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每日頭條
/
圖文
/
為什麼現在的人越過越累
為什麼現在的人越過越累
更新时间:2025-01-08 18:22:24

先聲明哈~全文10000多字,如果想要逐字看完,概算至少要浪費你10分鐘寶貴的時間。

由于知識水平有限~表達能力有限~文字組織能力有限,這篇文章隻是寫來送給自己,證明這輩子沒有白活,純粹自嗨自樂~建議你去刷哈短視頻。

看完怕毀你三觀~~~

本文用最接地氣的生活例子,從5方面颠覆你的認知去深入分析當下年輕人為什麼越來越忙?而且看不到未來。

先不扯沒用的哈~看完這篇文章,對你沒有效果,對你的人生沒有啟發,你直接來噴我吧!

我們這一代年輕人都能感受到:生活節奏是越來越快、而且越來越忙,關鍵是還看不到未來呀~

說話不能一杆子打死哈~其實我是在說我自己~嘿嘿~

20年前,你去超市選了一堆東西,拿到前台結賬,你遞給收銀員一張現金,收銀員結賬後退給你多餘的零錢,可能都要找半天。

而現在不一樣了,你隻需要打開手機上的二維碼,收銀員拿着掃碼槍,滴的一聲就完事兒了,這過程隻需要幾秒鐘的時間。

30年前,一個明星要火起來是很不容易的,一火就是十幾年。

而現在不一樣了,越來越多的明星一下子就火了,而且你還沒有搞清楚他都有些浪額作品時,

沒過多久~這些明星突然又消失了。然後又有新的明星冒出來,又有新的明星消失。

工作 學習 上網幾乎把我們的生活塞得滿滿當當的,整天累死累活忙裡忙外,而且生活節奏卻越來越快!

你也能感覺到,我們的生活節奏已經步入了一個大加速的時代。

前段時間,我研究了兩本書,德國社會學家、加速理論家哈特穆特·羅薩寫的兩本書:《加速》和《新異化的誕生》,這兩本書颠覆了我的認知。

書中把社會的加速歸納為3大内容:技術方面的加速、社會變遷方面的加速、社會節奏方面的加速。

1、技術方面的加速

技術的加速,理解通俗一點就是諸如網絡通訊、交通運輸、流水線生産等這類具有效率提升、時間明顯縮短的過程的加速。

以前從我家裡到鎮上趕集,七八公裡的路程,坐的是拖拉機,走的是泥巴路,去某個地方需要折騰大半天。

現在坐的是小轎車,走的是柏油路,隻需要幾十分鐘。

以前給某個人寫一封信,可能要幾十個日日夜夜天才能送達,我想見一個千裡之外的朋友有多難。

而現在發微信隻需要動動手指,想見誰真的太容易了。

以前生産一部手機可能需要30天,現在直接批量自動化生産,隻需要幾天就能搞定。

因為生産機械自動化了,速度與效率大大提升了。

産品的生産速度加快了,那企業的銷售速度也要跟上,随之而來的消費速度也要同步跟上。

在這種情況下,廣告卻無孔不入地出現在任何的地方,隻要能打廣告的地方都不會留死角。

特别是直播帶貨越來越流行,你随時可以把你喜歡的東西全部放在一個購物車裡一鍵下單。

如果你沒錢消費,商家們都給你考慮好了!

商家說:咱們先不要你的錢哈~你先使用我們的呗支付,等你以後有錢了再還,

多體貼呀~~~

2、社會變遷方面的加速

從早期社會到現代社會,人類的職業發展、關系交往、生活習慣、文化觀等等,一直都在變化着。

隻是當下受科學技術與互聯網的影響,這種本身變化的速度遠遠超過了以前的社會。

比如在早期社會,老一輩的職業,基本上會傳給他的下一代,下一代再傳給他下一代。

而步入現代社會以後,年輕人們基本上不會去學他們上一輩的手藝,而且工作變得越來越頻繁了。

我跟一個搞金融的朋友聊天,她2013年參加工作,短短10年的時間,已經換了3次工作了,平均每3年換一次工作。

為啥好多人都想去考公務員?

為啥好多人都想進國有企業?

