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日淩晨,武漢大學發布訃告,著名化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武漢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張俐娜,因病醫治無效,于2020年10月17日20時在武漢逝世,享年80歲。
訃告稱,遵照張俐娜院士生前意願,張俐娜院士喪事從簡,不開追悼會。
據武漢大學官網介紹,張俐娜,中國科學院院士,教授,博士生導師。現為武漢大學化學與分子科學學院教授。1940年8月生于福建光澤。1963年畢業于武漢大學化學系,1985年赴大阪大學研究一年多。2011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
她緻力于高分子物理與天然高分子材料的基礎和應用研究,涉及高分子物化、農業化學、環境材料和生物學交叉學科,其成果的原始創新性以及學術價值和應用前景已在國内外産生較大影響。
張俐娜46歲開始踏入科研領域。2000年元月,60歲的張俐娜教授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資助,開始了與纖維素的死磕。
張俐娜的最大貢獻,是發明了一種神奇的溶劑——用尿素、氫氧化鈉和水作為溶劑,預冷至零下12℃,将極難溶解的纖維素放進去,一兩分鐘便化為粘液。這最大的好處便是,不會造成環境的污染。因為傳統溶解纖維素的方式是靠高溫加熱,不僅成本高、能耗大、污染重。這個成果,被科學家們喻為“神話般故事”,張俐娜因此成為獲得“美國化學會安塞姆·佩恩獎”的第一位中國人。
張俐娜院士是武漢大學第一位女院士,緻力于原始創新科研,除了纖維素和甲殼素以外,還有人造絲和玻璃紙的生産新方法、多糖鍊構象及其構效關系等。
相關報道>>
記者曾多次采訪中國科學院院士、武漢大學教授張俐娜,她多次對記者說:“科研成果一定要轉化,要造福社會,造福人民;一個科學家首先應當愛自己的國家;每一次站在國際學術講台上,我都為自己是一個中國人而驕傲。”
46歲,首次有了科研方向
對于張俐娜來說,科研注定是一條格外艱難的路。1963年,她大學畢業,沒能留在武漢大學任教,而是分配到北京鐵道科學研究院。1973年,曆盡千辛萬苦後,張俐娜調入武漢大學化學系高分子教研室任教,開始了一個新的征程。後來,我國著名高分子科學家錢人元先生推薦她獲得日本學術振興協會獎學金(JSPS),在日本作為訪問學者進行高分子溶液理論研究。
1962年張俐娜(右一)與同學在武漢大學圖書館門前
1986年,張俐娜回國。此時,她已經46歲,但她第一次有了自己的科研方向,開始了關于可再生資源天然高分子新領域的研究。
彼時的中國還不富裕,能夠提供給張俐娜的科研條件相當有限,隻有一張桌子和一個實驗台,甚至試管和燒瓶等實驗必需的玻璃器皿都需要她自己去買。
但她克服一切困難,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利用生物質資源,通過“綠色”技術制造對環境友好的新材料上。
1988年張俐娜(右)指導本科生做實驗
拼搏12年破解世界難題
經過不斷努力,1993年,張俐娜創建了天然高分子與高分子物理科研組。2000年1月,已經是武漢大學化學系教授的她,開始纖維素新溶劑和材料的研究。這一年,她已經60歲。但她的科研生涯中最重要的一戰剛剛開始。
在世界上最常見的可再生資源當中,排名前兩位的分别是纖維素和甲殼素。前者主要來源于農業和林業廢棄物,如竹子、棉短絨、甘蔗渣等物;後者主要是蝦殼和蟹殼。纖維素和甲殼素都是永遠不會枯竭的原材料。然而,它們很難溶解也無法熔融加工,如何開發利用堪稱世界難題。
張俐娜團隊的成員日以繼夜、奮力拼搏12年,終于發現纖維素和甲殼素可以在水、尿素和氫氧化鈉的混合溶液裡低溫下溶解。他們創建了簡便易行的水溶劑低溫溶解方法以後,各式各樣新材料也相繼開發出來。這些源于大自然、帶有獨特性質的材料,為醫學領域帶來了全新希望。
2013年張俐娜(左)和杜予明榮獲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
以纖維素為例,她的團隊與武漢大學中南醫院和中國人民解放軍南部戰區總醫院合作,研究出一系列與醫學有關的新材料。他們将其制成氣凝膠,可為神經細胞提供良好的生長環境;又或是将其做成水凝膠,促進軟骨修複。在甲殼素方面,張俐娜團隊利用甲殼素可促進膠原蛋白和血管生成的作用,将其制成無紡布用于全創口修複,甚至還借助其輔助心肌細胞的生長。同時,她的團隊與華中科技大學國家光電實驗室合作研究出一系列新儲能材料,如鈉離子電池、鉀離子電池材料和超級電容器等,并證明它們在新能源領域具有應用前景。
科學家就是要解決被“卡脖子”難題
從46歲踏入科研領域以來,張俐娜不斷産出原創成果攻克國際難題,除了纖維素和甲殼素以外,還有人造絲和玻璃紙的生産新方法、多糖鍊構象及其構效關系等。
原始創新能力不足、創新成果轉化不足的現狀,一直令我國科學界和産業界如鲠在喉。對此,張俐娜認為,科研目标要選準,我們科學家就是要解決被卡脖子的技術難題,圍繞其開展原始創新研究。
盡管取得了出色的原創性科研成果,但張俐娜仍然認為還遠遠不夠。在她看來,科研成果隻有經由工程化,成為新的産品,并且為市場所接受,才真的具有價值。張俐娜獲獎的“水體系低溫溶解纖維素技術”,盡管被國際上評價為“纖維素加工技術的裡程碑”,然而産業化之路相當艱難。
2019年8月張俐娜(右一)指導研究生
張俐娜說,隻有打通各種潛在的瓶頸,科研成果向産業的轉化才能順暢進行;已經投入的資金,也才不至于因為科研成果被束之高閣而浪費掉。
張俐娜生長在一個書香世家,父親畢業于清華大學,後擔任江西師範大學圖書館館長,母親是一名中小學教師。“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愛家人”是她從小接受的教育在專注科研的同時,她并沒有忽視家庭。
她的丈夫是其大學學長,兩人一起前往日本留學,一起回國組建各自的科研團隊,一起蜚聲中外。張俐娜曾多次說:“我們兩個人風風雨雨半個多世紀,周遭的變化非常多非常大,唯一沒有變的是我們兩顆彼此信任、彼此相愛的心,惟願來生我們還做夫妻。”
大師遠去,榮光永存
沉痛悼念張俐娜院士
一路走好!
來源:湖北日報(記者文俊 )、武漢大學官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标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将及時更正、删除,謝謝。
來源: 荊楚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