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十四節氣中,既是節氣又是節日的,就是清明這一天。每個節日都有自己的傳統,而祭祖掃墓是清明節最重要的傳統形式之一。人們會在清明前後上墳掃墓,鏟除雜草,放上貢品和鮮花,焚香禱祝,以寄托對先人的懷念。凡是傳統皆有講究,所以在清明前後常聽老一輩說“清明上墳有大忌,犯了禁忌惹晦氣”,尤其是掃墓時有“3不燒”的說法,看看你知不知道。
一不燒——活人的照片衣物
很多長輩都知道,上墳燒紙的時候會習慣性地燒一些逝者的衣物,照片或生活用品,可能是為了避免生者看到後傷心,所以逝者生前的物品基本上都是燒掉處理的。但如今在世活人的照片和衣物是萬萬不能燒的,這個是非常不吉利的做法,所以切忌燒毀在世之人的物品。
二不燒——二次紙
不燒二紙指的并不是什麼特殊材質的紙,而是燒紙時避諱半途離場,燒紙要一次燒完,不能燒第二次。尤其是一家人一起去上墳的時候,不能有什麼“你先燒我後燒”的說法,燒二紙意味着家庭不和諧,所以這種是要是在上墳的時候發生,是對死者的不尊重,也是很不吉利的。
三不燒——不在晚上燒紙
清明節,上元節和寒衣節,被稱為“民間三大鬼節”,古人認為在清明這一天,是陰陽界限最弱的一天,因此在三大鬼節當中,清明節這一天要尤其防止人鬼相沖,所以祭祀掃墓盡量安排在白天,這樣就有充足的時間在完成事情之後早些回家,也盡量保證在太陽落山之後不出門。
一不談——不跟孩子談論
最後一點,盡量不要跟孩子們談論掃墓有關的事情。一是孩子年齡太小,對于尊重,亦或敬畏的感情沒有太強的概念,也沒有什麼體會,所以在掃墓的時候可能會做出一些不合禮節,沖撞逝者的事情,其次小朋友的心智不太成熟,如果跟他們講太多關于鬼神之類的事情,可能對他們的三觀産生負面的影響,所以無論從傳統角度還是科學角度,都不要跟孩子們去談論掃墓上墳的一些事情。
小小說——
不論是古代的祭祖儀式,還是現代的上墳掃墓,都是我們後人來寄托悼念,表達敬畏的一種方式。記得之前看過一個動畫電影《尋夢環遊記》,講述的就是死亡和分離的故事,我們如今的祭祀掃墓,在家中供奉逝者的遺像都是牽引家人回家的通道,駐留的記憶是保持亡靈存續的神力,祭奠和保持懷念成了我們與逝者之間最牢固地連接。
各位食友們,關于清明節的習俗你還知道哪些呢?歡迎留言分享。食材有性格,小小有工坊,每日更新最in的美食做法與美食趣聞跟朋友們分享(本文為小小美食工坊的圖文原創,禁止轉載,抄襲必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