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分黨的銷量究竟有多驚人?八大成分銷售數據又是如何?這次我們用實實在在的數據帶你看完成分黨的最新銷售趨勢。
▶ 正 文 ◀
随着消費者對化妝品的需求越來越多樣,曾經的“洗腦式”營銷方式逐漸被遺棄,越來越多的化妝品将品牌故事作為宣傳亮點,其中,最吸引人的故事之一無非是近幾個月大火的成分黨。
在成分黨成為所有消費者和品牌口中炙手可熱的新星之際,聚美麗也對成分黨進行過多次分析,具體請查看此前成分黨系列文章。
本篇文章将時下最火的八大成分的最新數據收集起來,為您帶來成分黨的數據梳理報告(本文數據均以2018年6月到2019年2月間的淘寶、天貓兩大平台的品牌銷售數據為基礎,全部數據由MeasureChina提供)。
一. 八大成分的櫥窗數和銷售額對比/排名
以去年6月開始到今年2月為止的數據為例,在八大成分中,以玻尿酸為主要宣傳成分的産品整體銷售額較高,并且比排名第二的氨基酸高出一倍以上。
除此之外,比較明顯的是,整體銷量位列前三的玻尿酸、氨基酸和煙酰胺總體銷售額相對較大,并且它們的總和幾乎是其他5個成分銷量之和的5倍以上。
而在商品櫥窗數中,玻尿酸的領先仍然是十分明顯的。
二.八大成分的品牌銷售額排名(前五)以及品牌占比
☞No.1 玻尿酸
銷量第一品牌:wis
在玻尿酸成分人氣和銷售額整體都偏高的情況下,人氣品牌産品也相對較多,譬如wis的玻尿酸精華、A.H.C的玻尿酸水乳等等。
玻尿酸品類中銷售額位列前五的品牌,根據各自的占比來看,相差并不是非常大。排名第一的wis也隻比排在第二位的A.H.C高出4%。
wis是品牌方聯合瑞士知名原料科研供應商RAHN集團共創的成分護膚品牌,品牌成分均取材于優質原料産地瑞士。
4月2日,wis還宣布與全球知名的化妝品功能性原料生産企業德之馨(Symrise)合作,旨在生産出更适合敏感肌的産品。
從去年6月開始,wis品牌的整體銷售額雖然有所波動,但整體月均銷售額比較穩定。
玻尿酸成分下各品類占比(2018年6月到2019年2月):
在整體銷售額較高的情況下,以玻尿酸為主要成分的基礎護膚和面膜産品銷售額占絕大部分,并且兩者數額比較接近。
☞No.2 氨基酸
銷量第一品牌:Elta MD
整體銷售額雖然不到玻尿酸的一半,但氨基酸成分依然因為整體人氣較高的原因,前五品牌的占比相差也不是特别大。
但相比排名第一玻尿酸和排名第三的煙酰胺來說,氨基酸第4名和第5名品牌占比相對少很多。
Elta MD作為美國專業護膚品牌,是美國很多皮膚科的醫生會給正在進行皮膚治療的人推薦的品牌。
這個以防曬出名的品牌,還擁有一款明星産品——氨基酸泡沫潔面,也受到全球很多美妝博主青睐。
Elta MD的整體銷售額自6月以來變動也不劇烈,雖然9月開始相對有所下降,但從11月開始又開始了上升。
氨基酸成分下各品類占比(2018年6月到2019年2月):
相比其他成分的潔面/卸妝品類,氨基酸成分的該品類銷售額占絕對優勢,在對比中,基礎底妝和彩妝品類幾乎不可見。
☞No.3 煙酰胺
銷量前二品牌:USIII&韓瑟
煙酰胺品類中,排名前二的USIII和韓瑟兩個品牌都以煙酰胺黃金精華液的銷售為主,并且兩個品牌的基本包裝十分相似。
在去年第一季度,韓國品牌思膚秀的單品24K黃金安瓶精華熱賣,USIII通過生産類似單品,加上價格優勢,獲得了很多支持。
△從左到右依次為思膚秀産品、USIII産品和韓瑟産品
而USIII和韓瑟這兩個品牌自去年6月開始(韓瑟相關銷售數據為去年7月開始監測),在今年2月之前的銷售額波動趨勢也比較相似,在去年11月前基本以增長為主。
煙酰胺成分下各品類占比(2018年6月到2019年2月):
在煙酰胺品類下,基礎護膚品類幾乎是一枝獨秀,與其他品類懸殊較大,就連位列第二的面膜品類都與其相差近10倍。
☞No.4 寡肽
銷量第一品牌:HomeFacialPro
相比銷售額上十億的玻尿酸、氨基酸和煙酰胺來說,寡肽的整體銷售額明顯下降,甚至不到排名第三的1/3。而也因為這樣,在寡肽成分中,銷量第一的HomeFacialPro占比非常明顯,達到49%。
HomeFacialPro的更多信息請查看《以OLAY/HFP/薇諾娜為例,談成分黨品牌兩大核心能力 | 六問成分黨③》。這個由廣州蛋殼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與日本實驗室合作研發的護膚品牌,通過優質的營銷和符合潮流的産品設計獲得了不少消費者的支持。
☞No.5 神經酰胺
銷量第一品牌:FaymoCa
在神經酰胺成分下,銷售額前五的品牌整體占比差别雖然沒有寡肽明顯,但排名第一的FaymoCa仍然占到了42%。
FaymoCa作為社交網站中的網紅品牌,神經酰胺清爽保濕面霜、神經酰胺原液是其人氣産品代表。該品牌以成分和性冷淡的設計吸引衆多消費者,産品也相對平價,以抖音、小紅書等社交平台為主進行宣傳。
FaymoCa自8月能夠檢測到相關銷售數據之後,當月的銷量拔高,但之後整體銷售額處于下降趨勢。
☞No.6 多肽
銷量第一品牌:HKH
