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玲惡搞了花木蘭,現在出來道歉了,可以說這就是中國式道歉。
那麼曆史上的花木蘭究竟是什麼樣的呢?她是女英雄,還是民族英雄呢?
毫無疑問是前者,而不是後者。小夥伴們可能要問為什麼,逗比魚隻能帶大家重新溫習一下著名的木蘭辭
唧唧複唧唧,木蘭當戶織。不聞機杼聲,惟聞女歎息。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女亦無所思,女亦無所憶。昨夜見軍帖,可汗大點兵。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願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征。
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鞯,南市買辔頭,北市買長鞭。旦辭爺娘去,暮宿黃河邊。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旦辭黃河去,暮至黑山頭。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燕山胡騎鳴啾啾。
萬裡赴戎機,關山度若飛。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将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歸來見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勳十二轉,賞賜百千強。可汗問所欲,木蘭不用尚書郎,願馳千裡足,送兒還故鄉。
爺娘聞女來,出郭相扶将;阿姊聞妹來,當戶理紅妝;小弟聞姊來,磨刀霍霍向豬羊。開我東閣門,坐我西閣床。脫我戰時袍,著我舊時裳。當窗理雲鬓,對鏡帖花黃。出門看火伴,火伴皆驚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
北魏人是看不起柔然的,為什麼呢?因為柔然以往是順服于鮮卑族的,後來曾經一度歸附于匈奴,但總體還是很害怕鮮卑的。拓跋珪稱魏後,于391年(北魏登國六年)向柔然發動進攻,匹候跋和缊纥提率部降魏。402年,社侖建立柔然汗國,北魏對柔然采取“讨伐”方針,以解除北邊威脅,統一大漠南北及掠奪财富。所以在80來年中,柔然南擾和北魏北襲均達20餘次。
北魏太武帝拓跋焘認為柔然智力低下,敗多勝少,嘲諷他們是不會思考的蟲子,并下令全國軍民對柔然侮辱性的改稱“蠕蠕”。可以看得出來,北魏與柔然之間的戰争隻是北方政權和領土間的戰役,而北魏對柔然的蔑視可以看出,他們根本也沒有把柔然放在眼裡。
北魏始光元年(424)八月,柔然可汗大檀(即牟汗纥升蓋可汗)聞北魏明元帝拓跋嗣去世,率6萬騎攻入北魏雲中(今和林格爾西北),殺掠吏民,攻陷北魏故都盛樂,包圍了雲中城。
次年十月,北魏大舉征讨柔然,分兵五道并進,越大漠擊之,柔然驚駭北逃。
拓跋焘決定留太尉長孫嵩、衛尉樓伏連鎮守京都;命司徒長孫翰領兵由西道向大娥山,自率軍由東道向黑山(今内蒙古巴林右旗北罕山),越過大漠,合擊柔然可汗庭(今蒙古國哈爾和林西北)。這一次的戰役,不再是防衛戰,而是北魏攻打柔然的一場戰役,戰役攻打到柔然汗國,民畜四散。
這裡出現的黑山,也在《木蘭辭》中出現,與辭一緻。
花木蘭最有可能的就是參加的這場戰争,而這場戰争的性質并不是保衛戰。當然,對于北魏來說,這是一場空前浩大的北伐柔然戰。她是鮮卑北魏的女英雄,但從現在看來,不能算是民族英雄,因為如今的中國融合了各個民族。根據唐朝追封花木蘭為“孝烈将軍”一說,我們隻能說因為唐朝的李家從李世民開始也是漢族與鮮卑的混血,鮮卑對唐來說,也算是一半親,所以稱呼打擊柔然的花木蘭是民族英雄也屬正常。
那麼如果不是北魏的話,東西魏可能嗎?
東西魏
也有可能,原因是柔然在東西魏的時候經常南下。為什麼南下?因為北魏分裂成東西魏,常年互打,柔然經常被兩國喊下來聯盟,于是柔然就南下。所以,東西魏與柔然之間的戰争,更多的搶地盤戰争。
北齊,北周
柔然隻存在到6世紀左右,自兩位可汗被西魏殺害之後,四散投降于突厥與契丹。
隋唐
至于史學界另一種猜測是花木蘭是隋朝的人,是源于《隋唐演義》,書上說隋恭帝義甯年間,突厥犯邊,木蘭女扮男裝,代父從軍,征戰疆場多載,屢建功勳。後與窦線娘交戰被擒,線娘驗明她女性身份,與之結為姐妹。窦建德兵敗,線娘請花木蘭送信給羅成,木蘭途中回鄉探望父母,不巧被可汗得知花英雄為女兒身,要招其入宮。花木蘭将書信交于妹妹花又蘭,托她代為送信後自刎身亡。
可這裡有問題,隋朝是唐朝的前朝,唐朝很難會去追封隋朝的英雄為自家的将軍。另外,隋朝與唐朝都不是可汗,隋恭帝隻活到15歲。所以說,這隻能是小說的美好羅曼史。
不管怎麼說,無論花木蘭參加的是哪場戰争,作為一個女人,哪怕是一個傳說,她都是一個英雄。隻是,是否是民族英雄,作為融合了五十六個民族的中國而言,應該早已抛卻了狹義的民族想法。
喜歡逗比魚的,可以訂閱逗比魚的大千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