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的字型來源于斧頭,是武力的象征,也是男權的象征。當“王”成為部落首領的代稱時,标志着這個部落完成了從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的轉變。
母系氏族的首領“後”,成為了王的配偶。“後”的含義是生殖,從人從子。在母系社會中,首領都是子女衆多的母親,因而稱之為“後”。
随着社會生産力的發展,男性因為更加适應狩獵、遊牧和農耕,同時也有利于吸收并團結外來人口,因而獲得了部落的主導地位,但是在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後”仍然具有很高的政治地位,或者說在相當長一段時間裡是王後并尊的。傳說中的“後羿射日”中,“後”就是“羿”的尊稱,表明他是一個部落的首領,甚至可能是一個女首領。婦好是商王武丁的“後”,生活在公元前12世紀左右。從挖掘出來的婦好墓和相關的甲骨文看,婦好不僅僅能夠領兵作戰,而且能夠主持祭祀,同時擁有獨立的封地和軍隊。可見至少在武丁時期,“後”仍然具有很強的獨立性。但是到了周朝,這種情況就完全不存在了。
“後”與表示方位的“後”簡化合并,是簡化字的一個失誤。因為二者實在是意義相差太遠太遠了。後,居于後宮,可能是唯一的交集了。
“王”作為聲旁時,多表示自由而不受拘束,非常具有王的氣質。如旺,表示陽光強烈;如汪,表示水域深廣;如狂,表示不受控制的狗;如枉,表示随意生長的樹,衍生為彎曲,再衍生為不公正。
因為“王”的字型規整,所以有一些含有王的字,其實和王沒有什麼關系,僅僅是因為漢字的字型要求。比如望,其實下面是“壬”表示登高的意思;“亡”是聲符,表示遠的含義。比如“皇”,是燈的形狀,“王”是燈座,“白”是燈焰。還有一些是玉的簡寫,比如王字旁,完全與“王”無關。
王,是部落首領,所以王姓源于部落首領後裔的自稱。第一個淵源是來自于商代的比幹,子姓。比幹是殷纣王的叔父,因屢次勸谏纣王,被剖心而死。比幹被殺後,葬在當時的國都朝歌(今河南衛輝)附近,他的子孫世代為他守陵,同時為了紀念他,便改稱王氏(汲郡王氏),世代相傳至今。
更多的王姓是姬姓的後裔,可考證的有周平王太孫赤之後(臨猗王氏),周靈王姬洩心的太子晉之後(王翦、琅琊王氏、太原王氏),周文王第十五子畢公姬高的後裔(由魏姓而再轉,蘭陵王氏)、西周桓公姬揭之後人(洛陽王城王氏)、春秋時期燕太子丹玄孫姬嘉的後裔(北京王氏、薊縣王氏)。
帝舜的後代妫滿被封于陳,史稱陳胡公,至陳完在齊國任官後,改為田氏。秦滅齊後,齊王後裔田義,為避仇家,改姓王氏,史稱“元城王氏(大宗)”,世居河北大名梓縣。這支王姓以北海和青州為郡望,新朝的開國皇帝王莽就源自此支王氏。分支另有:北海王氏(小宗)等。
王氏最早的發祥地應在今河南北部的衛輝一帶,并以山西、山東、河南為其繁衍地區。到了東漢末年王氏得到了迅速發展,出現了太原、琅邪兩大郡望,但仍以中原地區為中心。西晉時講究土族門第,王氏被列為北方四大士族(崔、盧、王、謝)之一。這種狀況一直延續到隋唐。魏晉南北朝時期,五胡亂華,少數民族入主中原,而琅琊王氏的後裔王導和王敦兄弟輔佐司馬睿建立東晉,時稱“王與(司)馬共天下”,王氏的政治地位達到了頂峰。至今,王氏遍及國内外,可能是中國的第一大姓氏。
福建、台灣的王氏一般尊五代時期的王審知(862年—925年12月30日)為始祖。王審知是河南固始人,屬琅琊王氏。王審知出身貧苦,早年加入王緒起義,随軍轉戰福建。先攻取泉州,以泉州為根據地,招懷離散,均賦練兵。後攻下福州,逐步統一福建。乾甯四年(897年),兄長王潮去世後,繼任威武軍節度使、福建觀察使,加任檢校太保、同平章事,受封琅琊郡王。在位之時,選賢任能,減省刑法,減輕徭役,降低稅收,讓百姓得以休養生息,促進福建的經濟和文化發展。盡量避免戰争,并與中原王朝保持朝貢關系。
後唐同光三年(925年),王審知去世,終年六十四歲,谥号忠懿。次子王延鈞稱帝後,追贈昭武孝皇帝,廟号太祖。憑借治理福建發展的貢獻,後世尊稱“開閩尊王”、“開閩聖王”、“忠惠尊王”。
王姓建立了:新、趙漢、齊、燕、鄭、趙、前蜀、北平、閩、蜀、安陽、高麗等地方政權,共出了151位宰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