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的五大禁忌是啥?東北網雙鴨山5月12日訊 針灸是中醫重要的外治方法,它是兩種療法——針法和灸法的總稱其中,灸法通常指艾灸,除了臨床常用,老百姓也會在家中做但如果操作不當,可能影響療效,甚至帶來危險3月29日,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舉辦的“新聞媒體中醫藥素養培訓班”上,湖北省中醫院針灸科主任周仲瑜教授向大家介紹了科學做艾灸的要點,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于艾灸的五大禁忌是啥?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艾灸的五大禁忌是啥
東北網雙鴨山5月12日訊 針灸是中醫重要的外治方法,它是兩種療法——針法和灸法的總稱。其中,灸法通常指艾灸,除了臨床常用,老百姓也會在家中做。但如果操作不當,可能影響療效,甚至帶來危險。3月29日,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舉辦的“新聞媒體中醫藥素養培訓班”上,湖北省中醫院針灸科主任周仲瑜教授向大家介紹了科學做艾灸的要點。
在家做艾灸,不要燙出泡。《名醫别錄》中記載:“艾味苦,微溫,無毒,主灸百病”。李時珍的故鄉湖北蕲春是著名的艾草産地。艾灸是将艾草加工成艾絨、艾條等後,将其點燃,放置在體表的腧穴或病變部位燒灼和溫熨,其溫熱刺激及藥物作用通過經絡傳導至全身,從而起到溫通氣血、扶正祛邪的作用。艾灸還可調和陰陽、防病保健、補中益氣、消瘀散結、溫經散寒,常用于治療疾病和預防保健。
艾灸有多種類型,根據是否起泡可分為瘢痕灸(化膿灸)和無瘢痕灸(非化膿灸)。傳統中醫認為,起泡化膿的瘢痕灸能改善體質,增強機體的抗病能力,起到治療和保健作用。但不建議在家中自行做瘢痕灸,因為普通人難以把握起泡的程度,可能引起較嚴重的皮膚損傷、感染等問題。
目前,臨床通常推薦溫和的艾灸方法,以不起泡為宜。具體方法、時長、距離和部位,要根據個人耐受程度而定,還可借助艾灸盒等外用器具在家裡更為方便地完成操作。
把握距離和時間。目前,在臨床上最常用的是艾柱灸和艾條灸。其中艾條灸操作簡便,大家可遵醫囑在家中自行操作。具體做法是将艾條點燃後,在穴位或病變部位進行熏灼。根據艾條灸的操作方法,分為溫和灸、雀啄灸和回旋灸3種。
溫和灸:将已經點燃的艾條,用右手的拇指、食指、中指挾住,對準施灸部位,距離0.5~1.0寸(2~3厘米)進行熏灸。熏灸過程中,艾條應固定于應灸之處,不要移動,一般每個穴位進行5分鐘左右,局部有溫熱感而無灼痛,至皮膚稍呈現紅暈為度。此法适宜治療虛證、寒證等多種問題,還常用于保健灸。
雀啄灸:将艾條一端點燃,對準施灸的部位,類似小鳥啄食一樣,以一起一落、忽近忽遠的方式進行。每次起落,艾條與皮膚的距離為2~3厘米,時間一般為5~10分鐘,以皮膚呈現紅暈為度。此法熱感較其他灸法強烈,多用于急症和一些較頑固的疾病。
回旋灸:将艾條一端點燃,與施灸部位的皮膚保持1寸(3厘米)左右的距離。平行往複(類似熨衣服)進行,使皮膚有溫熱感而不至于灼痛,時間為20~30分鐘,本法适于病損表淺而面積大者,如皮炎、褥瘡等。
灸有4大禁忌。雖然使用安全、效果好,但艾灸并非人人能用。尤其是以下4種情況,應慎用艾灸。1.過飽、過饑、大渴、大驚、大恐、大怒之時。2.實證、熱證及陰虛發熱的病人不宜灸。3.婦女妊娠期,腰骶部和小腹部不宜施灸;顔面部、心前區、大血管和關節活動處不可用瘢痕灸。4.禁灸和慎灸的穴位:啞門、風府、天柱、頭臨泣、頭維、絲竹空、攢竹、睛明、迎香、人迎、淵液、乳中等。
此外,做艾灸時,要注意以下問題:施灸時要思想集中;體位要舒适、穴位要準确,如不确定,應咨詢針灸醫生;另外要防止落火,避免燙傷;注意施灸溫度的調節;把握施灸時間;如果灼燒感很明顯,不必強忍疼痛,應該及時調整,比如離身體再遠一些或停止治療,以免燙傷皮膚;如果做瘢痕灸,應防感染;艾灸的一般順序為先背部後胸腹,先頭身後四肢;自行在家做艾灸時,一定要咨詢針灸醫生,在針灸醫生的指導下完成。(張瑾)
原标題:艾灸有四大禁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