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中醫院 藥劑科 李志強
春捂秋凍
“春捂”就是說春季,氣溫剛轉暖時,經常有寒流和強冷空氣南下,氣溫變化又大,導緻氣溫急劇下降。俗話說“春天孩兒臉,一天變三變”,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不“捂”着點兒,就很難适應這種冷暖的變化,使抵抗力下降,容易引感冒、氣管炎、關節炎等各種呼吸系統疾病。
#搜索Plus計劃第四期##健康科普排位賽##山西省中醫院超能團#
“春捂秋凍”是一句衛生諺語,這是人們維護身體健康的經驗,有一定的科學道理。“春捂”就是說春季氣溫剛轉暖,不要過早脫掉棉衣。冬季穿了幾個月的棉衣,身體産熱散熱的調節與冬季的環境溫度處于相對平衡的狀态。冬去春來,是從冷轉熱的過渡階段,天氣雖然已經暖起來,但是氣候經常變化,往往是太陽出來後,風和日暖,遇到刮風下雨就會冷起來。由于人們在冬天已經習慣了多穿衣服,到了春天如果把衣服脫得太多,就會不适應氣候變化而容易着涼得病。所以,人們在初春季節要有意捂着一點,慢慢地減衣服。
“春捂”是傳統的養生之道,“春捂”的原則是過猶不及,不“捂”不行,“捂”過頭也不成,掌握好“春捂”的尺度非常重要。一年之計在于春,隻有掌握春季養生法,才能為新一年的健康打好基礎。
“春捂”穿衣應下厚上薄
春天防寒要注意好兩頭,照顧好頭頸和雙腳。尤其是老人,若在乍暖還寒的氣溫下,過早摘掉帽子和圍巾,易遭受風寒侵襲,導緻傷風感冒加重頸椎病的症狀。人體下半部血液循環比上半部差,易受風寒侵襲,故寒多自下而生,因此春季穿衣應注意“下厚上薄”。早春時節,有些人常早早地換上春裝,把衣褲鞋襪穿得過于單薄。而人體下部血液循環要比上不差,很容易遭到風寒侵襲。這時寒氣與濕氣就會悄悄地趁虛而入,尤其是裸露的膝關節,不知不覺間會感到酸脹不适,關節僵直等,從而引發關節炎。
把握“春捂”時機:冷空氣到來前24~48小時未雨綢缪
許多疾病的發病高峰與冷空氣南下和降溫持續的時間密切相關。明顯的就是感冒、消化不良,在冷空氣到來之前便捷足先登。因此,捂的佳時機,應該在氣象台預報的冷空氣到來之前24~48小時,晚了則猶如雨後送傘。
把握“春捂”氣溫:15℃是春捂的臨界溫度
對兒童、老人等需要“春捂”的人群來說,15℃可以視為捂與不捂的臨界溫度。也就是說,當氣溫持續在15℃以上且相對穩定時,就可以不捂了。
注意“春捂”溫差:日夜溫差大于8℃是春捂的信号
日夜溫差大于8℃是捂的信号春天的氣溫,前一天還是春風和煦,春暖花開,刹那間則可能寒流湧動,“花開又被風吹落”,讓你回味冬日的寒冷。面對溫度百變的春天,父母應得随天氣變化為孩子加減衣服。而何時加衣呢?現在認為,日夜溫差大于8℃是該捂的信号。
“春捂”持續時間:7~14天恰到好處
捂着的衣衫,随着氣溫回升總要減下來。但是減衣不能太快,否則會出現沒捂到位的現象。怎樣才算到位?醫學家發現:氣溫回冷需要加衣禦寒,即使此後氣溫回升了,也得再捂7天左右,體弱的孩子和老人才能适應。減衣過快有可能會讓他們凍出病來。
“春捂”也是有一定限度的
如果捂過了頭,同樣對健康不利。“春捂”并不是衣服穿得越多越好,而是強調要“遞減”,即衣物增減既要視天氣的變化情況而定,也要根據自身的體能素質。春季氣溫日差較大,早晚較冷,此時可适當捂一會兒。而晴日的中午時刻,氣溫一般都在10℃以上,此時可适當減衣服。在增減衣物時,好先聽聽天氣預報。天氣轉熱後,有些人還穿着很多衣服,甚至捂出了汗,冷風一吹反而容易着涼。
人體無論季節如何變化,人的體溫總要保持在37度左右,處于恒定的溫度,一是靠血管的收縮和皮膚的出汗來調節;二是靠增減衣服來維持,如果過早地減掉衣服,就會破壞人體恒定溫度的調節,引發疾病。所以“捂”是必要的,但也不能盲目的捂,要遵循以下幾點:
1"捂"對溫度
春捂,必須根據天氣而定。一般來說,春季晝夜溫差較大,早晚較冷時,可适當“捂”一會兒。
2“捂”對時間
一般情況下,當白晝氣溫超過 15℃且比較穩定時,穿得稍單薄些就不至于感冒。民間有 “二月休把棉衣撇,三月還有梨花雪”的說法。
3“捂”對重點
春捂,重點照顧好“首足”兩頭,由于早春天氣乍暖還寒,早晚低溫,細菌病毒活躍,人容易生病,重點“捂”頭頸與雙腳,可以避免感冒、氣管炎、關節炎等疾病發生,傳統養生主張春時衣着宜“下厚上薄”。
4“捂”要有度
春捂”的原則是過猶不及,不捂不行,捂過頭也不成,掌握好“春捂”的尺度非常重要。一年之計在于春,隻有掌握春季養生法,才能為新一年的健康打好基礎。“捂”的程度應以自身感覺溫暖,又不出汗為宜。
春捂秋凍的注意事項1、應注意加強體育鍛煉,提高身體素質。
2、利用節假日有利于出行的天氣,增加戶外活動,置身于大自然的環抱之中,有利于身心健康。
3、保持良好、樂觀的心态,避免元氣外洩、耗氣傷陰。
4、天氣冷時及時增衣,天氣暖和時也應适當“春捂”,以避免外感風寒。
5、飲食上應多補充水分,多吃些滋陰、潤肺、補液生津的食物,如阿膠、梨、黑米、豆類、木耳、菌菇等。
直接用今日頭條app上方的搜索框輸入“中醫養生”,獲取更多健康知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