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7-12草書釋讀6
三 人體:頁
「頁」是一個部首,它是什麼意思呢?
6.1首
要知道「頁」的意思,先要知道這個字:首。「首」在甲骨文中是一個人頭,上有頭發。這字寫起來太麻煩,近于繪畫,當然要簡化。金文下面簡化為一個眼睛,或者一個鼻子,上面隻留三根頭發,三表示多,并非當時人都是三毛。小篆就是這樣來的,下面部分隸定比「百」字多一橫,這個字沒頭發也是「首」,但跟「百」實在太相近,所以後來加三根發的「首」流行,沒頭發的「首」就消失了。到秦隸簡化小篆,上面隻剩兩根毛了。
「首」字的草化,可分三個筆勢;皇象寫法上面兩點一橫,豎筆勢,下面鐵圍勢,鐵圍勢中加一個側點。西晉索靖減為兩個筆勢,更為簡潔,上面還是豎筆勢,下面改用兩撇一捺飛帶勢。東晉王羲之《豹奴帖》,再簡化,上面豎筆勢不變,下面兩點羊角勢,也就是寫了個大口框架,框架中的筆畫全省略。智永《真草千字文》,無論是墨迹本還是關中本,上面取羊角勢,下面是奮筆勢。也就是下面大口用一橫,小口也有這簡化方法。
「道」字,一個「首」加一個走之旁。走之旁可用虿尾勢,皇象《急就章》的寫法是标準章草,由此可知,王羲之《豹奴帖》「首」字來之于皇象。其後索靖的寫法,完全一樣。
今草「道」可看智永《千字文》,其中「首」就是剛才那種取勢。王羲之墨迹本《初月帖》、《平安帖》中的「道」,取勢跟智永一樣,但線條柔和多了,最後的走之旁用鳥雛勢,王羲之的比智永好看。孫過庭是學王的大家,他确實得到王羲之的精髓。
6.2頁
知道了「首」的草法,回過來講「頁」就很容易了。《說文解字》:「頁,頭也。」甲骨文「頁」是一個跪坐的人,上面畫一個大腦袋,強調「頁」是人的頭,不是動物的頭。金文、小篆都一樣,小篆「頁」上面沒有三根頭發。隸變後産生隸書「頁」字,這是一個部首,頁部的字,如頭、額、颠、頂等,均和人頭有關。現在講到「頁」常用作書本「頁」面,其實本來寫「葉」。
「頁」字三部分,上面是一橫,中間有一個方框,可作為大口處理,下面兩點是「兒」化出來的,上次講過「兒」就是「人」。這一來,草化「頁」大緻有三種方法:一是大口用兩點,和上面一橫組成雞頭勢,下面兩點直接寫為「人」,如「頸」字頁旁。二是大口化為一橫,和上面的橫組成奮筆勢,下面兩點還是當「人」寫,如「賴」字頁旁。三是下面的「人」撇捺變為豎橫,這樣一來,整個「頁」字變成一個奮筆勢,三橫。這裡所舉的三個草字,都是《急就章》中的,也就是說,皇象用了三種方法草化「頁」,還有其他取勢,這裡隻是舉主要的,最後這種取三橫奮筆勢,「頁」
部很多字都用。
領
舉例來說如「領」字,左邊是「令」,「令」字下面節耳化勢,當小口處理用一點,這樣,「令」字在邊就是交争勢加龍爪勢,右旁用三橫奮筆勢,章草還要加上雁尾。索靖寫的兩個「領」字稍有變化,和皇象相比,草字結構隻是小變而已,風格與皇象大相徑庭。
今草「領」,可見王羲之《十七帖》,智永略有變化,孫過庭更近《十七帖》。我建議各位學習草書,要多注意漢魏晉唐的寫法,打下根柢,後世如明朝人有些奇奇怪怪的寫法,經不起推敲的。
順
又如「順」字的草書,左邊三豎,右旁「頁」用三橫,一個豎筆勢,一個奮筆勢,很特别。
須
「須」字,《說文》:「須,面毛也。」小篆畫了三根毛,沿七号位向下,正楷字寫三撇源于此。隸書中寫作三橫尖收,跟隸書三點水寫法完全一樣,草書跟從隸書,左邊直接當三點水來寫。王羲之《十七帖》取隔水勢,右旁還是三橫奮筆勢。注意草書「須」和「泛」極為相似,所以有些書法家寫「泛」,避免相混。
頭
接下來「頭」字,「頭」左邊是「豆」,右旁是「頁」,先要解決左邊這個「豆」草書怎樣寫。
豆
「豆」本義是一種青銅食器,篆書是這個器具的象形,現在一說起「豆」,就想到黃豆、綠豆,那是假借義。「豆」字是一個象形字,草化基本思路有兩種:第一種是把「豆」分成上下兩部分,上面是一橫加口,我講過這是常用的旨字形,奮筆勢,下面是兩點一橫,豎筆勢。第二種思路是中間的口用節耳化勢,下面部分用一橫替代。這兩種都可以進一步簡化,我來一個一個解釋。
短
第一種思路,把「豆」分為上下兩部分,你看智永和孫過庭寫的「短」字,右旁是「豆」,這是照第一種思路草化的,不過更簡化一些,上面旨字形奮筆勢改用雞頭勢,下面兩點一橫豎筆勢省為一點一橫,如果較真點,這是一撇一橫,就要算瞑人勢了。懷素《小草千字文》的「短」,「豆」字寫法很不清楚,所以我說過,學草書不要用這本帖。
