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為什麼要吃粽子,過年為什麼要吃餃子,臘八為什麼又要喝粥?
逢年過節吃什麼,這個是怎麼來的?
到底要怎麼吃?我減肥,隻想吃綠(輕) 菜(食)……
傳統節日吃什麼,這就和特定的人物、事件還有百姓的訴求有關了
比如春節,我國最盛大和最重要的傳統節日,春節吃餃子,就有“更歲交子,辭舊迎新”的含義。
過年還吃年糕咧。
年糕,年糕,年年高嘛,就是寓意新的一年“年年高”。
那冬至為啥又要吃餃子咧。
相傳南陽醫聖張仲景,告老還鄉時,恰逢大雪紛飛。
他看見鄉親的耳朵都被凍爛了,就搭起醫棚,用羊肉和驅寒藥材放置鍋裡煮熟,剁碎,再用面皮包好捏成耳朵的樣子,放鍋裡煮熟,做成“驅寒矯耳湯”施舍給鄉親。鄉親們服食後,凍爛的耳朵也好了。後來,冬至“吃餃子不凍耳朵”,就傳開了。
有些地方冬至可不吃餃子,吃湯圓。
南方諺語“冬節大如年”,冬至與過年一樣,是團圓的日子,又因南方重祭祀,冬至都要祭祖、掃墓,湯圓本就是祭品,就吃湯圓了。
怎麼樣,是不是覺得吃個飯還有這麼多彎彎繞。這才說明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嘛。
還有呢,臘八節要喝臘八粥是為了紀念抗擊金朝的英雄嶽飛;端午節吃粽子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在元宵節時吃元宵,寓意着“歡聚”與“團圓”;中秋節,吃月餅、賞月亮,代表全家人歡聚一堂。
中國傳統節日飲食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有些節日飲食是基于美好寓意;有些是為了紀念先人;有些又因為傳說禮教。總之都是中華民族的寶貴财富。
(沒事就一起來說說那些有文化内涵的美食和事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