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孩子快速開口表達自己? 很多時候我們帶孩子出去玩,每次見到熟人,我就讓孩子主動跟熟人打招呼,可是孩子就是躲在我後面不說話,弄的我很沒辦法,在家挺活潑的啊,一到親戚和外人面前就不說話,還總是躲在我們身後,讓我很不理解為什麼在家性格活潑開朗的孩子,一到家外,就蔫巴了,性格顯出十分内向,連招呼都不打,即便是認識的人也不肯打招呼;甚至被我督促着,仍金口難開,這令我很尴尬,隻好怪孩子:“你怎麼這麼沒禮貌?”最後我不得不以“這孩子害羞”敷衍過去,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讓孩子快速開口表達自己?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讓孩子快速開口表達自己
很多時候我們帶孩子出去玩,每次見到熟人,我就讓孩子主動跟熟人打招呼,可是孩子就是躲在我後面不說話,弄的我很沒辦法,在家挺活潑的啊,一到親戚和外人面前就不說話,還總是躲在我們身後,讓我很不理解。為什麼在家性格活潑開朗的孩子,一到家外,就蔫巴了,性格顯出十分内向,連招呼都不打,即便是認識的人也不肯打招呼;甚至被我督促着,仍金口難開,這令我很尴尬,隻好怪孩子:“你怎麼這麼沒禮貌?”最後我不得不以“這孩子害羞”敷衍過去。
其實,孩子對自己的評價依賴于成人,爸爸媽媽說他怎樣,孩子很自然地認為自己就是什麼樣子。相對于外向的孩子,害羞的寶寶往往缺乏自信,而當着孩子的面說他“害羞”,如同給他貼上了标簽,并深深植入其内心,這無疑幫他們為自己的行為找到依據,越發地讓他們回避和人打招呼。
我在一篇文章上看過這樣一段話:寶寶的成長是一個社會化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他們需要學會與人交往。所以,媽媽可以借助講故事、看圖畫書和在生活中的場景啟發孩子:熟人間打招呼是一種禮儀,表示一個人懂禮貌、有修養,是每個人都應該做的,它能使我們成為一個受歡迎的人;而且,打招呼之後,問候的和被問候的人都能感到愉快。
不過,教子的前提是“知子”。所以我就嘗試先問問孩子是怎麼想的,然後告訴他具體怎麼做。孩子說:“見到熟悉的人,我也想叫他們,可媽媽越說我就越害怕,還沒張開嘴,心就怦怦跳,最後就不敢說了。”
所以我就嘗試着再和熟人碰面時,表現出應有的熱情和友好,并不厭其煩地一次次把他們介紹給孩子、再把孩子介紹給他們。一段時間之後,我發現孩子孩子也想打招呼,卻又不知道如何開口,我又開始慢慢引導,幫他尋找方法,找到突破口。我告訴孩子,社交性問好的形式有很多,友好地看着對方的眼睛、微笑、握手、寒暄等等都行。我就鼓勵孩子先選擇最簡單的方式:微笑。如果寶寶做了,一定要表揚:“你會跟别人微笑了,媽媽真為你高興。微笑也是向别人問好的一種方式,以後長大了,你還能學會其他的方式呢!”又過了幾個月,我又見到同事或是熟人,我就對孩子說:“想想看,她是哪位阿姨?你應該對她說什麼呢?”引導發孩子說出“阿姨好!”如果孩子說了,即便聲音很小,我也會及時表揚,并鼓勵他:“媽媽相信你下次問阿姨好的時候聲音一定會比這次大,對不對?”以此給孩子增強信心。現在孩子再見到熟人,也會主動跟人打招呼了。
見面打招呼是一種社會性行為,社會性行為不像吃飯、睡覺等是天生獲得的行為,它必須經過學習。父母的熟人、朋友對于孩子來說,可能就是個陌生人或不熟悉的人;跟不熟悉的人打招呼是需要勇氣的。作為父母,當我們的孩子還沒有學會真正意義上的社會行為時,我們所要做的最有效的事情就是以身作則——做寶寶行為的榜樣,做給孩子看,在各種場合應該怎樣行動。也許即使看見父母的做法,孩子也不能把它立刻反應在自己的行為中;父母還需要耐心地等待,并加以正确引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