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從何時起生活開始喜歡簡單輕松與舒适了。
老子《道德經》說“恬淡為上,勝而不美。”
諸葛亮《誡子書》說“非淡泊無以明志,非甯靜無以緻遠。”
《内經》又言:“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内守,病安從來。”
人生匆匆數十載,生老病死,細細想來生,與我無關;老,天道不可違;死,啥也幹不來了。唯獨一個“病”還能自己做做選擇。當然這裡的“病”我認為代表的是一種不平衡的狀态,需要自己去調節。
小時候總愛發燒,在我的記憶裡,每次挂水後就能喝到一晚熱氣騰騰的稀粥,再配上幾口太倉肉松,那叫一個香啊,暖流涓涓流淌入胃熊抱了我的腰,瞬間就覺得自己充滿了能量。
學習《傷寒論》桂枝湯中就有“啜熱稀粥......遍身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為佳。”我想這大概就是食物本身的力量吧,神奇而有魅力,這也是大自然的奇妙,孕育了米。
江南地區的人們天天都要吃大米,就連老鼠也愛大米。在人間,我們但凡任何一樣東西長期吃多了都會出問題, 因為但凡食物總是有偏性的,偏寒或偏熱,不然就是偏酸偏甜偏刺激偏辣偏苦,吃多了身體就會報警,要麼肚子痛拉肚子要麼辣到排便肛門痛不欲生等等。
大米不同,它性不寒不熱,它的味道不苦不鹹,淡淡的基本沒什麼味道,僅有一絲絲的甘甜,中醫上說甘入脾胃,可以養人。也難怪大米成為了這裡的主食。由此看來不同區域都會至少有一種口感比較居中,寒熱不偏不倚的食物被當做主食,像小麥小米就是,也很養人。正是這種“淡”反而有一種神奇的力量。
如今的食物經過了工業規模化的改造,番茄失去了“沙”感煮都煮不爛,也難怪大家戲稱為西紅“石”。調味料預制品的口感更是千篇一律,火鍋、炸雞、酸菜魚等等都變成了吃調料。
回歸正題,柴米油鹽醬醋茶,今天想來聊一聊茶。以前我很疑惑,柴米油鹽醬醋天天吃,為啥把茶納入一起。直到我見識過潮汕人喝茶,我才知道什麼叫做沒日沒夜喝茶,就連洪水災害記者前來采訪詢問受災情況,大家心心念念的竟然是沒法喝茶了。可見潮汕人愛茶是愛到了骨子裡。
近20年來經濟高速發展,大家的生活水平逐漸提高,茶文化也熱了起來。西子湖畔一壺茶,這是紅樓綢緞的杭州茶;火鍋麻将妹子和茶館,一個不能少,這是成都的茶;功夫入茶中,滾水滾壺茶高沖,這是福建的茶。
但是咱們大家的茶喝對了嗎?
在臨床上我遇到好多愛茶人事,長期飲茶後有的舌苔厚膩,有的一不喝茶嘴裡就有味兒,有的要喝大量濃茶才能提得起精神。這樣真的好嗎?
柴米油鹽醬醋茶,為何茶能與米齊名?大自然萬物相生,既然大米是養人補充營養的,那麼茶葉就是清解人體富集多餘的養分和垃圾清解營養的,所以茶才能與大米齊名,平衡陰陽代謝。
大多數茶葉性味是香苦寒涼的。
香則能散,散氣,散能量,不是補能量;
苦則寒涼,苦則下火,是往下清解能量的。
古人的思維不像今天這麼僵化,隻想着加班補習向前沖,卻不想着休息清理情緒身體的垃圾,咱們每天都要往家裡買東西,也要往外清垃圾,人每天要吃東西,第二天起床也要大小便往外排代謝産物。茶就是負責清垃圾的。
清垃圾的食品有很多,像養生節目常說的木耳、三七等等之類的,為什麼一定要是茶呢?茶很特殊的,香甘苦淡澀都有,并且都适度,不那麼強烈,它在清解的能量裡得到了平衡中和,和大米一般不那麼容易把人體引向一個偏的方向,所以就可以久服。
無論是在人生中還是大自然中如果有一樣東西能做到“中”是及其難得的,也難怪古人把茶的地位擡的如此之高,連杜康都沒入選。
這便是中醫所提倡的整體觀,也是古人的哲學思維。而現代化工業喜歡把茶葉研究後,解釋為富含某某元素,反而是禁锢了茶,降低了它的價值。
茶葉裡的香能散,是向上向表疏散邪氣的,且升清氣;苦能下,是向下降濁火的,所以口臭口膩的人,喝了茶就感覺很清爽。茶還有一個主要的味道就是淡,是向下利水利濕的。淡是什麼味道呢,芡實薏米煮水,就是比較典型的淡味,淡就是向下淡滲的力量。所以茶既能上也能下,是天然的平衡,不太會給身體帶來偏離中心的損耗。
既然茶作為可以久服的清解劑,那就應該推崇飯後喝茶,不能空腹喝,空腹啥也沒有傷的是脾胃。
由于地域的不同,茶也會有明顯的偏性。
有以苦見長的,比如碧螺春,一般都在東南地區産出的多,南方屬火,東方屬木,東南炎上之氣偏勝,适合喝碧螺春,向下苦降,你看,天生地造就安排了這種陰陽平衡。
再比如普洱茶,普洱就是以淡味見長,淡滲的力量很強,常說普洱刮油,其實就是刮淡的力量。普洱主要産自雲南,那裡是高原地區,高原地區的特征是海拔高氣壓低,人體的元氣容易向上散,高原地區的人臉都比較紅潤,大家稱之為高原紅。高原地區喝普洱茶,就是用這種向下淡滲的能量來降來收。
這樣說來,健康的人順應自己的地域來喝茶,才是正确解鎖喝茶的方式。
但是如果有的人身體已經出現了偏性,該怎麼辦呢?
比如身體虛寒不适合喝茶,但是又很喜歡喝茶饞這一口,急死人,這時候就可以喝發酵茶,發酵後的茶葉,制約了其寒涼之性。如果身體很寒的人想喝茶怎麼辦?可以喝姜茶,古人還有喝椒茶的習慣,把姜和花椒放在茶裡一起煮,這都是溫熱的東西。
如果身體淤堵,不愛出汗的人,可以喝點老白茶,老白茶有一種麻澀感,實際上這等同于藥物中的疏通孔竅的作用,類似于中醫裡的麻黃,可以發汗解表。入夏以後氣候悶熱,加之外周環境濕度很大的話,身體就會覺得像海綿吸了水一般沉重,這時候如果來一壺老白茶,那定能舒舒服服出一次汗,人體也順帶排毒了。這樣的出汗簡單溫和,不像做家務擠超市那般雖然也能出一身汗,但耗傷氣血,不僅沒排毒還吸一堆濁氣。
茶的故事不是三言兩句便能道清說明,根據不同的體質,人們創造了各類不同的炮制工藝,也将不斷繼續創新以适應現代人體質,所以選擇自己合适的,能讓自己身心愉悅的,才是最好的。
恬淡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