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藝星青年按】天地玄黃,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張。古往今來,中國人對宇宙總保持着旺盛的好奇心與想象力。但囿于科學條件所限,大多數時候也隻能将好奇心化作“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般的大膽想象與“嫦娥奔月”的迷人神話。
随着現代科學技術的進一步發展,我國對太空的探索已經取得了可喜的成績。“欲上青天攬明月”再也不是天方夜譚——1月11日,嫦娥四号着陸器與玉兔二号巡視器完成兩器互拍,達到工程既定目标,标志着嫦娥四号任務圓滿成功。
從日晷到“FAST”、從嫦娥奔月的神話到嫦娥探月的成就,到剛剛公布的火星探測任務,我國的太空探測事業有着飛速的發展。今天,讓我們将目光回溯,了解古代中國對蒼茫宇宙的認識與敬畏。
嫦娥四号與玉兔二号完成兩器互拍(新華社記者 金立旺 攝)
古人的宇宙觀——宇之表無極,宙之端無窮
中國作為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在戰國時期便對“宇宙”有了相對明确的定義:時間與空間的統一體。
四方上下曰宇,往古來今曰宙。
——《屍子》
先秦諸子百家之一的屍子提出的這一概念,是迄今在中國典籍中找到的與現代“時空”最好的對應。我國東漢時期偉大的天文學家張衡在其天文學著作《靈憲》中,提出了“無限宇宙”的概念。他指出宇宙是無窮無極的,肯定時間與空間的無限性。
宇之表無極,宙之端無窮。
——張衡《靈憲》
在嘗試解釋宇宙的起源時,張衡的宇宙生成論或許最能代表我國古代的宇宙觀,其觀點接近西漢《淮南子·天文訓》。
他提出宇宙形成的三個階段,首先是“溟滓”,是氣的原始狀态,什麼都沒有;第二是“龐鴻”,是元氣開始發動、連結在一起、混沌不分的狀态;第三是“太元”,元氣分化,天地各自形成,産生物體和運動。天圓地平,天是一個中空的球體,地是半球體,上平下圓,處于天體下半部。
星象觀測——月有陰晴圓缺
我國的天文觀測活動最早可以追溯到上古時代,相傳在堯舜時期,就有關于羲和、羲仲在河洛地區觀察日月星辰以定四時的傳說,說明我國很早就有了熟悉天文、制定曆法的專職人員,天文學和曆法早就很發達。
乃命羲和,欽若昊天,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時。
——《尚書·堯典》
我國古代天文學家把天空分成四宮,還把天空中可見的星分成二十八組,叫二十八宿,東南西北四方各七宿。與古希臘天文學及現代天文學中的“星座”對比,天空分劃的迥然不同是關于中國天文學獨立起源和發展的最令人信服的論據之一。
命王良掌策驷兮,逾高閣之锵锵。建罔車之幕幕兮,獵青林之芒芒。彎威弧之撥剌兮,射嶓冢之封狼。觀壁壘于北落兮,伐河鼓之磅硠。乘天潢之泛泛兮,浮雲漢之湯湯。
——張衡《思玄賦》
提到星象觀測,我們不得不再度說起張衡。張衡繪制了星圖,記錄星官124個,星星有2500顆,其中320顆有名字。在他的代表作《思玄賦》中,其中“王良”、“驷”、“高閣”、“策”、“罔車”、“青林”、“威弧”、“封狼”、“壁壘”、“河鼓”等皆是星宿名。作者或拟人,或雙關,将它們轉化為具有生命的形象參與遠遊求索,創造性地運用并發展了富有民族特色的比興之法。
古詩詞中的宇宙——飛鏡無根誰系?
蒼茫宇宙、東升旭日、清風明月、浩瀚星空,自古以來就是文人墨客在文學創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除了單純地寄托作者的思緒情感之外,亦暗含着不少古代人民對于宇宙初步的了解與認識。
遂古之初,誰傳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冥昭瞢暗,誰能極之?馮翼惟象,何以識之?明明暗暗,惟時何為?陰陽三合,何本何化?圜則九重,孰營度之?惟茲何功,孰初作之?
——屈原《天問》
浪漫主義詩人屈原在《天問》中,大膽地對世界的起源發問,向着未知的領域進行猜測、進行設想、進行探索。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發,二之日栗烈。無衣無褐,何以卒歲?三之日于耜,四之日舉趾。同我婦子,馌彼南畝。田畯至喜。
——《詩經·國風·七月》
“火”,指大火星,即心宿二,天蠍座α星。古人發現大火星逐漸向西方遷移,墜落的時節,天氣就開始變涼。此段概括了勞動者全年的生活,向讀者展示了那個凄苦艱辛的歲月。
于時斜漢左界,北陸南躔,白露暖空,素月流天。
——謝莊《月賦》
此句點明賞明所具有的特定時節、環境。是時,橫斜的銀河在東方劃出一條界線,太陽運行的方位與線路,也發生了變化,已從夏至時的偏北移向了冬至後的偏南,現在季節正處在秋冬之交。“白露暖空,素月流天”,白色的露氣朦胧彌漫,明潔的月光灑滿天空,大地仿佛披上了銀色的薄幕。
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今夕複何夕,共此燈燭光。
——杜甫《贈衛八處士》
參與商均為古代星宿名,參宿是西方白虎第七宿,商宿為東方蒼龍第五宿。兩宿分居兩側,相差約180°,一個升起之時另一個已落到地平線以下,所以永遠不會相見。這幾句從離别說到聚首,悲喜交集,把強烈的人生感慨帶入了詩篇。
可憐今夕月,向何處,去悠悠?是别有人間,那邊才見,光影東頭?是天外。空汗漫,但長風浩浩送中秋?飛鏡無根誰系?姮娥不嫁誰留?
——辛棄疾《木蘭花慢·可憐今夕月》
月兒将行到何處去?天外是否另有人間?這裡月落時,那裡的月亮是否剛剛從東方升起?是誰用“繩索”系住明月在天上高懸?這些問題反映了作者對客觀自然現象的深入觀察與思索,并作出了大膽的猜測,其中有許多暗合現代科學,具有樸素唯物主義思想。
友好提示:本文為人民網文化頻道官方微信号“文藝星青年”(wenyixingqingnian)出品。歡迎轉載,請注明來源,謝謝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