……

因為他們就是想找一份穩定的工作,去抵抗頻繁的工作變動。

過去馬車、信函的速度都很慢。

一生隻能愛一個人,一生隻結一次婚。

如今卻反過來了,

今天結婚,明天就有離婚的。

如果對方不愛你了,大不了重新再找一個。

這就是為什麼當下離婚率與複婚率如此之高。

社會變遷的加速,導緻我們的生活節奏在加快,但是生活的時間與空間卻在萎縮。

很多東西都不斷地優化升級,新的東西不斷替換舊的東西,而且過期的速度也在加快。

比如過去你産生的經驗和想法,現在很快就過期了。

老一輩人們的思想與經驗,對當下的指導意義越來越微妙了,甚至好多都已經過時了。

你去翻看你曾經寫過的日志與想法,在當時看來是很正常的想法,而現在看起來已經是過時了,有的已經不适合當下的生活狀态了。

而未來我們的生活、我們的世界會變成什麼樣子,誰也說不清楚。

我們隻知道處在一個不斷縮小的當下空間裡。

3、生活節奏方面的加速

什麼是生活節奏的加速?

在一段相同單位時間内與過去相比,你發生的行為之間的時間間隔縮短、效率增加、體驗的同比量增加。

以前吃飯的時間可能要耽擱40分鐘,現在吃飯隻需要10分鐘,而且你還能一邊吃飯一邊用手機處理一些事情。

尤其是在很多大都市,你走在大街上,你能感受到的路上的行人,他們走路的速度特别快,他們好像都很着急,都有自己的事情需要處理,都急匆匆趕着去做下一件事情。

在旅遊景區,那些來放松的旅客,也總是急匆匆地走完這一個景點,緊接着又趕往下一個景點,

有的旅客甚至一天還能逛完幾十個景點,目的就是想在自己有限的時間内,獲得更多的不同的體驗,

為什麼現在的人越過越累(為何現在的人越來越忙)1

除了行為間隔之間的時間在縮短外,越來越多的人在同一時間内完成多項操作。

比如,一邊走路一邊打電話溝通處理其他事情,一邊吃飯一邊玩手機。

生活節奏的加速,導緻你能感覺到有一種缺乏時間的感受,時間流逝的速度在加快~

一天很快過去啦!你常常感歎到:怎麼動不動一天就沒了呢~

你整天忙忙碌碌,還是總感覺有好多事情沒有做,

于是你更加越來越不能容忍自己浪費時間,在時間的壓力下變得越來越沉重了。

仿佛一旦停下來,心裡就有一種愧疚感,有一種擔心怕被社會淘汰的感覺。

為什麼現在社會車輪子的轉動速度比以前變快了呢?

有内因,也有外因。

内因是上面提到幾方面的加速,自身構成了一種自我驅動的加速循環。

一個新的技術産生之後,總會改變社會的賺錢方式、就業結構、人與人之間的交往結構、經濟發展布局、流通速度結構等。

人們為了适應社會的變化,就必須要改變自己,加倍努力去适應新的社會變化,

這種行為又導緻了生活節奏的加速,而生活節奏的加速又反過來推動技術的加速。

近幾十年的新技術變革是互聯網技術,信息的傳遞速度從螞蟻級别的速度一下子提升到火箭級别的速度,

于是許多新的職業雨後春筍般地冒出來,比如電商從業者、主播~~~

為什麼現在的人越過越累(為何現在的人越來越忙)2

這些新的職業就像不斷生産新款手機那樣,更新換代非常之快,人們為了适應新的職業,就隻能壓榨自己的時間。

于是人們越需要更先進的技術,去提升自己效率,從而緩解時間的壓力。

如此以來,技術的加速→社會變遷的加速→生活節奏的加速,便形成了一種可持續封閉式的内循環,

它不需要外力的推動,就可以循環運行下去,這是參考羅薩的觀點哈~

我相信現在好多人都有一個美好的願望:如何才能緩解時間的壓力,獲得更多的自由時間,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比如,

1930年,著名的經濟學家凱恩斯曾預言,

100年以後,也就是到了2030年,人們會因為沒事幹而煩惱,因為随着生産力的發展,人們每周隻需要工作15小時,就可以徹底解決擺脫貧困。

但是現實生活卻打臉了,這個預言是不可能實現的,因為随着科技與社會的發展,人們反而是忙得不要不要的。

凱恩斯的預言錯在哪裡了?

