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廣熟,天下足”則流行于明清之,這一經濟現象的産生,以兩湖内部先進農業經濟區的建設為基礎,其糧食生産具有初步的商品生産性質。地理位置的優越和交通運輸的便利也至關重要,使兩湖與四川、江西于産糧區有所區别,成為繼江海之後全國第二個獲得“天下足”殊榮的地域。
一.“湖廣熟,天下足”的地理範圍兩湖内部地形多樣,各區域由于地貌、氣候、水土等自然地理因素,以及衣業發展的曆史基礎、社會條件不盡相同.其糧食生産水平就存在高低之分•可足天下的“湖廣"不能不受兩湖 内部區域發展不平衡規律的制約,而表現出區域性.明清時期兩湖外運的糧食分漕糧、官府釆美和民間販賣的商品糧兩大類,後者量最大,遠遠超過了前者。
兩湖平原之所以成為湖廣地區産糧的重地,離不開兩湖平原深厚肥沃的土壤,兩湖平原的土壤可分為沖積土、湖淤泥等類型。沖積土土壤肥厚,河流從平原四周的低山丘陵帶來豐富的有機質和礦物質,自然肥力高。
因其為沖積而成,土質比較疏松,能夠逆水通氣,易于耕作,施肥見效快 在靠近湖泊的窪地,多是湖淤泥的分布,湖淤泥是湖泊内各種有機質積物淤積而成,土層深厚,富含有機肥源,但是地下水位高,通氣不良,存在一個改造的工程,具有很大増産潛力。
二.“湖廣熟,天下足”的原因分析1.江南人口密集需要大量糧食供應來發展商品經濟
自唐中葉以來,江南巳成為全國人口最密集的地帯.到明朝中後期人口壓力的強度比以前更大,因為這個時期江南的人口結構發生了很大變化.非農業人口大幅度增加.明中後期勃興的市鎮,基本上都是商業手工業市鎮,它說明有更多的勞動者從種植業中分離出來.從 事手工業、商業貿易、交通運輸和服務業等專門化勞動.
江南地區的糧食生産有極大壓力。一方面農業中糧食種植面枳大大壓蜩,農業人口中從事糧食生産的勞動者大大減少,這就勢必影響每年糧食總産量的下降;另一方面,城鎮數量的増加、規模的擴大,以非糧食的專業成果維持生計的人口増多,又勢必加大當地的糧食消耗。
這兩個不同方向的發展趨勢.到明中葉就使江南地區的糧食供應缺口越拉越大,逐漸由以前的餘糧輸岀區轉變為商品糧進口區了。其生産、生活的維持對糧食市場的依賴越來越強,形成了強大的買方市場和日益完善的銷售網。利潤便誘導商人擔負起尋找糧源的任務.以保證新興的農業及城鎮工商業的順利發展.
明中後期至清代,兩湖對外的商品糧稔出,不同于以往省區間的糧食調剤,具有鮮品的商品經濟色彩。兩湖先進農業經濟區的糧食生産是在下遊急需米谷這種商品的誘導下而迅速發展起來的.沒有下遊商品經濟的發展,也就很難出現持續的大批量的向江浙等省的商品糧輸出。
反之,兩湖充實的商品糧糧源,保障了長江下遊地區尤其江南商品經濟的順利發展,解除了脫離農業或脫離糧食生産的勞動者生活的後顧之憂.沒有這一基礎,江南地區的商品經濟就不可能取得那樣顯著的進步。
2.人均耕地面積問題
從人口密度上比較,湖廣地區遠遠低于江浙等地。南宋以 後全國人口分布狀況沒有什麼根本變化。明代洪武年間,江南、浙江、江西三省以七分之一 的土地面積,集中了全國二分之一的人口。僅蘇松常鎮四府,人口數量即與湖廣行省相當。
時人一緻認為,長江以南的人口分布是“最稀者湖廣,最密者江浙”特别是随着江漢湖區和洞庭湖區廣大面積湖田的被開發利用。湖廣地區的人口雖有増加,人均耕地面積仍大大超過江浙。
人均耕地面積大,有利于提高糧食的商品率。這就使湖廣地區在農業糧食上的地位遠遠超過了當時的江南地區。
3.政府政策支持湖廣地區大力生産糧食
(1)明清時期統治者對湖廣農業的政策
明初,由于洞庭地區在朱元璋與陳友諒的交戰中支持後者,導緻其地稅額偏重,但這隻是短暫特殊的例子總體上,明朝對湖南地區的稅額采取輕征薄斂的方式古代中國對商業往往課以重稅,而對農業則扶持有加發展農業一個困境是每遇天災則自顧不暇,朝廷難以周濟 為了鼓勵發展農業,明朝對湖廣地區采取減緩租賦的方式帯助其應對天災由于朱元璋深知民困而政危,提岀了“善政在于養民,養民在于寬賦”。
到了清朝,曆代皇帝還延續了這個做法。大力發展湖廣地區的糧食,使其稱為最大的糧食基地,供應全國。
(2)舉證實例
