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上到處可見網友們類似的推薦:
“我是敏感性皮膚,這個××産品是純天然的,非常好用,不刺激”;
“我很喜歡純植物純草本的産品,很溫和”;
“還是買純植物的吧,不含化學成分,多安全”等很多産品,使人眼花缭亂。
市面上打着“純植物”“100%純天然”旗号的化妝品深受女性朋友的青睐,認為隻要是天然的、植物的,就是最安全的。
商家們也抓住了消費者的這種心理,研發出了一大批“純天然”“植物來源”的護膚品。
它們其中當然有優秀的産品,但更多的,不過是以植物概念炒作和營銷罷了。
所有的化妝品都不可能是純植物的國家衛生部化妝品不良反應防治協作組顧問、空軍總醫院皮膚科主任醫師蔡瑞康說:“純植物是忽悠的,那是廣告。所謂的純植物化妝品,頂多是含有植物萃取成分,而且成分很少,因為多了之後植物的味道就會掩蓋化妝品的味道,不好聞。
你想想,雖然添加了植物成分,但如果沒有其他化學成分,你怎麼把水和油調到一塊兒?無論是水包油還是油包水,都要靠化學物質來調的。沒有防腐劑不行,沒有表面活性劑也不行,這些都是化學物質。
化妝品必不可缺少添加劑。
乳化劑是最基本的一種添加劑,起到使油混合于水中或水混合于油中而又不分離的作用的物質。可以達到洗滌、潤濕、乳化、分散、增溶、起泡等多種作用。
化妝品必需的添加劑之一乳化劑來源于化學合成,或化學手段提取的于動物或植物,從根本上說,是一種化學成分。
"無防腐劑的産品"可信嗎?很多人談防腐劑色變,生怕防腐劑有刺激性會傷害皮膚,特别是現在商家借機宣傳廣告,讓人一看到所謂“無防腐劑的宣傳”,就覺得很踏實和安心。宣稱無防腐劑添加的護膚産品越來越多。在這些産品中,大多數是來自國内的品牌,反倒是跨國公司(宣傳)使用無防腐的産品更少。
真實情況是:無防腐劑的産品,大多數是不存在的。
市面上大多數的護膚品都會加入防腐劑。護膚品裡有水有油,酸堿條件又很合适,一些營養物質會極大促進細菌的滋生,在正常條件下,即使蓋緊瓶蓋,不超過48小時,必然腐敗。
《化妝品安全技術規範》規定準用防腐劑包含51類防腐劑,這些防腐劑在化妝品中使用有明确的最大允許濃度,這些濃度數值是基于防腐劑的安全性數據來确認的比較安全的濃度。
現在絕大部分宣稱“無防腐劑添加”的産品,是使用了具有抑菌功能的原料替代規定的準用防腐劑。如:多元醇,對羟基苯乙酮這一類不在防腐劑列表裡面的“非法”防腐劑。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無防腐劑添加”産品。
因此,所謂的“無添加防腐劑”,如果不算是在欺騙消費者,也是在鑽法律空子的一種營銷手段。
現在化妝品監管部門要求企業不能使用“無防腐劑”作為宣傳。
市場上還有不少商家宣稱産品是植物防腐,溫和安全無刺激。相對于化學防腐劑,植物防腐劑成本高,加之因殺菌效率低而需增加用量,毒性和成本不言而喻。
此外,部分植物防腐劑是通過化學方法提取而得,已偏離“純天然”的概念。再者,添加了植物防腐劑的産品存在異味和雜色,還需要加入其他物質進行調節,無形中也會增加質量風險。
女人的臉别當成“試驗田”因為宣傳效益,使化妝品皮膚病的患者日益增多,患者中大部分是中青年,尤其是中年女性居多,都是相信了化妝品的違規宣傳。
在食物中,人們覺得水果蔬菜是好的,食品添加劑是壞的;在護膚品中,大家覺得“植物提取物”是安全的,認為XX 醇、XX 烷就可能會有刺激性。
因為宣傳效益,使化妝品皮膚病的患者日益增多,患者中大部分是中青年,尤其是中年女性居多,都是相信了化妝品的違規宣傳。
可現實恰恰相反。且不說自然界本身就存在像毒蘑菇這樣有毒的植物,即使是正兒八經的植物提取物,也不一定安全。
首先,為了讓植物産量高,在種植過程中會噴灑農藥。這種情況下提煉出來的物質,就可能會有農藥殘留。
其次,植物提取的物質成分複雜,一般都包含多種有效成分。對于敏感肌而言複雜的成分會多一分敏感的可能。而且很多植物成分,比如蘆荟提取物、菊科的一些成分,都可引起接觸性皮炎。
總之,植物提取物不一定是“純天然”的,更不是“人工合成”或“化學成分”的反義詞。
用新化妝品先在耳後測試。每買一種新的化妝品,都要先在耳朵後面做個自我試驗,這個是任何其他方法都不能代替的。
因為耳朵後面很少有人看,而且這個位置的皮膚比較薄,比較敏感,塗抹後如果24~48小時内沒有出現紅腫等反應,就沒有問題。
要知道,人的皮膚敏感度絕不亞于鼻子的嗅覺,甚至可能比嗅覺還靈敏。而且,和食物過敏有可能脫敏不同,皮膚的記憶是一輩子的,一次過敏就會終身過敏。因此,隻要一試,皮膚就能很快告訴你,你可能對哪種産品過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