他隻考慮到技術進步與生活節奏之間的關系,卻錯在了沒想到技術進步導緻的社會變遷。

舉個粟子~

從過去的寫信方式變成了今天的發微信,從文字編輯到發送隻需要幾秒鐘的時間,發語音和發視頻就更快了,這是凱恩斯當時已經想到的~

遺憾的是,他沒想到的是人們開始使用微信以後,每天收到的消息也增多了,光看消息與回複消息都夠累嗆了。

從寫信變成發微信,你所節省下來的時間,卻用在了處理更多微信的消息内容上。

再比如~

以前講課提前用一張紙打好草稿即可,現在好多人都在用PPT講課,文字打在上面就加方便了,雖然看起來好像是省事了,但是排版花費的時間卻增加了。

隻要領導叫你做PPT,好多人最腦殼痛的就是如何排版。排版比寫文字還折磨人~~~

寫稿子隻需要10分鐘,但是排版卻花了兩個小時呀!

以前使用手機沒有什麼負擔,除了接打電話與發短信外,偶爾使用聊天軟件聊聊天就知足了。

現在就不一樣了,手機上一大堆軟件,光對付工作需要處理的軟件就是好幾十個,讓你累得不要不要的。

互聯網科技的升級所派生出來的網絡工具,雖然能節約很多時間,卻又被消耗在升級後的體驗上,反而變得越來越忙了。

除了上述3種社會加速的自身循環以外,還有另外2個外力也在推動着社會加速。

第一個外力:各種領域的競争

從宏觀層面:國家與國家之間的競争。

特别是在經濟方面的競争,經濟競争會導緻人類勞動時間與勞動強度的增加。

還有文化、生态、政治、軍事等等各個領域都在競争。

從微觀層面:人與人之間的競争。

學曆、收入、财富、結婚、人脈資源、孩子成長等等,都在不停的相互競争。

而且現代社會還出現了一些反常的競争,比如社交媒體上的競争。

在朋友圈裡,有人競争的相互曬出能夠顯示自己優勢的照片,目的就是想秀秀自己有多麼了不起!

有些事你并不想被卷,隻是因為其他人都在卷,于是你也跟着被卷。

如果你不卷的話,你就會停留在原地。

受社會加速的沖擊,人們對死亡的看法也發生了變化,人們已經不再幻想死亡後對面的天堂世界了。

在早期社會,人們相信還有來世。人死後會來到另一個彼岸,那裡永遠沒有痛苦,據說還能見到上帝,并且還能獲得永生。

進入現代社會以後,已經沒有多少人相信有上帝了,也不相信死亡後會來到一個什麼彼岸美好世界了。

人們很清楚活着才是最實在的,盡可能的多去享受當下的生活,該吃吃該穿穿該玩玩,去經曆一些不一樣的體驗。

現在好多人都希望一年能當幾年來過,一輩子能當作幾輩子來過。

這就是為什麼現代的人們,都喜歡去追求各種各樣的體驗。

比如喜歡吃沒吃過的食物,玩各種沒有玩過的東西,總之想盡辦法把自己的時間填得滿滿當當的。

然後呢!把自己的體驗生活拍照發到社交平台上,證明自己如何如何的忙,沒有虛度光陰~

這樣做了以後,真的會讓自己感到幸福嗎?

雖然人們總是尋找各種新的體驗,但是這個社會的體驗層出不窮,

一種新的體驗出來沒多久又消失了,另一種新的體驗又冒出來了,你總是失望地發現,錯過很多的體驗以後,你的失落感越大。

羅薩說:人們感覺自己像滾輪中奔跑的倉鼠。一個人的渴望沒有得到滿足,反而更加渴望,倍感挫折。

第2個外力:社會功能的分化

社會功能分化,是德國社會學家羅曼提出來的。

社會功能可分為政治、經濟、宗教、法律、科學、教育、藝術等等各種系統,而且這些系統是相互獨立的。

就好像人體也劃分有運動系統、消化系統、神經系統、泌尿系統等各種系統。

羅曼的這種說法,在現在社會看來是很正常不過的,而且你也發現我們實際生活當中确實也是這樣的。

但是以前社會并不是這樣子的呀!

