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半佛仙人的第247篇原創
1
這兩天豐巢收錢的事情搞的大家都很煩躁。
很多人都在吐槽豐巢12小時後開始收費的所謂【霸王】行為,一時之間豐巢人人喊打。
畢竟自打有了豐巢和各類驿站之後,大家對于快遞不告知大家就直接丢快遞櫃/站的行為已經忍了很久了,之前免費也就忍了,現在居然開始收費,真的是渴求用戶的鐵拳了。
很多人連同物業對豐巢發起了各種抵制,還有很多人在科普要如何投訴不送上門的業務員,以及設置自己的手機号被豐巢拒收。
監管部門也再次重申不經用戶同意是不可以直接放在快遞櫃的,直接放屬于違規行為。
但在我看來,這些事情對于豐巢而言沒有特别大的效果。
尤其是豐巢事後又推送了一個《緻親愛的用戶一封信》,差不多意思就是我錯了,但不改。
為什麼豐巢不怕?
因為他們一開始的策略目的是獲取更高的收益。
但這個收益的來源不是用戶,而是快遞公司。
這次漲價,是非常有趣的一步棋,進可攻,退可守。
橫豎都不虧。
首先看用戶的憤怒和監管的警告,你覺得豐巢在意麼?
其實是不在意的,因為主體根本不是豐巢。
首先豐巢沒有任何違法,在小區放快遞櫃是不違法的,無非是和物業牽扯支付多少費用的問題。
整個事件中,唯一涉嫌違法的是快遞員不經用戶同意就把包裹放在豐巢。
涉嫌違法的,是快遞員,是快遞公司,不是豐巢。
其次,所謂用戶的怒火,實質上用戶針對的也是快遞員,而不是豐巢,大家痛恨原本該送上門的快遞被放在了豐巢或者代收點。
而且也還存在大量用戶白天就是沒法收快遞,快遞直接丢在門口可能會丢失,對于豐巢是不抗拒的,我周圍問了一圈,起碼有一半的人表示對豐巢是剛需,就是12小時收費司馬。
所以這裡面,豐巢是幹幹淨淨的,甚至還有擁護者的。
他們點了火,但隔岸觀火。
我們進一步往下看,豐巢點火的目的是什麼?
是要錢,但是這個錢真的是想從用戶手裡收嗎?
其實不是。
是通過激起用戶對于快遞現狀的不滿,倒逼從快遞公司手裡收。
現在所謂的雙向收費,本質目的還是從快遞手裡收,用戶的那點錢是為了點火用。
想想看,豐巢這次操作後,用戶肯定是憤怒的,但是又沒法弄豐巢,隻能去投訴快遞,去弄快遞員,那快遞員要麼認罰,要麼就隻能按照标準放在用戶門口。
但這裡就出現了一個問題,效率問題。
假如是全都放豐巢或者代收點,那麼一個快遞員一天可以送幾百個包裹,他的運送路線就是A到B,A是快遞點,B是豐巢或者代收點,是一對一。
如果是每一個快遞都要送上門的話,那麼這個效率是斷崖式下降的,一天能送100個都費勁,因為是一對多。
我之前做調研的時候跟着快遞員送過快遞,發現快遞在派送過程中很難保證用戶會接電話,很多小區管理也不讓快遞上門,還有不少小區電梯都要刷卡,這是快遞員難以越過的客觀障礙。
需要派送的快遞總數不變,用戶還是買買買,配送效率驟然降低。
這時候,如果你是快遞公司,你會怎麼辦?
是加快遞員嗎?那帶來的人員成本和人員激增後的管理問題怎麼辦?
快遞生意是很簡單的算法,收發件數 周轉率=利潤。
所以最後,向豐巢妥協,進行談判,并且主動替用戶承擔費用,讨好感。
是一個不難做出的抉擇,起碼從ROI上算,未必很虧。
這是一種可能性,還有另外一種。
那就是豐巢本身的目的是收錢,但并不是12小時收錢,而是24乃至更長時間收錢。
現在抛出12小時,隻是為了後面争取談判空間,如果後面經過各種發酵和撕逼,豐巢宣布改為24小時才收費,是不是就顯得合理很多了呢?
如果說12小時有的用戶來不及取,那麼24小時都不來取的用戶,甚至可以被扣上占用公共資源的帽子。
談判的藝術是,先丢出一個對方不可能接受的條件,然後通過各種談判,約定一個雙方都能接受的條件,而這個達成一緻的條件,其實就是真正的需求。
所以現在的12小時收費,隻是談判的第一刀而已。
我們上面說到了快遞大概率是買單方,豐巢燒火燒到了快遞,那麼快遞會真正的買單嗎?
不會的,資本永遠不會買單,隻會轉嫁成本。
所以快遞會進一步把成本壓制到商家那邊,提高快遞價格,而商家會把這幾毛錢1塊錢的漲價,放在商品中,最終還是消費者買單。
發現了麼?從你手裡收錢,不必直接從你手裡拿。
而且再多說一句,豐巢的股東本身就是各大快遞公司,他們完全有動機串通起來,搞這出戲。
所以你們看,快遞公司現在也沒出來喊苦喊窮。
不用急,下一波會來喊的,然後會出來一撥人喊快遞小哥不容易,給後續的操作造勢。
這樣一圈下來,非常合理的就完成了漲價,大家似乎都能滿意,規則也靜悄悄地發生了改變,付出成本的,隻有消費者。
其實規則從來沒變,資本從來沒變。
弱肉強食。
慢慢來,接下來的戲,才精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