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這個礦泉水裡的愛馬仕,不得不想起去年大火的影視劇《歡樂頌》,那時候整天就覺得哇劉濤真酷,連喝礦泉水都這麼有範兒!我要去買她的同款水!!
一買才發現,這瓶水竟然要賣20塊,這哪裡喝的是礦泉水,這分明喝的是礦吧。
其實要論産地泉水,咱們的農夫山泉也有的一拼。在外國市場上,依雲水的地位和我們農夫山泉差不多。但是自打依雲進入中國後,根本就不在大衆消費場所出現!而是進入了北京上海一些五星級酒店等高端場所,甚至一度暴漲至128元一瓶!在中國,依雲霸占了超過25%的國内高端水市場,直到今天它單瓶的價格都沒下過10元内。
一定有人好奇了:農夫山泉超市賣2塊,而一瓶330ml的依雲天然礦泉水在天貓要賣18一瓶!!憑什麼它賣這麼貴呢?
賣得貴看産品本身:水品質過關現在很少有人提起那款據說能長壽的某牌酸奶,雖然它們依舊在二三線城市裡強撐着陣營,而消費者卻一年年地不再去相信這樣的噱頭了。
所以當大家第一次聽說這個号稱有“阿爾卑斯雪山水的味道”的“神水”時,總覺得又是在騙人 !不過說起來不是沒有依據的,因為這個水的産地依雲小鎮,就在阿爾卑斯山腳下。
“純淨”“天然”的理念
由此大家會想到,當阿爾卑斯雪峰的冰川在往山下流的時候,要經過一個封閉的砂石過濾層,水流滲透過這層砂石要用15年的時間,才能流入瓶罐裡銷往全世界。
靠水吃飯的依雲人自然對水源無比珍惜,為了保證水源不被污染,當地社區和周圍村莊組成一個水源地保護管理協會,主要由村莊負責人和企業代表負責組織具體保護措施,如限制奶牛數量,監督化肥農藥使用情況和生活排污及建設發展,限制燃油發電取暖以免漏油污染等。
做這些的目的都是為了達到自身提出的“天然、純淨、健康”的理念,沒有這些誰還會買價格高達1-2.3歐元的依雲水呢,何況是330ml,比一般的礦泉水貴上數倍。
天然礦泉水
含锶為0.4mg/L,偏矽酸19.5mg/L
在海拔兩千米以上,常年平均氣溫在零攝氏度以下,終年積雪,這個地域的唯一性和獨特性造就了水源的品質和稀缺性。
不是所有的礦泉水都能産自阿爾卑斯山,依雲天然礦泉水的本質,也是它近乎奢侈價格的根源所在。
依雲礦泉水是堿性水,PH值7.2,溶解性總固體為489mg/L,硬度在306mg/L,屬于中硬度的水,對于國内人來說口感有些偏硬,但是也能喝。
依雲礦泉水富含多種礦物元素,特别是锶、偏矽酸,這兩個元素有助于皮膚再生,增加皮膚彈性,因此,依雲還推出了一種噴霧,叫依雲噴霧,非常暢銷。
無臭氧殺菌工藝成本偏高
國外的進口水都采用無臭氧殺菌工藝,依雲水也不例外(國内也隻有個别水企使用),比起國内水通常使用的臭氧殺菌,這更有利人體健康。
用臭氧殺菌,會造成水質裡産生溴酸鹽,這是一種低度潛在緻癌物,長期使用對身體有危害。
而無臭氧殺菌法需要大量硬件設施的投入,生産成本高,相應地價格也會偏貴。
所以,别說是長途跋涉運過來的依雲礦泉水了,就算是國内使用這種技術的礦泉水,價格也都貴一些。
進口稅費
再者,依雲純進口水的“出身”,身價自然偏高。在進入中國市場前,所有的商品都需要相關的稅務、報關費、海關檢驗費、産品損耗成本等。
讓消費者為品牌價值買單當人們購買10元以上的水時,他們消費的就遠不隻是優質的水源。根據英敏特《瓶裝水——中國,2016年》報告,除了更強烈的健康訴求之外,對高收入群體來說,他們想要還有身份地位象征和社會認同。