盧曼說,人類社會的演變過程經曆了三種形态:

第一種是區隔分化社會;

第二種是階層分化社會;

第三種是功能分化的現代社會。

第一種形态:在早期社會,社會主要是根據氏族呀!部落呀!家族與住處來劃分的,這是區隔分化社會。

第二種形态:在中期社會,大量的财富集中到了少數人的手中,出現了不同的階層,這就是階層分化社會。

雖然那個時候也有政治、經濟、文化、宗教等系統。

但是這些系統之間是沒有明确邊界的,比如老大的一句話,就可以決定一個人的生死。

第三種形态:而進入現代社會以後,各個系統功能已經完全形成了相對獨立的運行體系,而且系統之間也相互關聯的。

都說學習改變命運,雖然教育局(獨立的教育系統)可以用宏觀調控某地方的升學率,但是不能直接用行政的命令去決定學生未來的前途把!

既然各個系統功能都已經分化很明确了,那麼每個人都可以在這些系統間穿梭。

打個比方哈!你想賺錢了,就進入經濟系統呗~

你想開車,你就進入交通系統呗~

你想教書育人,你就進入教育系統呗~

進入系統以後,你必須得按照各個系統的運行邏輯,該幹嘛就幹嘛!

雖然社會功能分化以後,系統之間的相互幹擾減少了,運行效率也提高了,能緩解你時間壓力的。

但是呢!有利也有弊呀!

你想想哈!各個系統分化以後,這些系統内部反而變得越來越複雜了,每個系統都會讓你感覺有做不完的事情。

可能我的表達有障礙吧!意思沒表達清楚,呵呵~舉個例子來說吧!

比如就拿我來說吧!我是搞銀行工作的,為了考一個專業資格證書,我要進入教育系統聽課學習,金融系統要求我去上班,家庭系統要求我回去煮飯、打掃衛生、教育孩子等一些家事兒。

但是我不可能同時穿梭各大系統完成這些任務吧!

為了賺錢養家糊口,我會優先擇優上班,然後把學習和家庭的事兒往後擱一擱,這樣一來,我手上的任務變得比較輕松了。

但實際上,我已經把這些一連串還沒有完成複雜的任務,給投射到未來的時間軸線上了。

也就是說,我不得不按時間的先後順序制定周密的計劃,一個一個地去完成。

這就是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在處理一些複雜的任務時,他們都喜歡依賴時間表,而且常常感受到一種時間上的壓力,以至于後來出現了一個叫“時間管理”的學問。

更惱火的是,當你辛辛苦苦把時間安頓好以後,心情舒暢了一會兒,原本按計劃開始去行動時。

突然又冒出一個什麼比較急的事兒,需要立即去處理,于是你不得不調整原來的計劃。

以至于你會感覺到很納悶~啊!怎麼會這樣呢~~~好求煩呀!

自己真正能夠确定的東西!隻是一個很短暫的時間,但是很快又化為泡影了!

說得不誇張一點,這種現象很“萎縮”呀!

以上寫了近8000字的内容,就隻說了一個問題:社會加速的原因。

完了,肯定有人說我廢話了:你有病吧!智障吧!

可惜的是,我相信沒人會看到這裡,嘿嘿~~~因為隻有我是最無聊的~

滾一邊去吧!還沒寫完呢!先蹲個廁所再說~~啧啧

但我實在是想不出來該寫什麼了,不行啊!為了完成10000字的任務,我必須得寫完,哈哈!繼續~

你不看拉到,我又沒叫你看!你繼續刷短視頻去~~

社會加速造成的後果是什麼呢?

羅薩認為:社會加速會導緻新的危機。

在《新異化的誕生》這本書中,羅撒從多角度對社會加速開展了批判。

我隻介紹社會加速跟你生活之間的關系~~~

關系1:地域空間的異化

我們所生活的地域空間,正在失去它原有的意義。

先搞清楚人與地理位置之間的基本關系哈!

