉、複發、緩慢進展或惡化都有可能。如果因為某個醫院對你的腎病沒能完全治愈,或又複發了,或病情一直在發展,喪失了信心,而選擇“病急亂投醫”,則可能的後果不僅僅是病情加重或複發那麼簡單,而是可造成無法挽回的嚴重後果。
文章來源于《腎為先》微信公衆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