孫過庭這寫法更進一步,還可以簡化,上面雞頭勢第一點逐漸縮小為一個起筆動作,下面瞑人勢兩筆連寫,結果變為豎筆勢。把這兩筆裹束在一起,橫豎加豎橫,就是鐵圍勢。鐵圍勢兩筆未必要差不多大小,變化很多,如果一筆大、一筆小,或者交叉,大圈跟鐵圍勢沒什麼兩樣,這些都可以稱之為鐵圍化勢,草書中應用很廣。
壹
索靖《月儀帖》中的「壹」,下面的「豆」就是鐵圍化勢。智永的「壹」就是學索靖的,但稍微有點走樣。索靖整個字從上到下,先寫十字勢,然後奮筆勢,最後鐵圍化勢,一共三個筆勢。有人認為智永中間是節耳化勢,這很難講得通。了解一個今草的取勢,可以查查章草,章草是今草之源,對理解今草筆勢很有幫助。
豆
「豆」字第二種取勢思路,把上面奮筆勢改變了,一橫之下的「口」,改用節耳化勢,下面兩點一橫豎筆勢,用一橫替代,省掉了兩點。皇象寫的「豆」,《急就章》拓本上殘缺,沒有留下來,元代趙孟俯、鄧文原就是這樣寫的,中間用節耳化勢,當時拓本可能和現在不一樣。高二适先生所書,看起來好像四橫,其實中間還是節耳化勢,隻是和下面一橫連寫了。我前面講過,節耳化勢可以用一橫替代,所以「豆」字草化,最簡單可以變成三橫。
如「登」字,下面是「豆」,經常用三橫替代。無論是索靖的章草,還是王羲之、智永的今草,以及傳為張旭的《古詩四帖》狂草,草法都用三橫。仔細看一看,《古詩四帖》是簡單的三橫,王羲之和智永三橫不一樣,第一橫縮小為點,整個「豆」草化後看起來像「之」字。《古詩四帖》線條類似篆書,他力度很大但形态簡單,王羲之和智永線條類似真書點畫,用筆豐富多變。
豐
但把「豆」寫成三橫,并非可以通用。如「豐」字,下面是「豆」,王羲之《十七帖》下面隻寫兩橫,可能是鐵圍化勢的快寫,如果寫三橫,那是「無」字,差别就是多一橫。《十七帖》有八個「無」字,有七個中間繞了一圈,這樣寫比較容易區分,不會和「豐」混淆。懷素《聖母帖》有一個「豐」,寫了兩橫之後,回頭再補一橫,完全不必要。
頭
知道了「豆」的寫法,回來說「頭」字的草化。如果左右都用三橫,就會得到這樣一個字,很像八卦中的坤卦,沒有人覺得這就是「頭」字,而且左邊用三橫,會和「須」字相混。宋代一些文人寫「頭」,左邊第三橫用移位,如黃庭堅、葉夢得的「頭」,跟「須」字分清楚了。這種寫法,可能來之于用逆時針一圈,圍中間的「口」,逐漸發展為奮筆勢兩開半,一次移位。
黃庭堅、葉夢得寫的是今草,那「頭」字章草怎麼寫?皇象《急就章》這個字損壞了,趙孟俯、鄧文原是這樣寫的,左邊是「工」,右旁是「人」,幾乎就是「改」字。趙孟俯另一次寫《急就章》,「頭」字左邊用一豎,右旁省為交争勢,很像「日」字,高二适取勢也相同。高先生說這寫法源于漢簡,但漢簡隻是民間草字,各種奇怪的〔「頭」字〕寫法差不多近二十種,不足以為憑。我在「草書釋讀」一開始就說過,我講的是整理過的草字,也就是經典作品中的寫法。至于民間那些寫法,隻是參考,很多不規範的寫法,後來都淘汰了。這就像我們今天,民間也有大量草寫,語文老師往往當作錯别字,一律扣分。
頤
頤和園的「頤」字,左邊是當「正」字來寫的,漢碑中如「姬」字,也會寫「女」字旁加一個「正」。「正」的寫法,漢隸中間演化為兩點,跟《急就章》「頤」左邊寫法一樣。章草和漢隸,我想是互相影響的,很難說誰先誰後。
今草「正」,中間隻用一點,或者一橫,所以今草「頤」,左邊「正」也隻用一點。右旁的「頁」,王羲之用曲鈎勢加交争勢,這樣取勢在皇象《急就章》中也有,可留意。
頓
「頓」,左邊是「屯」,右旁是「頁」。小篆「頓」左邊的「屯」,有弧線似玉函勢,在隸書中拉直了,《乙瑛碑》就有這個寫法。其後真書如鐘繇、智永和顔真卿都承隸書寫法,行書如王羲之《喪亂帖》也是這樣寫的。
所以「頓」這個字草化,左邊與隸書、行書、真書一樣,右旁「頁」取三橫奮筆勢。裹束時,把「屯」的下面一橫,交給右旁,剩下的就是挑土勢,而右旁還是奮筆勢,這是第二次組織筆勢,完成新的寫法。智永《千字文》關中本的「頓」,兩個筆勢非常清楚,墨迹本比較花巧,其實隻是把筆鋒軌迹表現在紙上而已。
頓首
古人信函中經常寫「頓首」兩個字,以表敬意。這兩個字如果連寫,就會出現來來回回的路程,我在第六課草書規則講過,要力求避免這樣走法,簡單點說,可以把線條拉直些,「頓首」兩字最後合起來了,可說成為一個符号。
這裡是前人各種各樣的「頓首」,用于自己簽名之下。今天就講這些,感謝各位聽我講課,黃簡頓首,頓首。
本節要點:
· 人體-首:道。
· 人體-頁:領、順、須、頭、頤、頓。
· 器具-豆:短、壹、登、豐。
複習思考:
· 顔、颠、頰、項這四個字各表示頭上什麼部位?草書怎樣寫?
· 試用草書寫《禮記》這句話:「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