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接觸家庭教育之前是這樣的——每當爸爸媽媽吵架的時候,我都會怒氣沖沖地說“别吵了!一天天就知道吵架,都不能消停會兒!”
在我接觸家庭教育之後是這樣的——我心裡會想“反正他們不管怎麼吵,吵完後還是該怎麼相處就怎麼相處”,所以,當他們吵架時,我會一句話都不說,隻要他們不會鬧大!
或許很多人會覺得為什麼我要做出這樣的改變呢?父母吵架我們不是應該全力制止嗎?怎麼能放任他們吵架不管呢?
首先,我們聊一聊第一種方式:就是當爸爸媽媽吵架時,我們通過發怒的方式讓他們停止争吵。
如果你接觸過心理學,你會發現,這是一種壓制,就像超速行駛的汽車遇到突發狀況急刹車一樣,很大程度上會讓結果更加惡化。
父母之所以會争吵,肯定是心中有氣,如果我們對他們強行壓制,氣就會悶在他們的心裡,這樣反而有害于他們的心理健康。
所以說,通過發怒的方式來壓制父母的争吵,并不是一種合适的方式!
那咱們再來聊一聊第二種方式:就是面對父母的争吵,我選擇不參與,隻要他們不鬧大!
相比第一種方式而言,這當然顯得有些放任,但不會對他們的心理造成“急刹車”式的傷害。
表面說是不參與,其實是選擇合适的時機去安慰他們,比如說:聽到他們不發聲了,沒有他們争吵的聲音了,這時我們再去跟他們溝通。
切記,跟他們溝通時不要直接說“你們以後能不能不要再吵架了”,而要跟他們談感受,可以跟他們說“爸爸/媽媽你知道你們吵架的時候,我是什麼感覺嗎? 描述自己的心理感受”
另外,我們要知道的是,父母之所以會吵架,最主要原因還是他們看不開,想不通,因此我們跟他們溝通的重點就變成了“幫助他們看開,幫助他們想通,用愛和感恩之心跟他們溝通”
在此,我分享一下我跟我媽媽的溝通方式——某天,當我察覺到爸爸跟媽媽從争吵中平息下來的時候,我就去找我媽媽,我跟媽媽說“您知道嗎?媽媽,你們每次吵架的時候,我心裡都很難受,難受到在家裡還不如在外面生活快樂”
這個時候,媽媽就會說“我不跟你爸爸吵,心裡難受,氣不過”
我就會問:那您跟我爸爸走走停停,小吵小鬧都半輩子了,您自己想想,您每次跟爸爸吵完架,心裡是啥感覺?很開心嗎?
媽媽說:不是,還是很生氣!
那我就會說:那您争對錯的意義是什麼?人這一輩子也不過幾萬個小時!又何必讓自己過的不開心呢?何必把時間浪費在沒有意義的争執之上呢?
既然您知道爸爸就是個不怎麼會說話的人,那您又何必跟我爸爸計較呢?
聊到這裡,媽媽的臉上展現出了一絲絲的微笑,言語中也能聽得出,媽媽想開了許多!
您可能會問:我為什麼不去找爸爸溝通呢?是的,原則上來說,爸爸媽媽都應該進行一個深入的溝通,但有時候也要看具體的情況!
我之所以會選擇跟媽媽溝通,是因為我跟媽媽的關系比較好,而爸爸是一個性格内向而倔強的人,所以不太好溝通,因此,站在大的角度來說,跟媽媽進行深入的溝通更容易緩和家庭中的氛圍,也更因為一個家庭裡,媽媽的情緒代表着家庭的溫度。
結婚前,兩個人都是彼此心中的渴望,結婚後,特别是有了孩子之後,就變成了“天大地大,孩子最大!”
所以,某種程度上來說,孩子就是婚姻矛盾的調和劑。
當孩子未成年時,争吵時多考慮一下孩子的内心感受,多考慮一下這種争吵的環境對孩子心理上埋下的陰影,造成的傷害!
當我們為人子女,已經成年後,就應該學會感恩父母,遇到任何事都要學會用愛和感恩之心跟他們溝通!
昌言昌語:
作為子女,面對父母的争吵,不要用怒火去壓制怒火,而要用感恩去平息怒火。多跟父母談自己的心理感受,讓父母感受到他們的争吵給我們的内心造成了多麼大的傷害,比用怒火壓制他們更好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