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每日頭條
/
生活
/
堿水糍粑家常做法
堿水糍粑家常做法
更新时间:2024-09-05 14:16:56

在鄉村,稻谷玉米高粱杆都可以作為燃料,還有山上各種喬木灌木,它們貢獻了光和熱之後剩下的草木灰,也有大大的用途,漚肥種糧食蔬果、塗抹碗碟去油、緊急時堵傷口止血等,漚肥是公認的最大用途了。

在嶺南山區,草木灰還有一種用途,你可能從來都沒聽到。在上個世紀甚至遙遠的過去,每到年節時候,嶺南山區的鄉親們挑水挑籮筐上山,砍下成堆成堆的小灌木燃燒成灰,挑回家用粗布袋裝起來,加水過濾得到天然的堿水,用來做糍粑,而用這種堿水做的糍粑,鄉親們稱之為灰水糍粑。

堿水糍粑家常做法(記憶裡粘糯的家鄉味道)1

剛蒸好的堿水糍粑

堿水糍粑的花式吃法

糯米和粳米比例配合适當的堿水糍粑口感軟糯微彈,熱的時候略有點黏牙,稍微冷一下就可以徒手抓來吃。南方的做法,都會添加一點槐花磨米漿,做出來的糍粑呈淺黃色,在鄉村人們也稱堿水糍粑為黃糍粑,就是因為加了槐花着色的緣故。

糍粑本身沒有太大的味道,可以跟任何醬料混合來增進口感。蒸的糍粑蘸辣椒醬吃味道絕美,軟糯與辛辣混合一口氣能吃掉五六個,曾經的鄉村少年們都是一個個摞起來、一層一層塗上辣椒醬,然後抓手裡上學路上當早餐吃的;喜好吃甜的可以用黃糖煮一下,焦糖色的糍粑也是美味,比韓式年糕的味道要更軟彈一點;不怕上火的人家,喜歡兩面煎黃,再蘸佐料,煎黃糍粑焦香軟糯、美味飽腹,煎過的糍粑一點也不沾手了,私以為徒手吃糍粑才是最正宗的吃法;蒸熟之後直接蘸白砂糖吃,是很多人的童年回憶。愛釀黃酒的人家,年節待客的時候,客人進門就是一碗黃酒煮堿水糍粑,酒香滲入糍粑,一口綿甜慰藉親人長途跋涉的辛勞。其實,糍粑配蘿蔔幹鹹菜幹吃也是一種風味,簡單且便于攜帶,古時外出幹活的鄉親們就是這麼個吃法。

堿水糍粑家常做法(記憶裡粘糯的家鄉味道)2

美味的堿水糍粑,與草木灰息息相關,也與鄉親們世代相傳的制作經驗有關。

堿水糍粑曾流行于嶺南地區的田陌鄉間

堿水糍粑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已無據可考。在橫亘的南嶺山脈高山低谷鄉間,鄉親們都知道怎麼做堿水糍粑,它沒有優美的傳說,樸實但管飽,曾慰藉了一代又一代人的肚腹,成為鄉村味道的美好回憶。

這也跟湘桂贛粵邊界上的鄉村世代耕作有關。嶺南山脈周邊多産水稻,基本上可以一年兩熟,年成好的時候稻米富足,就可以多做些副食品了。像油角、糖環、米花都是嶺南鄉民的童年必吃零食。與堿水糍粑極度相似的糯米糍、韓式年糕等,在口感、顔色和吃法上都加以改進,亦形成了産業鍊持續傳承。綠色健康的堿水糍粑,要成為一種零食傳承,要走的路還要很長。

堿水糍粑家常做法(記憶裡粘糯的家鄉味道)3

待蒸的堿水糍粑

上等的堿水糍粑,與一種低調的植物相關

經驗證明,稻稈玉米稈等草灰過濾的堿水做成的糍粑,味道比不上小灌木灰做的,而雜木灰做的比不上野桂灰做的糍粑。燃料不同,糍粑的口感會有一定差距。

野桂是山野裡常見的小灌木,葉片光滑、花香清新,秋冬開花時小花一簇簇,與桂花确有相似之處,這可能是這種植物的名稱由來吧。

鄉親父老代代相傳的經驗,野桂木灰燼過濾的堿水,做出的糍粑更加軟糯且富有韌性不粘手,色澤鮮黃透亮,堪稱上等糍粑,雜木灰或者草木灰堿水做的糍粑顔色上略偏暗、口感更軟。實際上鄉民們大多數還是有雜木灰做糍粑,專選一種植物實在太難了,八九十年代做糍粑,一次都是上百斤,需要很多的草木灰,單一野桂灰的累積速度是很慢的。一般隻有小孩子才有耐心翻山越嶺隻為了砍一捆野桂回家。野桂不像芒萁,漫山遍野成片成片,一下子就能割下來一大捆,野桂都是稀稀拉拉成長,分散在山裡頭,有可能長在高高的山坡、也可能長在陡峭的峽谷、或者長在芒萁中間、最難搞定的是長在荊棘中的,想砍一捆野桂回家,可是要有爬荊棘的野心和滿山尋覓的耐心。上個世紀的鄉村,為了準備過年糍粑,家長們都是提醒小孩子提前幾個月就開始砍野桂。