在多肽成分中,排名第一的品牌HKH占據前五個品牌整體的銷售額比較大的部分,達到62%,比排名第二的BAUO多出近整體的50%。
HKH由醫學博士Henri在1845年法國巴黎創立,在宣傳中主要采用一些法國貴族使用品牌等等概念。多肽,也是該品牌的第三代傳承人Boris重點研究的成分,因此HKH的多肽産品屬于品牌的主打産品之一。
但該品牌的高銷售額,主要因其踩準了消費者的消費心理。通過在淘寶的官網旗艦店進行銷售定價較高的産品,但是附有一些低價(譬如1毛錢)購買優惠券窗口,使用優惠券後産品價格相差巨大,導緻品牌的銷量比較驚人。
△HKH品牌相關優惠券的淘寶櫥窗
寡肽、神經酰胺、多肽成分下各品類占比(2018年6月到2019年2月):
在寡肽、神經酰胺、多肽成分下,基礎護膚品類都占據了整體銷售額的大頭,而其次都是面膜品類。
雖然寡肽成分的基礎護膚品類相對較多,但面膜品類神經酰胺在三個成分中更占優勢,從10月開始,其銷售額也處于逐漸上升狀态。
神經酰胺成分下男士化妝品目前能監測到的銷售數據還是比較少,隻在今年1月和2月監測到少量。
從整體來看,這三個成分的基礎護膚品類總銷售額都呈現上升趨勢。
寡肽成分中,基礎護膚品類自10月開始,增勢比較明顯,并仍在持續增長中。多肽成分的銷售額在去年下半年一直呈現逐漸增長的趨勢,并且到12月為止,這半年間的增長比較明顯。而神經酰胺的基礎護膚品類自8月迅速增長之後,則一直維持相對穩定的銷售額區間。
☞No.7 咖啡因
銷量第一品牌:the ordinary
在咖啡因成分的品牌産品銷售額占比中,分别排名第1、2的the ordinary和origins兩個品牌幾乎把前五所有銷售額瓜分,并且the ordinary優勢明顯,占據整體的65%的銷售額。
the ordinary的産品以成分命名,主打的是簡單有效的成分,包括透明質酸鈉、煙酰胺、A醇等。
在去年,the ordinary也因為社交營銷的成功迅速走紅。自8月能夠檢測到銷售數據以來,the ordinary整體呈上升趨勢。更多品牌信息請查看《有個“愛作妖”的創始人,它是怎麼被雅詩蘭黛看上的?》
相比從6月開始一直保持穩定增長的基礎護膚品類,咖啡因彩妝品類的增長更加戲劇性。從剛開始在較低的數額開始逐步增長,到12月當月實現暴漲後,居高不下。并且,12月當月的銷量更達到11月的10倍以上。
☞No.8 茶多酚
銷量第一品牌:Replenix
Replenix品牌由美國Topix Pharmaceuticals公司孵化,其創始人Shaffer父子均為工程師,屬于技術流創業的典型。該公司旗下産品基本在美國高端皮膚科診所、美容醫院以及頂級SPA館等場所被推薦使用。
該品牌的專業度為其在演藝圈以及美妝KOL的圈子内的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并因此在美國獲得了不少人氣。美國著名皮膚科醫生Leslie Baumann也推薦過其産品,并且很多好萊塢明星也都是Replenix的粉絲。
該品牌自去年11月開始,銷售額也實現了大幅增長。
咖啡因、茶多酚成分下各品類占比(2018年6月到2019年2月):
相比其他成分對比後幾乎看不見的情況,在咖啡因成分的各品類總銷售額對比中,有明顯增長的彩妝品類的銷售額也相對突出。
但在咖啡因品類中,男士化妝品的銷售數據極少,也是從去年12月開始能監測到極少量的銷售額。
而與之相反的是茶多酚的男士化妝品品類反而是所有成分中僅次于整體占絕對優勢的玻尿酸的。
以上就是小編整理的近期成分黨銷售報告,希望看完全篇的你能get到不一樣的成分黨,也歡迎留言和轉發~
注:MeasureChina是以AI技術為基礎,進行中國市場商業數據收集和分析的智能商務平台。MeasureChina通過每日在中國各大銷售平台整理和收集超千萬個商品的銷售數據和相關評價,并以尋求其相關關系為主要業務。同時,MeasureChina會提供實時數據平台和定期報告書,幫助在流通相關領域的行業人士提高工作效率。
制圖:糖糖責任編輯:木頭
—— 你應該會認真研讀的 ——
沖突界河與渡口:紅人為何兇猛?
紅人缺什麼?紅人想要什麼樣的産品
品牌如何選紅人:緯度、标準與指标
@夏天童鞋:新一代品牌打造的核心方法論
聚美麗從抖音官方帶回的美妝品牌投放秘笈
六問成分黨:成分黨是怎麼興起的?
成分黨KOL是怎麼樣的存在?
倩碧入局!現在做成分黨還來得及嗎?
化妝品做好社交内容營銷的兩大核心能力?
天花闆有多低,成分黨還有火多久?
卧底KOL,如何成功運營成分黨大号?
起底HomeFacialPro!2年10億爆紅是如何煉成的?
HomeFacialPro微信公衆号2016-2018年投放完全解析!
拆解HomeFacialPro!公衆号推廣策略大揭秘
《化妝品KOL營銷白皮書:評估方法與案例拆解》
開扒完美日記!為什麼說它領先HomeFacialPro 0.3個身位?
黃金20年|品牌打造新邏輯|新物種集體崛起
KOL登場|内容當道|跨境品牌風雲
新組織變革|孵化還是收購?|并購小敗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