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上有一個現象:淩晨三點清潔工已經開始上班;四五點早餐店老闆開始營業;七八點寫字樓上班的人開始擠公交或地鐵……
他們每一個人都在拼命地工作,但忙碌一天後,除了一身疲憊的身體,卻沒有什麼收獲感和成就感,想要有所作為更是難上加難。
古往今來,成大事需要具備很多的條件。曾國潘成為晚清重臣,靠的是讀書與自省;馬雲創建阿裡巴巴,是因為他有敏銳的商業意識和善于抓住機會。
可以看到成大事的人往往靠的不是拼命,而且懂得一些人生道理,當人們具備了這些條件,定能成事。如果隻是埋頭苦幹,沒清晰的方向,人隻會在原地踏步。
當一個人想要成就一番事業,就需要具備一些特征,懂得一些人生鐵律,而《易經》一書早已道出了人生中的這些規律,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01物極必反
《易經》把世界分為“陰”和“陽”兩極。世界萬物千變萬化,都基于陰和陽,它們從簡到繁,循序漸進,衍生萬物。
也就是說,這個世界上無論任何事物的發展都是遵循陰陽變化規律,不按照這個規律進行,必然會有災害。《易經》所說的“物極必反”也是這個道理,一件事發展到極端,必定會向相反的方向轉化。
在生活中,我們做事也是一樣,每個階段應該做這個階段應該做的事情。例如:你是一個剛畢業的學生,就不要想着立馬就有房有車,事業有成。你首先得找到自己的方向,再多學習累積經驗,一步步摸索,努力獲得進步。當你達到一定的高度時,你要的東西自然就會得到。
一個想要成就大事的人,一定要懂得“物極必反”的道理。世間萬物有得必有失,凡事過度,必将本末倒置,得不償失。要想成大事就不要為了追逐名利而迷失自我,也不要為追求成功而铤而走險,讓自己墜入深淵。
02厚德載物
《易經》有句話:“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這裡的上半句是強調不斷奮鬥,而下半句就是告訴世人:大地氣勢厚實和順,君子也應該增厚自己的美德,容載萬物。
為什麼一個人要擁有良好的品德呢?因為“德不配位,必有災殃”,一個人的德與自己所處的地位不匹配時,那麼他一定會面臨種種的苦難。
例如:在生活中,如果讓一個剛畢業的學生立馬跑去創業,那麼他失敗的概率高達百分之八十,因為剛畢業的學生對社會還未有很清晰的認識,而商場如戰場,少不了一番搏鬥,相對于經驗豐富的社會人,他們就像沒有武器的士兵,隻能任人宰割。
相反,如果一個人在商場上摸爬滾打了很多年,有了一定的社會經驗,再加上他本身擁有強大的意志力,不怕失敗的勇敢,一定會成功的決心,那麼他成就大事的幾率就會高很多。
現實告訴我們,一個人有多大的能耐就做多大的事,不要想着做超越自己能力範圍的事,擁有不匹配自己品德的社會地位,就會惹禍招殃。
一個人的品德,要與這個人的權力、聲望達成平衡,但凡有一方多一點就會導緻這個天平傾斜,就能讓這個人毀滅。
03言而有信
《易經》比卦說:“初六,有孚,比之,無咎。”其中的“有孚”,就是有信的意思。
俗話說:“人無信,則不立。”大意是,一個人不講信用,就不能立足于世。也就是說,一個人的信譽就是這個人最好的名片。
春秋時期思想家,儒家學派的重要代表人物曾子,被世人尊為“宗聖”,為孔廟的四配之一,僅次于“複聖”顔淵。他就是一個十分講信任的人。《曾子殺豬》的故事被後人廣為傳頌。
有一次,曾子的妻子上街,他們的兒子要跟着去,于是母親就哄騙兒子:“如果不跟着媽媽去,我回家就殺一頭豬給你吃。”
後來,曾子妻子一回家,曾子就要準備殺豬,妻子阻止他殺豬并說:“我說殺豬吃隻是我對孩子的戲言,你不要當真啊!”
曾子卻說:“小孩子是不能欺騙的,作為母親你說話要算數,否則以後他就不再相信你所說的話了。”
最後,曾子還是兌現了妻子的諾言,把豬殺了煮豬肉給兒子吃。
曾子用自己的行動教育孩子做人要誠實,言而有信,不要欺騙他人。這一做法值得廣大父母深思,因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的行為會直接影響到孩子的認知。
同理,在生活中,如果一個人沒有誠信,他的朋友肯定都不會信任他,也不會有人想與他親近或者共事,因為他讓人感到虛假;
在社會上,一個人缺乏誠信的話,無論做什麼都會處處碰壁,甚至沒有一家公司願意讓他去做事,因為别人隻會覺得這個人不靠譜,無法信任他。
誠信可赢天下,想要成就一番事業,就一定要言而守信。因為一個人隻有言而有信,才會得到别人的信任,别人才會願意敞開心扉與你交朋友,工作上,才會有人去相信你工作的能力,願意和你合作,讓你的事業更上一層樓。
以上就是《易經》中的三條規律,掌握了它們,有助于邁向成功。其實,并不一定是成大事者才需要具備,這些道理運用到生活中,同樣能讓你在人生中少走很多的彎路,減少不必要的災難。
作者:千面略懂先生
家事國事天下事,略知一二;煩心憂心玻璃心,開解三四。
人有千面,物有萬象,冰山一角之下的世界才是暗流湧動的真實世界,人生需要看透假象的慧眼。
千面略懂先生每天帶你一起識破生活假象,化解人生迷局。
所有圖片均來自網絡,隻是臨時作為文字輔助作用,絕對不會用于商業用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