人與地理位置之間的基本關系:

人生活在特定的一個區域,而且人和這個區域内的很多事物,會産生一連串的聯系。

為什麼現在的人越過越累(為何現在的人越來越忙)3

比如你住在哪個小區?你在哪裡工作?你在哪所高校讀書?你跟誰打交道?……

小時候聽我爺爺講,在他們那個年代,鄰居之間都是相互認識的,經常串門,家裡有事都會相互幫忙。

比如,

我家包了一些粽子,會挨家挨戶的送幾個。

你家玉米沒有了,會去隔壁家借一點。

你家有什麼大小事,會跑到我家來拉拉家常……

但是,現在這種事情已經很少發生了,而且好像在慢慢的消失~

特别是最近幾十年來,人們所處的地理位置與周邊事物的聯系,正在迅速的淡化。

前段時間,網上讨論很火的一個問題:附近的消失。

特别是網紅人類學家項飙,還有UP主“老蔣巨靠譜”,讨論得更激勵,他們把人與周邊事物的淡化稱之為“附近的消失”。

在城鎮裡,住在同一個小區,甚至是同一棟樓,越來越多的人都不認識鄰居了,有的連交到都沒打過呢~

在農村也是這樣,老一輩們都還好哈~還能認識村裡好多同齡的人。

而年輕人好多都不認識,房子前後幾百米,年輕人都很少串門。

同一個村子裡頭,好多年輕人不認識老人,老人也不認識年輕人。

身邊也沒有多少朋友,不了解自己所在地方的曆史和文化,也不關心附近發生的新聞。

恰恰相反,越來越多的人卻可能認識全國各地的朋友,對全球的新聞非常熟悉,而且對其他地方的一些曆史了如指掌。

人們所處的“附近”正逐漸失去他的意義,人們與周圍的人、還有事物,已經不再是一種長期穩定、深入甚至親密的關系了。

為什麼會發生“附近的消失”呢?

羅薩認為:是技術的加速造成的。

特别交通運輸與通訊技術的加速影響最大。

開幾個小時的轎車,就可以進入一個城市,甚至還能到達另外一個省會。

以前從遵義到貴陽,坐鐵皮火車,要坐十來個小時。現在坐坐高鐵,幾十分鐘就可以到達貴陽。

打開手上的屏幕,世界各地的消息一擁而入,你看都看不過來。

躺在沙發上,玩手機累了,想吃東西但又不想出門,直接在手機上下單,或通過微信上的餐飲商家發送一條消息,不到10分鐘,送餐的工作人員就到你家門口了,方便得不要不要的。

技術這東西呀~就像是一種無形的空間障礙,看不見也摸不着,但它就出現在人們的面前,而且人們學會了去克服這種空間障礙的能力。

克服這種空間障礙的同時,人們對附近周邊事物的興趣和需求也大大降低了。

網上有一個很火的詞兒叫做“元宇宙”,就是利用技術的手段,用“虛拟的空間”去替換人們周圍的“現實空間”。

寫到這裡,在想多說幾句~我個人覺得哈,

“附近的消失”與社會變遷加速、物品的升級換代加速也有關系。

關系2:社會變遷加速

社會變遷的加速,也是導緻“附近的消失”的原因之一。

近幾十年的房地産行業發展,好多地方突然被蓋了幾十層的高樓,一些原有的房子和景觀被拆挖挖機嘩啦啦地掉了,這導緻“附近”突然變得陌生了。

之前被棒紅了的重慶火鍋,一時間在街上多了好多重慶火鍋店,一陣風兒吹過了,這些新開的重慶火鍋店很快就消失了。

最近幾年奶茶也比較火哈~大街上又多了好多好多的奶茶店,我猜估計過不了一陣子,大部分奶茶店可能又會消失~

政策、經濟、文化、教育、互聯網……的各種變遷,會快速改變我們附近的模樣。

當我們還沒來得及充分了解它的時候,它又馬上變成了另外一個樣子了,讓我們沒有時間與附近建立關系。

不管是上班族還是打工仔,基本上都是早出晚歸,就算是放假,大多數時間都消耗在手機上,而且他們還有好多其他的事情需要處理,根本就拿不出多少時間、精力和周邊的鄰居打交到,也沒有多少時間去附近閑逛了。

