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胃腸病
昨天中午午休,在醫院花園裡溜達,赫然發現一株香樟樹下,竟然有一叢嫩綠的小蔥。
看起來很像常見的雜草,細細看形态卻和普通的大蔥沒什麼兩樣,隻不過袖珍些罷了。
拔出來嘗嘗味道,和家蔥沒什麼兩樣,蔥味似乎更為濃烈,像南方的香蔥。
這東西小時候很熟悉,長大了,進了城,就漸漸地見得少了,不想在醫院花園居然能夠看到,也是一個小小的驚喜。
這種小蔥,在我們家鄉叫做“宅蒜”、野蔥,在荒地裡,墓地、河邊、路邊幾乎随處可見。
小時候和小夥伴們玩耍,經常拔掉吃下面的鱗莖,辣辣的,似乎還帶點苦味。
還時常挖回家讓媽媽做菜吃,炒雞蛋、清炒、燒湯、涼拌,包餃子、或者作為調料,都可以。
後來學了醫,才知道這原來還是一味很好的草藥。
它的這種鱗莖,加工炮制後,就是我們藥房裡的一味常用藥——薤白。
薤,讀作xie,是百合科植物,别名叫藠頭、薙頭、小蒜、薤白頭、野蒜、野韭、宅蒜等,全國各地都有野生或栽培。
它的鱗莖,在夏、秋二季采挖,洗淨,除去須根,蒸透或置沸水中燙透,曬幹,就叫薤白。
中藥飲片薤白
薤白的功用,最早見于《神農本草經》,說它“主金瘡瘡敗”;
《嶺南采藥錄》也有治“金瘡”的描述:“和生鹽搗爛敷瘡。被鐵針傷,留鐵鏽于肌肉,敷之可以吸出。”唐代食醫孟诜認為薤白“安魂魄”;
《儀禮·士相見禮》中也說:“蔥薤之屬,食之止卧。”
魏文帝亦有“夜夜不能寐,棄捐蔥與薤”的詩句。
薤白花
經過曆代醫家經驗總結,認為:薤白味微苦,辛,性溫熱,入肺、大腸經。
具有通陽散結,理氣寬胸之功效,被作為治療胸痹(心髒病)的要藥。
像治療喘息、咳唾、胸背痛的瓜蒌薤白半夏白酒湯,治療胸痹、心中痞滿的枳實薤白桂枝湯,治療心痛徹背的瓜萎薤白半夏湯,都是以薤白為主藥。
尤其是瓜蒌薤白半夏白酒湯,針對胸部悶痛、甚至胸痛徹背、喘息咳唾、短氣、舌苔白膩、脈沉弦或緊這些症狀有非常好的治療作用。
在現代廣泛用于治療冠心病、心絞痛、非化膿性肋軟骨炎、肋間神經痛、慢性支氣管炎等屬胸陽不振,痰阻氣滞者,效果非常不錯。
現代醫學研究證明,薤白還有以下藥理作用:
降血脂和抗動脈粥樣硬化、抑制血小闆聚集和抗栓、抑菌抗菌、止痛(比如心絞痛)等等。
除了作為一味常用藥材,它還是一個很好的食材。
無論是做為調味品,還是作為原料菜,都是不錯的選擇。
中老年人和有冠心病的人,不妨時常做菜來吃,也可以配合三七等藥;炖湯、包餃子、做包子均可;
至今,媽媽當年做的薤白餡的餃子,我還回味猶新。
趁着春光明媚,周末出遊,不妨注意你的腳下,能采回一把薤白,為家人做一個小菜,一定是一件非常開心、浪漫的事。
食用禁忌
一般認為這是一個藥食兩用的藥材,和家常的蔥蒜沒有太大的區别;
隻不過性味辛溫偏熱,體虛發熱、胃腸實熱者不宜服用,有胃酸過多、燒心、胃痛等胃炎或消化性潰瘍者,不宜食用。
普通人酌量食用,沒有太多的禁忌。
隻是采集時候要注意鑒别,拿準了才能吃,不要随便食用!
#醫師報超能團#
#超能健康團#
#健康科普排位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