依雲水的目标受衆是高端白領階層,這個人群更在乎的是水的品牌價值和功能性,所以即便價格貴出幾倍,他們還是會買單,因為這更能襯托出他們高于一般人的生活标準和品味來。
講得一手好故事
在品牌故事的講述上,很多國産品牌還是沒學到位,依雲水源地故事的開頭雖然貌似浮誇,但強在非常具有貴族氣質:
“1789年夏,法國正處于大革命的驚濤駭浪中,一個叫MarquisdeLessert的法國貴族患上腎結石。有一天,當他散步到附近的依雲小鎮時,他取了一些源自Cachat紳士花園的泉水。飲用一段時間,他驚奇地發現自己的病奇迹般地痊愈了。”
故事的講述随着時間叠代而更新。
1998年,“依雲寶寶”廣告片主打嬰兒營銷,自此以後,baby元素成了依雲廣告的核心标志。
2009年,依雲發起“活出年輕Live Young”系列品牌活動,并推出首個廣告創意片——“旱冰寶寶Roller Babies”,成網絡點擊最高的創意,還得了英國倫敦設計金獎。
2017年5月,依雲新一輪全球推廣中讓嬰兒們穿上了Oversize的時裝。它想表達的不僅僅是喝依雲水可以抗衰老,還呼籲人們能像嬰兒一樣看待這個世界,打動了不少焦慮的年輕人。
将品牌文化延伸
不難發現,依雲水在上述這些廣告裡從不訴求礦物質和水源,而是從精神層面去迎合消費者需求,傳遞品牌價值理念的同時,和消費者的生活産生了關聯。
依雲大中華區總監孫威強曾說過,“依雲不僅僅是一瓶瓶礦泉水,而是一個概念,一種生活方式。”
堪稱藝術品的包裝設計
依雲早在1986年進入中國市場就開始謀篇布局,等同于在市場混沌之初就把這種“阿爾卑斯山”“稀缺”的高端概念灌輸給中國消費者,定位強勢且清晰,直到現在依舊如此,并且不斷結合文化、時尚、藝術等進行産品推廣,刺激消費者精神層面的購買欲,來滿足他們的高消費心理。
在消費者面前,一味去宣傳水源和礦物含量高似乎并沒有什麼卵用,因為他們不是營養專家也不是地質學家,農夫山泉和昆侖山水各自對人體的作用影響如何他們也并不清楚。
而如何能夠體現出他們與衆不同的生活品味,把他們在精神層面的需求激發出來,才是本土品牌要考慮和轉變的地方。
這樣一看,綜上所述各種因素,依雲賣得貴還是有它貴的道理的。
反觀我們自己的品牌,除了講專供渠道,或者簡單在瓶身印有一些logo元素以外,都沒有特别貼合高端消費者的場景出現。
2007年12月,依雲水曾被檢出“細菌總數超标”(其母公司達能一再強調這是因為歐洲和中國檢測标準不一導緻),一時間網絡上崇洋媚外的輿論風行,大家都以為這次國産品牌迎來了翻身機會,但是最後依舊沒有轉化為真正意義上的高端消費。
比如像高鐵動車上的專用水,盡管有政府的權威背書,但是在消費者心中,它隻是一個長期專供在特殊渠道上的礦泉水而已,人們對于高端水品牌的認可還是停留在依雲、巴黎水和聖培露等。
農夫山泉推出的玻璃瓶高端水,曾拿過Pentawards國際包裝設計獎的瓶身,它或許是最有希望進軍這個市場的吧,但是你想想,喝了十幾年農夫山泉水的中國消費者,有多少人願意去花十幾塊買一瓶隻是包裝好看的水呢?
為進口水消費其實無可厚非,正因為它溢價本身是高價值的,而這個價值是由消費者自己來衡量。
如今大部分人家裡喝的依然是普通的桶裝水、自來水,路上渴了買一瓶農夫山泉,但偶爾當人們也想“享受生活”去酒吧去高端餐廳裝個B的時候,他們也會為依雲大方地掏腰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