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這個題目時,我想可能很多朋友會提出質疑。難道我們從小叫到大的“北鬥七星”,那個天上的“勺子”不是七顆星嗎?你不是在唬我吧?别急,聽我慢慢道來。
通過「北鬥星」找到「北極星」
小學上自然課的時候,老師就講過如何辨識北鬥以及如何用北鬥找北極星的知識。大體說來,北鬥七星有兩顆星和北極星近乎在一條直線上,其中距離北極星較近的那顆星的中國名字叫天樞,較遠那顆叫天璇,然後順時針方向依次是:天玑、天權、玉衡、開陽、瑤光,這些名字最早見于漢代緯書《春秋運鬥樞》。
北鬥七星中每顆星的中國名字
在西方天文學裡它們的編号則依次是:大熊座α、β、γ、δ、ε、ζ、η。唉,這名字不就是個編号嗎,一聽就比我們缺了不少的文化内涵呐。
大熊星座中北鬥七星的編号
而在中國的古天文學中,北鬥星不僅包括明亮的7顆星,其實還包括了兩顆隐星。陶宏景《冥通記》曰:“北鬥有九星,今星七見,二隐不出。”也就是說古人們覺得空中這個大勺子其實由九顆星星組成,隻不過“七見(現)二隐”,也就是說七顆明亮的星星加上兩顆暗淡的星星才等于是完整的北鬥。
在《宋史·天文志》中曾記載:第八星曰弼星,在第七星(瑤光)右,不見;第九星曰輔星,在第六星(開陽)左,常見。就是說這兩顆星分别是位于第七顆星右邊的弼星,稱右弼。還有位于第六顆星左邊的輔星,稱左輔。左輔右弼也是現代比較共識的說法。在中國道教的傳說中稱,這兩顆隐星可不是一般的凡夫俗子能見到的,而能有機會一睹其真容的人,都是有機會得道成仙的。
北鬥七星的多套名稱
道教典籍《雲笈七簽·日月星辰部》中就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西漢權臣霍光家中的一個家奴,名叫還車,在一天夜裡,忽然見到北鬥九星中的輔、弼二星異常明亮,還車倒頭便拜,結果長生不老,活到了600多歲。這樣一個傳說也是給人們增添了許多對于北鬥星兩個隐星的好奇與向往。
霍光,西漢時期政治家,霍去病同父異母之弟
其實,輔星在開陽星旁邊是可以觀測到的,至于弼星則是一直隐于茫茫星海之中,直到今日關于弼星在天文學上究竟指的是哪一顆星都沒有一緻的定論。
最普遍的說法是左輔右弼兩顆經常看不見的星星一直就沒什麼存在感,因此時間長了也就慢慢的被人遺忘了,所以大家常常隻說北鬥七星,而不是北鬥九星。
還有一種說法源于南宋的洪興祖(大概是宋徽宗時代的國家圖書館館長),他稱北鬥第八星曰「招搖」,第九星曰「玄戈」。
我們在今日還可以觀測到這兩顆星分别位于北鬥星鬥柄尾部的角延長線。因此現代人認為是由于歲差所緻,招搖和玄戈兩顆星退出了恒顯圈,它們本應是北鬥九星中一員。
(歲差在天文學中是指一個天體的「自轉軸」指向因為重力作用導緻在空間中緩慢且連續的變化。例如,地球自轉軸的方向逐漸漂移,追蹤它搖擺的頂部,以大約26000年的周期掃掠出一個圓錐。)
亦或是因為二顆隐星不常見,人們為了九星的完整,重新把招搖、玄戈二星化為北鬥中。
總之衆說紛纭,無論哪一種說法,都在告訴我們,北鬥九星的存在。個人更傾向于左輔右弼的說法,大家是怎樣認為的,不妨在評論區留言讨論。
「歲差」示意圖
豬八戒是北鬥星君?你可别逗我一說到北鬥星(真)君,也叫北鬥七元星君那可絕對是神聖和受衆人膜拜的。故事和傳說裡總少不了什麼文曲星下凡,古代趕考要拜魁星,民間還有祈禱長壽富貴“拜北鬥”的習俗。傳說中諸葛亮在臨死前還點七星燈意圖延壽。總之北鬥七元星君那個個都是大神,當然還有二位佐星,他們是北鬥洞明佐輔星君和北鬥隐元右弼星君,與北鬥七元星君一起合稱「北鬥九辰星君」。
北鬥七元星君像
可要說到豬八戒,在大家的意識裡一直都是那位好吃懶做,貪生怕死的二師兄。似乎一下就帶偏了畫風。
《西遊記女兒國》中小沈陽飾演的豬八戒
那麼這二位神仙似乎沒什麼交集吧,更談不上有任何關系了,怎麼豬八戒就成了北鬥星君呢?