時間長了,結局就是我們對附近的一切變得越來越陌生了。

關系3:物品的升級換代加速

我們的生活,總是離不開物品。

我相信你的生活肯定離不開手機,假如此時此刻你的手機沒電了,你馬上會感到很不舒服,而且有很多事情你根本就做不了。

過去好多物品陪伴我們度過美好的時光,留下美好的記憶。

在早期社會~

比如你穿的一件衣服,縫縫補補,總是舍不得丢~

為什麼現在的人越過越累(為何現在的人越來越忙)4

你騎的那輛單車,修修補補,總是舍不得換。

一個石器打火機,一展煤油燈,至今還保留着。

為什麼現在的人越過越累(為何現在的人越來越忙)5

到現在,你還能對小時候使用的那些物品記憶猶新,念念不忘,有好多人收藏作為紀念。

用俗話來說,就是使用物品用出感情來了。

遺憾的是~随着技術的加速,我們與物品之間的關系,漸漸地被破壞了~

你能感覺到:現在好多物品壞了就直接丢了,很少有人去修理物品了呢~

以前我穿的一件衣服,縫縫補補都要穿好幾年,身上好多補丁,而現在破了個洞就直接扔掉了。

因為生産物品的速度與效率提升了,而修理物品的速度與效率卻降低了。

與其花時間去修物理物品,還不如直接把它扔掉了,換一個新的,這是很多人的想法吧!

除此以外,現在很多物品升級換代後,機構越來越複雜了,當物品壞了的時候,你根本就不知道該怎麼去修理。

更奇葩的是,有的物品太嬌氣了,還沒有被用就壞掉了,就被直接換掉了。

比如說華為p50一出來,好多人就立馬把手上的p40給換掉了,

還有那些新款的鞋子呀~新款的衣服呀~新款的包包呀……,

這些新款的物品一出來,舊款的很可能馬上就要沾灰灰了,

然後過一段時間,衣櫃快裝不下的時候,在清理時以過時為由直接被扔掉了。

人與人之間産生的感情都是建立在多次交流的基礎之上的,更何況物品呢!

物品都還沒用過幾次就更換了,人們很難與物品之間建立深厚的關系。

你能感覺到,因為你缺少珍惜物品的那份感情,于是你就繼續買買買~,來彌補你心那份中莫名失落的感情,嘿嘿~我沒說錯吧!

關系4:行為的異化

上面寫到對物品的頻繁更換,這也是一種行為的異化。

在家裡,在你的辦公室,你常常翻箱倒櫃,很難找到有些東西丢在哪裡了,原因是社會的加速,導緻你沒有多少時間,去詳細了解這些丢失的物品。

這種行為的異化還出現在很多其他方面上,

比如當你用手機下載注冊一個APP的時候,總是提示讓你認真閱讀,并确認用戶協議,才能點擊下一步安裝。

但是你根本沒有時間,沒有耐心去看這些内容。

還比如那一年我高考時填報高考志願,老師喊你認真閱讀填報志願指南。

選專業前,要清楚自己未來想幹什麼,去全方位研究此專業的未來發展前景與就業機會。

但是這種深深的建立關系是沒有什麼卵用的。

我感覺作為一個高中生,連思想萌芽階段都算不上,除了天天看書搞題海戰術,怎麼知道自己未來想要幹什麼,隻能走一步算一步。

你看那些高中生,處在一種今天剛學的知識,明天就要參加硬試考試的日子當中,哪有時間與精力,去深入了解自己未來想學什麼專業呀!

把話又說回來哈~我們先不深入讨論自己想幹什麼了!

但是很多時候,我們很清楚自己想幹什麼,也沒有去行動呀!

你經常會聽到别人講~而且你也有這樣的感受,

等我有時間了,我一定要學習彈鋼琴;

等我有時間了,我一定要去看某部電影;

等我有時間了,我一定要吃一頓麻辣燙火鍋~

當我們真有空閑時間的時候,也沒有去做這些事兒呀,而是在刷朋友圈、刷短視頻呢~

羅薩認為這種現象也是社會加速的原因造成的。

因為在社會加速的過程中,人們更喜歡尋找一種短期之内就能夠滿足的欲望。

期初你的想法是隻要有空閑時間,就要好好地看一本書,不能玩手機~

但是你真有時間的時候,你就是在玩手機,玩了手機以後,腦殼一片空白,感覺都不知道自己真想做什麼了。

這種動作如此循環~

當你刷完手機以後,你反而會感到更加的空虛,更加的自責自己:完了!今天的時間又白費了!

