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曲譜在常人看來尤如天書,很有神秘感,那奇異獨特的方塊字符,很難讓人相信是一種樂譜。
《紅樓夢》中賈寶玉第一次看到琴譜時誤以為是天書,被林黛玉嘲笑;《笑傲江湖》中洛陽金刀王家将琴譜當作《辟邪劍譜》,造就了前往綠竹翁處辨認曲譜而使令狐沖識得任大小姐學琴以至最後的琴箫合奏“笑傲江湖之曲”的美滿姻緣。
就像對任何事物一樣,往往當我們不明其事理時才會有神秘之感,在人類的詞典裡“神秘”幾乎就是“未知”和“無知”的同義詞。就好象習慣了拼音文字的西方人初看中國的方塊漢字感到很神秘,以為很難學一樣,習慣了漢字的我們在看那似字非字的古琴譜字時,也感到很神秘,并自然感到很難學習了。甚至有彈琴多年,隻從老師那兒學習彈奏方法,因為畏難情緒,一直不願去學習琴譜的。
事實上,古琴的“減字”譜是非常容易學習的,可以說是比世界上任何一種樂譜都容易學習.一個簡單的方塊字,竟然将左手和右手的指法以及弦序、徽位,甚至彈奏時的處理如綽、注等這麼多的信息,這麼複雜的彈奏活動,全部包括其中了。中國古人真是智慧、真是偉大!
減字譜是由最早的文字譜發展而來的,卻已與忠實記錄演奏方法和過程的文字譜有極大不同,它實際上是一種全新的創造,将文句記錄縮減、精簡、組合成一種新形的方塊字。與近代的簡化字不同,它不是将一個繁體字精簡為一個簡化字,而是将一段描述左右手彈奏方法、弦序、徽分、音樂處理的文字語句縮減成一個新的字符,而這種縮減卻毫不減少這一段文句的信息且比原來的記載更明白,一目了然,便于視奏,按譜循聲,由此實現了既不脫離漢文化傳統(毋須用新形符号如阿拉伯數字及線條蝌蚪等)又符合了器樂記譜需要的新型樂譜的創造,這種創造在人類的音樂史上是全新的,在世界各種器樂專用譜式中是獨一無二的,而這種獨一無二并非标新立異,而是符合七弦琴彈奏特點的必然結果。
據研究,古琴減字譜的記譜方式,還準确地體現出琴樂在幾種律制(純律、相升律、平均律)方面交相使用的現象,“這種在同一種樂器的專用譜式上,細緻、精确無誤地标注出三種律制的音律現象,在古今中外各類譜式中是罕見的。”(李明忠《中國琴學》第三章)。更為奇妙的或許是撫琴者可以不懂音律、“不知音階為何物”,“無須認識音名,更無須辨認正聲和變音”,隻需按減字譜記錄的彈奏方式去按譜循聲,便能“自然取得各音的音準深入到變音”。(《查阜西琴學文萃》第657頁)。這就是“暗合道妙”。
畢竟,七弦琴本為中國古人修身養性、資生日用之具,對于大多數琴人而言,重在得其受用,是不是明白音律卻并不十分重要。對古琴減字譜最大的不滿是認為文字譜的缺點如“無音高旋律的直覺、不便于記出明确的節奏節拍、篇幅繁冗”等“在減字譜中依然存在”,認為這是一種“缺憾”,是古琴“記譜技法的不完善”,它甚至“影響了琴樂的繼承與發展”。
但中國古琴千餘年來六百多首琴曲、三千多種傳譜、兩百餘部琴譜,正是這種“不完善”的記譜法所記載的,而千餘年來的琴樂,也正是在這樣的傳承中“繼承與發展”的。如果說到近代古琴的傳承出現危機,問題恐怕不是在減字譜,而是在社會文化的變遷。
因此,對減字譜的“缺憾”如何認識,端看我們的評價标準,也就是說,取決于我們的觀念。
如果我們以一般音樂樂譜的标準看古琴減字譜,一種無“音高旋律”、無“節奏節拍”的樂譜無疑是“缺憾”的,甚至根本不夠稱得上是一種樂譜,因為它不具備音樂之音高、節奏的最基本要素。但千餘年來中國古琴在這種記譜方式中穩定地“傳承與發展”的,這本身就是一件很奇妙的事。
值得思考的是,曆代琴譜中對琴學之律、調、曲、論等有着系統而精深的研究記錄,例如關于音律的研究,看看《琴書大全》之卷二,即可知是多麼地細緻入微,在外行看來近乎繁瑣,如墜雲裡霧裡;相對而言,樂譜之“時值”、“節奏”的标注方法應該是較為容易的事,古人難道真的做不到嗎?其實“非不能也,是不為也”。
音樂的節奏與速度,在中國傳統中稱之為“闆”或“闆眼” 。就樂譜的實用功能而言,“注闆”(标注了節奏、音高)的曲譜無疑更容易使用,但中國琴人之撫琴,從來就不是為了在樂器上精确地重複出别人的旋律,而是要抒發自己的胸臆、彈出自己的心聲來。
尤如書法不是寫字、繪畫不是照相,同一詩句的書法應當各具神韻,同一山水的繪畫往往千姿百态,操缦也不是準确地按譜彈出一段音樂旋律,而是要有操缦者自己心靈的音聲才對。同中國藝術之書法、繪畫重神意氣韻而不在“形似”上一樣,琴樂也一向是以意境為重不汲汲于節奏之合拍的。嚴格說來,琴樂本無“拍”,“拍”乃生于心,故闆有“心闆”之說,而譜也有“心譜”之謂。因為究竟而言,音樂之節奏闆眼,發源人類身心血脈的律動,樂句的旋律與人的氣息是相應的。
琴樂之樂句恰如人類的呼吸意念,往往是自由的、散文詩一般的,也稱“散闆”。精緻地分析會發現琴樂之散闆似散而非散、形散而神不散,其中有一種更高級的、更精微的、與人類身心血脈之律動的相應的節拍,故可以規整、也可以不規整,完全是“發于心”、“應于手”而“形于聲”也。
就記譜而言,古琴之簡字譜可以說是“得其妙”了,體現出中國文化自由人文的氣息,與中國藝術之根本精神一脈相承,豈一般音樂範疇之樂譜可比?故認識古琴譜當從文化哲學的層面,以中國藝術精神來領會才能悟得其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