我們從《西遊記》裡了解到的豬八戒,本是天庭中掌管天河水兵的“天蓬元帥”,因醉酒調戲嫦娥,被玉帝貶下凡間,哪知錯投了豬胎,成了豬頭豬腦的模樣。
但是在道教的傳說裡,天蓬元帥卻非等閑之輩,他是紫薇大帝駕前四大天将之首,身長50丈,三頭六臂,統兵30萬,堪稱道教第一護法神。如深究其身世,我們會發現這位威風凜凜的神将正是北鬥星君的化身。
我想會不會本來是這樣的
那北鬥星神下凡為何會變成豬,僅僅隻是錯投了豬胎嗎?在《西遊記》第八十五回中有豬八戒自我介紹說:“巨口獠牙神力大,玉帝升我天蓬帥......嘴拱倒鬥牛宮,吃了王母靈芝菜。”這巨口獠牙的外貌,如果不是豬的話,也絕對不能算是個人。而拱倒鬥牛宮,糟蹋王母娘娘的菜園子,分明就是豬的習性和覓食特點。難道這天蓬元帥、北鬥星神原本就是豬的模樣不成?
傳說道教中的一位女神叫鬥姆元君,共有九個兒子,老大紫微大帝,老二勾陳大帝,其餘七個兄弟就是北鬥七星。這位鬥姆元君四面四首,其中一面就是豬臉。
鬥姆元君像(局部)
而佛教中也有一位菩薩叫摩利支天,三頭八臂,也有一個獠牙吐舌的豬頭,這位女神還常有一頭野豬陪伴身邊,她的車輿(yú)更是有七頭豬拉着,這七頭豬正是代表着北鬥七星。
摩利支天菩薩
七豬拉車的佛教工藝品
在元雜劇《西遊記》中,豬八戒的前身就是摩利支天的禦車将軍,也就是從那些豬演變而來的,不管怎麼說,這豬八戒的前世與北鬥和“豬”都是脫不開關系的。
還有一則來自唐代《明皇雜錄·補遺》中的小故事也很有意思,并且也能從側面證明北鬥與豬的關系。
唐玄宗時期,一行(人名)是高僧和科學家,俗名叫張遂,青年時代即以學識淵博聞名于長安。一行大師的成就有很多,他也精通天文和曆法,據傳他是世界上第一個推算出子午線緯度長度的人。在經過幾年的天文觀測和衆多的準備工作時候,在開元十三年,也就是725年開始編寫曆法。用了2年的時間寫成了曆法的草稿,并把它定名為《大衍曆》。《大衍曆》作為當時世界上比較先進的曆法,先後傳入了日本和印度,在這兩個國家也使用了大概一百年,《大衍曆》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這兩個國家的曆法。一行大師作為科學家,在中國科技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而作為佛教高僧,一行大師又傳承胎藏和金剛兩大部密法,著有密宗權威的著作《大日經疏》
一行大師像
因此一行大師倍受玄宗推崇,玄宗對他言聽計從。
有一次一行大師年幼時期的一位恩人王姥姥,因為兒子殺人入獄,向一行求救。一行很為難,一方面是大恩該報,一方面是王法難違。王姥姥看一行遲遲不肯相救,一怒之下,拂袖而去。
一行心懷愧疚,後來終于想出一個辦法。他命人在渾天寺内騰出一間房屋,搬進一口大甕,并吩咐兩個心腹仆人攜帶布袋,躲在一個荒廢的園子中,命令他們如果有東西出現,必須一個不漏的捉住。
二人按計行事,到了傍晚,一群小豬出現,二人将他們全部捕獲,一個不漏,共計七頭。一行大喜,将豬裝入甕中,蓋上蓋子,用泥封好,然後用朱筆在上面寫了一些符文。
大概這樣吧
第二天一早,一行被召入宮中,玄宗說:“昨夜,太史官來奏,昨夜星空中不見了北鬥七星,這是什麼征兆?大師可有解救之法?”一行說:“過去曾有過火星不見的事,但帝車不見卻亘古未有,可能會對陛下不利,但如果陛下有盛德之舉,終究是會感動上蒼的,佛門主張寬恕一切人,依臣意見,不如大赦天下。”玄宗采納一行意見,随即宣布大赦天下。于是,王姥姥的兒子也得到了赦免。
第二天傍晚,太史官奏說見到了北鬥第一星,到了第七天傍晚,北鬥七星重現于天。當人回到渾天寺揭開藏豬的甕時,甕内已經空了。
雖然我們現在看來這隻是一個荒誕的故事,但是從另一方面也可看出古人對于北鬥與豬的關系的認知與想象。
我們崇拜豬的曆史其實,在六七千年前的紅山文化、大汶口文化和河姆渡文化,就存在着豬崇拜和北鬥崇拜的痕迹,出土的一切豬形象的器物也與北鬥和星象有關。《春秋說題辭》曰:鬥星,時散精為彘(zhì),四月生,應天理。“彘”即是豬。散精為彘,即其精靈為豬。豬懷孕四月而生産,這個數字對應四季,所以說應天理。在石器時代,人們就認識了北鬥,隻不過那時候把北鬥稱為“彘星”。
以豬為主題的出土文物
看到這裡,相信很多朋友已經大緻明白了北鬥與豬之間的關系,或許也有朋友糊裡糊塗,懵懵懂懂,但無論你信與不信,理解還是不理解,如果以後再聽到有人說:“你是豬”時,你大可不必生氣,因為這絕對是毫無遮掩的誇獎。
關于北鬥,今天就先跟大家聊到這。但北鬥星的奧秘豈是我這區區千字就能說得清楚的,因此我們下期繼續!拜拜,哼哼~記得關注點贊和轉發哦!
最後來一張真正的油膩臉《西遊降魔》中的豬八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