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詩人杜牧寫道:
折戟沉沙鐵未銷,未将磨洗認前朝。
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我們讀了這首詩,可以知道赤壁之戰和二喬之間有聯系,我們知道大喬嫁給了孫策,二喬嫁給了周瑜,大喬和二喬和曹操和赤壁之戰又是有什麼樣的關聯呢?
當時曹操打敗袁紹,聽從謀士的建議,在邺西建銅雀台,在當時也是為了統治所用,練兵場地,又是官員交流文化和娛樂的地方,曹操也是完全為自己打算,因為漢獻帝那個時候權利逐漸衰退,大權慢慢獨攬在曹操手裡,一個建銅雀台名義上是為漢王,其實另有打算,主要是提高自己的威望,為自己建功立業做打算,那他到底有沒有春宮鎖二嬌呢?根據曆史的記載,他曾經說過這句話,曹操曰:“我一願掃平四海,以成帝業,一願得江東二喬,置之銅雀台,安樂晚年,此生無恨矣”我們都知道曹操好色,特别好喜人妻,這個想法當時也許是有的。
但他修銅雀台的真正目的是不是專為鎖二嬌而修呢?大家請看我以下分析了解事情的真相。
魏武帝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本名吉利,字孟德,小名阿瞞,豫州刺史部谯(今安徽亳州)人。東漢末年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書法家,三國時期魏國奠基人,太尉曹嵩之子。在建安二十一年(216)被漢獻帝封為魏王,即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據《水經注·濁濟水篇》:"邺西三台,中曰銅雀台,高十丈,有層百一間。可見銅雀三台的宏偉,三台因為位于城中高出,所以也用來當做軍事指揮之所還可以儲存戰略物資以備不時之需時的調配。
實際上銅雀台并不隻是一座,而是包括了銅雀、金虎、冰井三台,而且這裡并不如一個簡單的會所一樣,來這裡的大多是賣藝不賣身的...史稱——邺三台。
銅雀台就此成為了建安文學的發祥地。而那首氣壞了周瑜,坑了曹操的銅雀台賦裡寫的内容,其實是:不同版本,
《三國志》版曹植書
引《三國志·魏書十九·任城陳蕭王傳》裴松之注收錄的《銅雀台賦》,其中因為這樣一句話讓銅雀台賦更為出名,就是“連二橋于東西兮,若長空之蝦蝾”
廣為流傳曹植的《銅雀台賦》一個版本
建高門之嵯峨兮,浮雙阙乎太清。
立中天之華觀兮,連飛閣乎西城。
臨漳水之長流兮,望園果之滋榮。
立雙台于左右兮,有玉龍與金鳳。
連二橋于東西兮,若長空之蝦蝾。
俯皇都之宏麗兮,瞰雲霞之浮動。
欣群才之來萃兮,協飛熊之吉夢。
仰春風之和穆兮,聽百鳥之悲鳴。
天雲垣其既立兮,家願得而獲逞。
揚仁化于宇内兮,盡肅恭于上京。
惟桓文之為盛兮,豈足方乎聖明!
休矣美矣!惠澤遠揚。
翼佐我皇家兮,甯彼四方。
同天地之規量兮,齊日月之晖光。
永貴尊而無極兮,等君壽于東皇。
禦龍旗以遨遊兮,回鸾駕而周章。
恩化及乎四海兮,嘉物阜而民康。
願斯台之永固兮,樂終古而未央。
《三國志》版曹植書
引《三國志·魏書十九·任城陳蕭王傳》裴松之注收錄的《銅雀台賦》其中一版本并無有這句話,“連二橋于東西兮,若長空之蝦蝾”
小說《三國演義·第四十四回》中的《銅雀台賦》其中有一句“攬二喬于東南兮,樂朝之夕與共”
跟《三國志》中的《銅雀台賦》相比,《三國演義》中的《銅雀台賦》有很多内容為後人自行添加修撰。
曹植的銅雀台賦裡面,連二橋于東西兮,若長空之蝦蝾。這裡的二橋指的是東西兩橋相對,在古代“橋”和“喬”是通用,所以這裡曹植寫的橋,當然沒有“大喬,”和“小喬”的用意,兒子給父親寫賦,不可能寫他父親大小喬的關系,再說據曆史資料也無考證曹操當時見過或者認識大小喬,如果說聽說大小喬漂亮,什麼沉魚落雁之美,閉月羞花之貌,這個還是在清理之中的,因為曹操好色,對于東吳有這兩個賽貂蟬的美女也不是什麼稀罕事情。
後來的“攬二喬于東南兮,樂朝之夕與共”并不是曹植的銅雀台賦裡面的内容,這個是諸葛亮在抗曹聯吳的時候,三國演義裡面杜撰的,也就是諸葛亮改了銅雀台的這句話,所以就産生了戲劇性的一幕,諸葛亮用的激将法,本來銅雀台的橋不是喬,混淆視聽,古代喬和橋通用,利用周瑜心情浮躁,激怒他共同抗曹的故事。你想東吳像周瑜和孫策,豈能忍受這樣的奇恥大辱,本來還猶豫要不要對抗曹操,能不能抵擋住曹操的百萬大軍,在諸葛亮的激将法和智謀下,終于下定了決心一決雌雄。
關于曹操銅雀台鎖二喬的事情,并無真實曆史依據可查,如果說曹操打着銅雀台鎖二喬的名義,到時有些可信,因為曹操本來就是奸詐陰險的政治家,會玩弄手段,他其實是令有一番自己的目的,真實意圖還是要提高自己的威望,想一統天下,迷信邪術說的天意才如此大張旗鼓建這個銅雀台。當然裡面美女如雲,除自己享受,也為了自己的權力中心,拉攏人才。
朋友們你們有什麼看法呢?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歡迎關注留言評論點贊轉發支持!也歡迎發表你們的看法和高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