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對外界的認知來源于兩種,一種是父母灌輸給孩子的,另一種是孩子自己通過觀察得出的結論,但是對于小孩子來說百分之80%都是通過父母成熟的思想灌輸給孩子,在這個過程中會出現一個普遍的現象,孩子一直在反複不停的詢問父母,“爸爸,為什麼……?”,“媽媽,為什麼……?”。
家長究竟應該如何應對孩子的好奇心是一個十分重要的事情,許多家長忙于生活的奔波,面對孩子的問題常常沒有耐心回答,經常會發生的一種對話就是,去問你媽、去問你爸、去問老師、去問爺爺奶奶姥姥姥爺,通常不會正面的回答孩子的問題,或者不會有耐心的回答孩子的問題,其實這并不利于孩子的成長。
那麼,面對孩子的窮追不舍的“十萬個為什麼”家長究竟應該采取怎樣的态度?
首先,家長應該要充滿耐心的應對孩子的疑問,小孩子實際上是十分敏感的,家長不耐煩的情緒會對孩子産生負面的影響,久而久之,孩子就會了解到父母并不願意回答自己的問題,慢慢就不會再問了,這樣所造成的後果就是孩子會失去探索,失去好奇,失去對未來發出疑問的憧憬。
其次,父母不要為了應付了事或者想要在孩子面前樹立高大的形象就随随便便的回答孩子的問題,給孩子造成錯誤的認知,要知道小孩子是十分崇拜父母的,如果為了一時的面子告訴孩子錯誤的答案,那麼不僅會讓孩子對事物産生錯誤的理解,一旦孩子知道真實的答案後也會對父母産生疑惑失去信心,反而會弄巧成拙。
最終,對于孩子的好奇心應該予以保護,在孩子提出問題之後應該及時的表揚孩子的好奇心,讓孩子知道自己這樣做是正确的,父母正向的肯定有助于孩子培養自己的創造力。
所以你們知道了嗎?究竟應該怎樣應對孩子的好奇心,對待孩子的十萬個為什麼如何做一個滿分家長。
提示:科普内容僅供參考,如果您需解決具體問題,建議咨詢相關領域專業人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