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則天陵前的那塊無字碑,千百年來,不知道有多少聰明人進行過猜想。武則天的陵前,為什麼是一塊無字碑呢?碑上不落文字,是武則天給李顯交代的呢?還是李顯沒給武則天刻上去呢?
(武則天陵前的無字碑)
首先我們要明白,這塊石碑,應該是在武則天生前就立下的。為什麼這麼說呢?
因為她和李治的乾陵前面,東、西各有一塊石碑。西側的是武則天給李治立的“述聖碑”,上面有5千多字的碑文,還是武則天親自給李治寫的。東側就是武則天的無字碑。
這說明,武則天生前就已經想好了,要給李治立一塊碑,再給她自己立一塊碑。而且從位置來看,她的碑在東側,居上。李治的碑在西側,居下。
隻有武則天生前就已經立下了這兩塊碑,才會是這樣的布局。否則的話,李顯不可能給他爹媽各立一塊碑,也不可能把他媽的碑文擺在東側,把他爹的碑文擺在西側。
另外,無字碑上面還盤了很多龍,這些龍都做得非常精美。這也說明,這塊碑一定是武則天立的。如果是李顯立的,他不會在碑上雕刻龍,他隻可能雕刻鳳。因為武則天最後是表示自己要去除帝号,恢複皇後的稱号的。既然恢複了皇後的稱号,她就不可能是龍了。再在石碑上刻龍,就不恰當了。
(武則天畫像)
而且,根據陝西文物研究所的考察,他們在碑文的陽面,發現上面畫了很多小格子。這些小格子,長4厘米,寬5厘米。排列得整整齊齊。根據格子的數量計算,如果寫字的話,大約可以寫3300個字。
很顯然,這些格子不可能是碑立好後再刻上去的,而是在立碑之前,就已經刻上去的。
既然是立碑之前,就已經刻上去的。說明那時候,武則天就已經把她的碑文都拟好了,而且字數也都算好了,因此才畫了這樣的格子。
既然武則天生前就已經把她的碑文拟好了,為什麼這個碑文,并沒有刻在石碑上呢?
很顯然,是因為後來發生了“神龍事變”的事情。
如果沒有發生“神龍事變”,武則天一直當皇帝到老死。那麼,她當年拟定的那個碑文,刻在上面,确實是很合适的。但是,後來發生了“神龍事變”,張柬之等人看見武則天年邁了,對朝廷的控制力變得很弱了,為了立功,因此提早把李顯捧起來,讓他當皇帝。這樣一來,武則天的事迹就發生了變化,那些事迹用來說武則天,顯然就不太恰當了。
同時,武則天自己又對李顯說,她要廢除帝号,恢複皇後的稱号,作為李家的一個媳婦,埋進乾陵裡。這樣一來,那個碑文就更加不恰當了。因此就沒有刻上去。
(神龍事變)
不過,這裡有一個問題。武則天去世之前,給李顯交代過她的碑文的事情嗎?
有人說,那個無字碑,肯定是武則天給李顯交代的,讓李顯什麼也别刻上去,留一塊無字碑。意思是,是非功過,任由後人評說。
我覺得這個說法是不靠譜的。因為武則天絕對不會認為她做的事情有錯。不管她曾經做過什麼,她都不會認為是錯的。既然不會認為是錯的,又怎麼存在是非功過,任由後人評說這個話呢?
還有人說,武則天認為自己的功勞太大了,一塊碑文裝不下,所以特别給李顯交代,讓李顯不在上面刻文字。
這個說法也不對。武則天在當皇帝的時候,就已經準備在石碑上刻文字了。那時候都沒有覺得她的功勞太大,石碑裝不大,為什麼她不當皇帝了,反而認為自己的功勞太大石碑裝不下呢?這不是不合常理嗎?
由此可見。武則天交代她碑文的事情,一定是讓李顯在上面刻字的。而且一定是讓李顯不刻别的,就刻上她生前拟好的那個碑文。雖然武則天在去世前,恢複了皇後的稱号。但是,她并不想改變改她的碑文。她覺得她一生的功績,值得用那樣的文字來表述。
不過,當她去世以後,李顯卻為難了。如果按照武則天交代的話去辦,這是不恰當的。畢竟武則天已經去除帝号了,再那樣刻,顯然不妥。但是,他又不敢重新給武則天拟寫碑文。重新給武則天拟寫碑文,是違逆武則天心意的。等李顯将來死了,去地下見武則天的時候,怎麼向她交代呢?
思來想去,李顯幹脆什麼也不刻上去。因此,就成了現在咱們看見的“無字碑”。
(參考資料:《舊唐書》《新唐書》《資治通鑒》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