堿水糍粑家常做法(記憶裡粘糯的家鄉味道)4

春夏嫩葉初生的野桂

其實檵木、榛子樹、烏飯等小灌木過濾的堿水做的糍粑,也可以評為中上等。大多數人家都選擇這些雜木灰過濾堿水,口感較好,燃料也容易積累,急需時,甚至可以砍幾捆直接燃燒,不需要等待曬幹。嶺南山脈中最多的就是灌木叢了,取材大自然,又沒有破壞生态環境,也沒有砍掉用作手工業原料的喬木類,看來在古代的時候人們就已經懂得了和諧生存的道理。

山泉變堿水,稻米磨成漿,糍粑原料已備好

發揮了光和熱的雜木灰,完成了日積月累之後,被鄉民們用土布麻袋裝起來,放在大籮筐裡,中間挖一個較深的圓圈用來添水,灰要壓結實、水要慢慢添,山泉水緩慢地浸透草木灰直至滴落陶缸,得到富含礦物質的堿水。家裡整日無事的小孩,就安排幹這個活,隔幾個時辰去添加一次水。清冽甘甜的山泉演變成堿水,顔色微黃,一般調皮的小孩嘗試之後被堿水的苦澀扭曲了五官,大人們就會叫好。大人們覺得堿水越澀越好,嘗一嘗就能預見當年糍粑的品相,味道不夠的話還得去砍幾捆柴燒成灰混入。在鄉間,往往第一遍堿性最強的用來泡米磨漿,之後二遍的用來儲存。

浸泡稻米時,掌握糯米和粳米的比例非常重要,糯米過多糍粑不易成型且黏手,粳米過多糍粑過硬,口感不軟糯。不過每戶人家喜好的口感不同,鄉民們的搭配比例也不一樣。經驗而言,糯米要略多、粳米略少,口感才比較好。用首道堿水浸泡糯米徹夜,第二天就能磨漿備用了。

在沒有機器的時代,上百斤稻米要用小水磨手工磨,一天的時間都耗在這了,手磨出水泡是經常的事,家裡有半大孩子讓他們幫手,省時省力很多。

堿水糍粑家常做法(記憶裡粘糯的家鄉味道)5

磨米漿時,客家人的做法是放點槐花到米裡面,攪和在一起磨,這才是堿水糍粑黃得特别明顯的原因,鄉間俗語亦稱堿水糍粑為黃糍粑。槐花的着色能力确實夠強,一小撮槐花可以讓上百斤糍粑變色。

吊漿濾水,揉搓面團,新鮮糍粑蒸出來

米漿含水量太多,需要吊漿濾水,用土布麻袋裝起來,用水磨石壓水或者挂起來吊漿,一個晚上,米漿變米團,可以做糍粑了。

鄉間傳統,揪一小撮米團揉一下再兩手手心對拍壓扁,做成一個個巴掌大小的圓糍粑,這是最盛行于鄉裡鄉間的堿水糍粑。話說嶺南小孩玩泥巴玩的就是這個,米團珍貴,家裡都不讓小孩子參與做糍粑,眼饞的小孩自然能夠找到替代品,鄉下泥巴管夠,甚至能捏出更多的有趣東西。

比較喜歡折騰的人家,還會搓枕頭糍。枕頭糍顧名思義,就是大塊厚實的糍粑,确實媲美小孩子的枕頭大小。這需要力氣揉搓摔打把米團揉成圓長條狀,這樣揉出來的糍粑韌性很強,牙口不好的太公太婆都不能吃這種糍粑,崩牙。不怕麻煩的人家會洗幹淨村裡的大石舂,把蒸熟的米團倒進石舂裡,好幾個人用棍棒一起攪和,搗出來再捏成形,這種糍粑有韌性又軟糯,口感确實略高一籌。

堿水糍粑家常做法(記憶裡粘糯的家鄉味道)6

一簸箕一簸箕捏成形的糍粑放到大鍋上一蒸,就算是新鮮出爐了,可以蘸各種醬料吃。

晾幹封存,以待年節之後

在零食不太豐盛的過去,糍粑并不是現做現吃吃完了事。鄉民們把蒸熟的糍粑用竹篩或者簸箕攤開放走廊裡慢慢風幹(鄉親們說不能放在大太陽底下晾曬,容易開裂,也不能放在太潮濕的地方,容易發黴),然後再放陶甕裡用堿水泡着,這樣能保存的時間更長久。年節待客走親戚贈兩條有來有往亦是客家民俗,春耕的時候田地比較遠,不舍得往返來回吃飯浪費時間,帶上兩條蒸熟的糍粑配上鹹菜也是飽腹的一餐。

糍粑,是一種别具特色的地方美味,也是嶺南客家人的文化符号,從原材料的獲取到制作儲存,充滿了鄉民們的經驗和智慧。

溫馨提示

古時沒有精進的化學分子式,過濾草木灰獲得堿水,是古人嘗試和經驗所得。現在我們知道,因為草木灰中含有豐富的碳酸鉀和碳酸鈉,過濾的水堿性較強,堿水都具有抗酸防腐蝕的作用。鄉間做堿水糍粑,主要是用堿水中和大米的黏稠度,做成的糍粑韌性更強,能儲存的時間也更長一點。

現代科學亦證明适量的堿水對人體健康沒有危害,除少部分腸胃不佳者,大部分人可盡情享用堿水糍粑。

#頭條創作挑戰賽#

,
Comments
Welcome to tft每日頭條 comments! Please keep conversations courteous and on-topic. To fosterproductive and respectful conversations, you may see comments from our Community Managers.
Sign up to post
Sort by
Show More Comments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