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每日頭條
/
生活
/
成語小故事9則
成語小故事9則
更新时间:2024-11-17 09:09:30

成語小故事9則(成語小故事不入虎穴)1

1、故事出處

超曰:“不入虎穴,不得虎子。當今之計,獨有因夜以火攻虜,使彼不知我多少,必大震怖,可殄盡也。”

《後漢書·班超傳》

2、故事内容

東漢時期,有一位著名的大将軍名叫班超。他早年曾率兵出征北匈奴,立下顯赫的戰功。後來,他和郭恂被漢昭帝派去西域當使臣。他們一行人馬剛到鄯善國(原樓蘭國,漢昭帝時稱鄯善國)時,得到了國王的熱情款待,但不久突然就變了态度。班超感到疑惑,認為一定是匈奴來的使臣從中作梗,讓鄯善國的國君為難。于是班超就訛詐鄯善國的侍臣:“我聽說北匈奴的使臣來好幾天了,他們現在哪裡?”

侍臣當場被吓壞了,連忙道出實情,結果真如班超猜測的那樣。侍臣走後,班超立即召集跟随的三十六名官兵一起喝酒,趁酒興正濃,班超說了一番激勵的話:“當初大夥願跟我來西域,本是抱着立大功、求發達的想法,但匈奴使者剛到沒幾天,鄯善王的态度就變了,說不定他在背後謀劃着,要把我們交給匈奴人,不但把我們殺了還把屍骨抛去給豺狼吃呢!”

剛剛酒杯交錯的官兵們都定住了,一個個神色大變,“那我們該怎麼辦?”然後一個個起身跪在班超面前,“我們全都由大将軍調遣,誓死追随大将軍!”

班超說:“不進老虎洞,就不得老虎崽,眼下也隻能趁夜火攻匈奴大本營,使他們不清楚我們究竟來了多少人馬,然後趁亂消滅他們。這樣一來,鄯善王必定會吓壞了,接下來的事我們就好談判了。”

官兵聽了這計謀,面面相觑,有人問:“是不是要與郭恂商量一下?”

班超知道郭恂膽小怕事,吆喝了一聲:“怕死的就别跟來!”

就這樣,班超獨自率領三十六個人夜襲匈奴使臣的大本營,鄯善國大為震驚,立即與班超他們簽訂了合約。一行人順利完成這次出使任務。

3、故事含義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比喻不冒險做不成事。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一個人如果想做好一件事,首先必須深入實地。沒有冒險的勇氣,不願意犧牲或付出,不經曆最艱苦的實踐,就不能成功。

,
Comments
Welcome to tft每日頭條 comments! Please keep conversations courteous and on-topic. To fosterproductive and respectful conversations, you may see comments from our Community Managers.
Sign up to post
Sort by
Show More Comments
推荐阅读
實用家居清潔技巧:蘸牛奶擦木制家具
實用家居清潔技巧:蘸牛奶擦木制家具
實用家居清潔技巧:蘸牛奶擦木制家具實用家居清潔技巧1、用鹽去地毯上的湯汁有小孩的家庭,地毯上常常滴有湯汁,千萬不能用濕布去擦。應先後用潔淨的幹布或手巾吸幹水分,然後在污漬處撒些食鹽,待鹽面滲入吸收後,用吸塵器将鹽吸走,再用刷子整平地毯即可。2、蘸牛奶擦木制家具取一塊幹淨的抹布在過期不能飲用的牛奶裡浸...
2024-11-17
圍棋怎麼下
圍棋怎麼下
圍棋現在比較流行的一種棋牌類型,主要是取決于中國,格狀的棋盤以及黑白二子去進行對弈,同時進行以為地的大小來決定勝負,中國的時候對于圍棋是非常講究的,是一樣樣精通的這樣的說法,是目前世界上最複雜的遊戲,不僅動腦,需要很多講究很多的戰術,而且需要非常透徹地理解圍棋,那麼很多人那堆圍棋怎麼進行下的也是不清...
2024-11-17
三伏天用什麼排濕氣寒氣最好?
三伏天用什麼排濕氣寒氣最好?
01伏天去濕氣寒氣的辦法:1、少吃甜、膩的食物。如果你身體有濕氣少吃甜膩食物,因為甜膩容易轉化為濕氣。2、别吃生冷食物。3、别喝酒。4、可以多吃姜去寒濕。5、可以多吃綠豆、西瓜、扁豆來去濕寒氣。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熱的時候,這段時間也是冬病夏治的好時候,非常适合排除體内的寒濕,伏天去濕氣寒氣的辦法:1、...
2024-11-17
科目二s彎技巧看點位置有哪些?
科目二s彎技巧看點位置有哪些?
保持全程一擋行駛,打方向不可過急;進入彎道後盡量走大圈,駛向右彎道時,右輪緊貼着右邊路邊緣線;處于彎道時,通過轉向盤讓汽車内側車蓋頭上的小後視鏡始終處于外側白線邊緣;根據路彎的特點和後輪半徑及時調整方向。曲線行駛的訓練目的是培養機動車駕駛人轉向的運用及對車輪軌迹運行的掌握技能。了解曲線行駛的路線圖是...
2024-11-17
二月二的風俗有哪些?
二月二的風俗有哪些?
南方部分地區有祭社習俗,即慶祝土地公生日;北方則有吃豬頭肉、理發(剪“龍頭”)的習俗。根據民間傳說,此為主管雲雨的龍王擡頭之日,意味着在此之後雨水會漸多;民間亦有“二月二,龍擡頭”的諺語,表示春季來臨,萬物複蘇,蟄龍開始活動,預示一年的農事活動即将開始。龍擡頭(農曆二月二),又稱“春耕節”“農事節”...
2024-11-17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