現在人們都有一種共同的感受:

人們都在遺忘真正想做的事兒,反而在自願地做着不想做的事情。

關系5:時間異化

也就是我們對時間的體驗的異化。

先舉一個人人都經曆過類似的體驗:

假如你幹了一件你非常喜歡的事情,

比如說你開車去旅行,一路上有好吃的美食,有好看的風景,有刺激的體驗,這種美好的體驗很快就結束了,當你躺在床上回想這一天的經曆時,反而會覺得這一天過得好久好久。

相反如果幹了一件很不喜歡幹的事兒,

比如說今天啥都不幹,就一件事兒逼迫自己寫一篇10000字的文章,那麼你會感覺度日如年,

一天過去啦~文字也沒有寫多少,卻費勁了不少心思~當你躺在床上時,你會感覺今天好像從未出現一樣,時間過得好快,也沒有什麼值得回憶的。

以上兩種生活體驗,我總結了兩種時間體驗模式:第一種是體驗短,但記憶長;第二種是體驗長,但記憶短。

但是現在手機短視頻一出來,又産生一種體驗短,記憶短的新體驗模式。

以前沒有手機,隻有黑白電視,一家人在晚上吃完飯後,聚在一起看一兩集電視劇,可能要花一晚上的時間,而且那個時候的電視劇是規定的在什麼時間播出,你還得耐心等待。

我相信至今你可能都還記得當初你看電視劇的那些畫面内容吧!

《西遊記》三打白骨精的畫面;《水浒傳》武松打虎的畫面、潘金蓮幹的傻事;《紅樓夢》的那個夜晚,嘿嘿,思想有點歪了……讓你久久不能忘記!

但是現在的短視頻的興起,反而讓你沒有記憶了!

短視頻跟過去電視劇最大的不同,就是那些短視頻用一些浮誇的音樂,結合一些刺激畫面,在極短的時間内,給人帶來一種感官上的刺激。

而且就那麼幾十秒鐘的短視頻滾動播放,如果你不想體驗了,輕輕手指一劃,馬上又進入到下一階段體驗之中。

但是當你刷完短視頻以後,你好像什麼也沒記住,一會兒就忘得幹幹淨淨。精神上卻獲得一種空虛,一種寂寞的感覺。

這就是一種體驗短,記憶也很短的時間模式。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模式呢?

第一個原因:我們在看短視頻的時候,是用肉眼去看的。不像吃美食、跑步、寫作那樣,是需要全心身投入。

第二個原因:短視頻都是一些孤立的片段,雖然體驗很豐富,但是這些内容大部分跟你沒啥關系。

之前聽哪個名人講的,名字突然想不起來了,他說現在人們已經進入了一種體驗很豐富,但是經驗很貧乏的時代。

人們隻需要躺在沙發上,用手指頭滑動一下手機平闆電腦,就可以看到或聽到世間萬物的人間百态。

但是沒有任何一個片段,是真正屬于我們自己的人生呀!

關系6:人類圈子的異化

在以前,人的圈子比較窄,一輩子遇見的人比較有限。

因為那個時候,人們一般生活在一個比較固定的區域環境,比如說一個城堡、一個部落、一個小山村,身邊的人基本上是固定的,能夠建立起一些穩定的人際關系。

但是在現代化的社會當中,你每天都會跟不同的人在見面、打交道。

你出門住一趟高鐵、去旅遊,你的眼前全是人。

你打開手機刷短視頻,裡面到處都是人。

每天有太多人在你面前來來往往,但是你卻沒有幾個關系比較穩定的朋友,我覺得這就是自己社交恐懼的一個原因吧!

我們生活在社會加速大時代當中,人與人之間快速相遇,又快速的分開。要想建立一種深入穩定的人際關系,是在是太難了。

為什麼好多人都說:通訊好友一大堆,卻找不到一個能打電話的朋友!

父輩們那一代的人,畢業後還能組織起來聚會。

而我們這一代人,一般都是從學校畢業後,基本上再也沒有聯系了,更不用說聚會了。

我們每天接觸的人那麼多,但是關系穩定真心的朋友卻寥寥無幾。

換一句話說,你可能就是一群人當中的孤獨者,孤獨而焦慮着!

有辦法能解決孤獨和焦慮嗎?

