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袍的由來
旗袍原是我國滿洲旗人婦女的服裝,并随清朝建立引入中原。起初式樣寬大、平直、衣長至足。在繡花紅緞的旗袍上,領、襟、袖口的邊緣都鑲有寬邊。20世紀20年代末期,式樣有了改變,衣長縮短到膝下。到了20世紀30年代,旗袍盛行,成為女子最時髦的服裝。式樣也各異,領有高有低,袖子也時長時短,衣長有下擺至曳地的,也有短過膝的。20世紀40年代的旗袍大都不要袖子,衣長縮短,領子減低,穿起來輕便合體。
改革開放後,随着時代的發展、生活方式和人們審美觀念的變化,旗袍又回到人們的生活之中。現在的旗袍,式樣色料愈加豐富多彩。有的也與裙子、馬甲等其他服裝樣式組配或融合,更富有現代氣息。
圖片來源于網絡
溫馨提示:推廣内容如有侵權請您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将第一時間處理或删除。
編輯:丁潤龍 劉佳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