湖廣賊糧将近一半用于漕糧。再以乾隆三十一年為例,湖北、湖南歲漕京師糧 分别為132396石,133753石,分别占本省賦糧總數的46%與48%。這雖然比明代成化以後 湖廣漕運糧様250000石要多,但與後時代負擔清糧的其它省份相比要少。
同年,江南江蘇, 安叡,山東,河南、浙江以及江西等省的漕糧額分别為176260石、525936石、347907 石、173177石,941683石和770310石。又如雍正二年的糧米與田賦環,江南江蘇與浙江分别是276838石、2719942兩,1369258石、2659432兩。
同年,兩湖的田賦铤與米糧額為2081290兩、306628石。但然而,該年的土地面積湖廣比江浙要大,江南江蘇為 981,291頃27畝,浙江為456903頃43畝,兩湖共841017頃75畝。這樣要看到湖廣的田斌與江斷等處相比是存在着差距的,賦額也是較輕的。
4.交通便利加速了湖廣地區農業發展
以長江為中心交通路線,貫通了四川、湖廣、江浙等重點省區,形成米糧流通網絡。其供求方向又恰與江水流向一緻,自上而下。四川居首,江浙為尾,出入關系 較為明晰。惟湖廣地處中遊,居流通過程之中間環節,承上受川米輸入,啟下出米糧至江浙,具有中轉或集散市場的職能。
當我們看到兩湖經濟水平的迅速提高,對“湖廣熟,天下足”的重要意義時,還應當注意到 優越地理位置和地居長江大動脈中遊“轉輸便利,非他省比”的得天獨厚的交通條件,對這一經濟現象的實現,所起的重要作用。
不論漕運還是商品糧的轉運,明清時期主要是利用船隻,借助長江這條黃金水道.兩湖地處長江中遊,交通便利。它不僅能将本區盛産的商品糧迅速運往華東、華南、西南、關中、中原等地區,而且成為了長江中上遊其它糧産區(如四川、江西)商品糧外運的集散地。
漢口之所以在清代成為全國 一級米市,就因為其背靠糧産區,而且為“九省通商”之地,這便是兩湖取得上述地位的典型表 現。反證之以四川、江西.這兩個省在清前期同為全國著名的糧産區,常常與“湖廣”并提。
而它們之所以在商品糧也源源不斷地輸往外省時沒能得到“天下足”的稱譽,隻因其地理位置欠佳,交通運輸不便.尤其是四川,糧食外運多由湖北集散中轉。由此可見,地理位置、交通條件對一個地區在全國知名度的提高和經濟地位的确立,不是可有可無,而是不可或缺的。
5.湖廣地區先進的農業技術
兩湖先逬農業經濟區的經濟效益.明顯好于其它農業區。其中 尤以江漢一一洞庭平原為突出。江漢——洞庭平原的垸田系圍墾河湖淤積洲土而成,土壤腐殖質含量高,十分肥沃,一歲兩收,産量可觀。
憑借先進的生産技術,突岀的經濟效益.江漢——洞庭平原、鄂東沿江平原、湘中丘陵盆地等農業區的經濟水平大帽度提高,從而使兩湖成為全國重要的餘糧省,保證了商品糧源源不斷地運往其它缺糧省區。
1936年出版的《湖南經濟調查所叢刊. 湖南之米谷》所載33個餘糧縣中。有21個在上述産糧區。它們輸岀的糧食占全省總輸岀量的 72.6%,而位于湘南和湘西的12個餘糧縣輸出的糧食主要用于縣際間的調節,但遠無法滿足湘西、湘南的缺糧需求,每年還必須從洞庭平原、湘中調入大量米谷。也就是說,真正有商品糧輸往省外的,在湖南隻有洞庭平原和湘中糧産區。
三.農業與自然災害江浙地區常受自然災害的襲擊也是導緻米糧恐慌。
重大自然災害不僅危害農村生态與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而且對農村社會可持續發展也有極大危害作用,因而嚴重地阻礙農村社會的全面發展與文明進步。
曆史上,一些重大的自然災害造成許多城市文明的毀滅;在剝削制度下,大災必有大荒,餓殍遍野,赤地千裡,人口大量死亡,社會動亂不安,尤其是災害使農民貧困到極點,被迫掲竿而起,災荒削弱民族的内在力量,使異族乘虛而入,危及民族和國家安全。
這些曆史經驗教訓是值得注意的。很多統治者知曉了這一點,打算分散江南地區的糧食基地的職能。那麼,湖廣地區是一個非常好的選擇。水熱條件與江浙相同,自然災害比江浙少。
參考文獻:
1.張國雄 《“湖廣熟,天下足”的内外條件分析》
2.李華歐 《論明清時期“湖廣熟,天下足”經濟現象》
3.譚天星 《清前期兩湖地區糧食産量問題探讨》
4.羅小峰 《水旱災害與湖北農業可持續性發展》
5.百度百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