我仔細觀察了人們的生活,實際上大部分都會假裝讓自己忙起來,刻意去逃避孤獨,刻意去掩蓋那種内心深處孤獨的焦慮。

辛辛苦苦寫了這篇文章,就是要深度地分析:我們為什麼孤獨而忙忙碌碌地活着?為什麼稀裡糊塗地忙了一輩子,又稀裡糊塗地死去?

不把這些問題搞清楚,不然死不瞑目呀!

好了,寫到這裡實在是寫不下去了,夠湊夠10000多字了,頂着30多度的溫度在電腦前敲鍵盤,估計頭都頭秃了。

不管你喜不喜歡看,估計也沒人看~~~如果你能看到這裡,接着點個贊呗~

,
Comments
Welcome to tft每日頭條 comments! Please keep conversations courteous and on-topic. To fosterproductive and respectful conversations, you may see comments from our Community Managers.
Sign up to post
Sort by
Show More Comments
推荐阅读
紅心芭樂自制飲品不加冰(号稱最難吃水果之一)
紅心芭樂自制飲品不加冰(号稱最難吃水果之一)
     芭樂,這種原産南美洲,我國兩廣、我國台灣省均有栽種的小衆水果,卻成了『難吃水果排行榜』的常客。芭樂也很委屈:我這麼低調冷門,也能躺槍?      說起芭樂,北方的朋友或許比較陌生。其實呀,芭樂被稱作黑暗料理,真不是因為有多難吃,而是它的味道太!淡!了!不甜、不酸、沒味道、籽還多,簡直公開擺爛。      芭樂的名氣,是被某奈雪、某喜茶等新茶飲品牌帶...
2025-01-08
暴雨期間河堤撈魚(撈了鯉魚和草魚30多條)
暴雨期間河堤撈魚(撈了鯉魚和草魚30多條)
  連日來,不少地方連降大雨,河道漲水,田間地頭來了不少大魚,附近村民随手撈魚,特别開心。   鯉魚、草魚、鲢魚、鳙魚……在廣東清遠,田間地頭出現了魚群。有網友在朋友圈發了不少照片,展示捕撈的魚類。      這些魚類,大部分是從魚塘裡跑出來的,有鯉魚、鲫魚、黑魚及四大家魚等,當地養殖戶損失巨大。   在農村,養殖業的風險比較大,因為水火無情。特别到了梅雨季...
2025-01-08
電視台機器人(海南周刊機器人也)
電視台機器人(海南周刊機器人也)
  機器人能有多聰明?   6月13日,第二十五屆中國機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賽全國總決賽在海口以線上線下結合的形式同步舉行,全國300多所高校800多支隊伍緊張對決。      機器人競技賽——仿人短跑。      機器人競技格鬥比賽。   在賽場上,格鬥機器人撞擊對抗,互相博弈,熱血沸騰;無人協同,無人機飛越障礙,穩當停駐;還有仿生賽中,機器狗奔跑跳躍,翻越障...
2025-01-08
派出所戶籍室學生開學辦身份證(中學生急需辦理身份證)
派出所戶籍室學生開學辦身份證(中學生急需辦理身份證)
     安全感滿意度   中學生急需辦理身份證   戶籍警推遲下班解難題   這是我應該做的,就是再晚點兒我也會等,一定要幫你把證辦好……”在臨漳縣公安局張村集鎮派出所,完成辦理身份證手續的中學生和陪其前來的親戚對戶籍民警李海葉連連表示感謝,面對群衆的謝意,李海葉笑着對兩人說道。      原來,11月8日上午,張村集鎮派出所戶籍民警李海葉接到一個電話,一...
2025-01-08
蘇聯為什麼能反攻莫斯科(損失慘重的蘇聯)
蘇聯為什麼能反攻莫斯科(損失慘重的蘇聯)
  1941年6月22日淩晨3點15分,德軍以總兵力550多萬人的空前作戰規模,在4900餘架戰機、3700輛坦克、 47000門大炮、190餘艘艦艇的配合下,對蘇聯發動了代号為“巴巴羅薩”的軍事打擊,襲擊了蘇聯西部邊境的幾個大軍區。德國空軍首先突襲了西部邊境的蘇聯空軍機場,然後大批德軍裝甲坦克集群在寬大的正面向蘇聯發起了快速攻擊,蘇軍被迫應戰……     ...
2025-01-08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