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文末【了解更多】可免費下載教案
教材解讀:
課文講述了一位重病纏身的母親,體貼入微地照顧雙腿癱瘓的兒子,鼓勵兒子要好好活下去的故事,歌頌了偉大而無私的母愛。作者借助對幾件平常小事的細緻描寫,表達了母子之間的似海深情。
寫作背景:
在他二十一歲的時候,突然得了一次重病,導緻高位截癱,也就是在那一年,他的母親也去世了。後來,在他的許多文章裡都寫到了他的母親,縱觀他的成長之路,其實就是母親用生命代價鋪就的。《秋天的懷念》便是懷念母親的的文章。在此文中,作者借助對幾件平常的小事的細緻描寫,來表達母子之間的似海深情,歌頌了偉大而無私的母愛。
學情分析
對七年級學生而言,還不可能深入理解作者在本文中所流露的痛苦、失望、反省、内疚、自責······這樣負面的情感,因此在教學中引導學生抓住教材中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情,體味人物的内心情感,并以此點燃學生情感,引發真情,培養學生獨立閱讀能力。
教學目标:
1、體會作者将濃烈的感情寄托在叙事中的寫法。
2、掌握人物的動作、神态、語言等描寫,感受人物形象。
3、深切地領悟文章蘊涵的深沉無私的母愛,聯系生活實際。
教學重難點:讀課文的内容,領會樸實的語言中蘊含着的豐富的感情。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了解作者,梳理脈絡
(一)作者簡介。
1951年1月4日生于北京。1967年畢業于清華大學附屬中學。1969年自願到陝北延安農村插隊幹農活。
1969年4月因腰腿病返京治病,6月回村。1971年9月史鐵生腰疼加重,回北京治病。1972年1月5日住北京友誼醫院,一年有半,治療結束之時即輪椅生涯開始之日。代表作有小說《命若琴弦》《務虛筆記》等, 散文《我與地壇》《合歡樹》《病隙碎筆》等。
史鐵生是當代中國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他的寫作與他的生命完全連在一起。他用殘缺的身體,寫出了最為健全而豐滿的思想。他體驗到的是生命的苦難,表達出的卻是存在的明朗和歡樂。他睿智的言辭,照亮的是人們日益幽暗的内心。他的《病隙碎筆》作為2002年度中國文學最為重要的收獲,一如既往地思考着生與死、苦難與信仰等重大問題,并解答了“我”如何活出意義來這些普遍性的精神難題。史鐵生苦苦地追尋人之為人的價值和光輝,這種勇氣和執着,深深地喚起了人們對自身所處境遇的警醒和關懷。
(二)整體感知,理清文脈
1.學生自由朗讀,掌握字詞。
癱瘓(tān huàn) 憔悴(qiáo cuì) 仿膳(shàn) jué(訣)别 翻來fù(覆) 去
2.解釋詞義。
憔悴: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
爛漫:文中指顔色鮮豔而美麗。
訣别:多指不再相見的分别。
3.課文寫母親關愛兒子是圍繞哪件事展開的?
看花——線索(闆書)
(1)“我”對看花的态度前後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拒絕→同意→主動
(2)文中的母親和兒子的健康狀況如何?
母親:整宿肝疼→病入膏肓→離開人世
兒子: 雙腿癱瘓
作者的生活态度前後有什麼改變?
絕望封閉→積極樂觀
4.我的脾氣如何?改變我的人?(過渡)
脾氣:暴怒無常 改變我的人:我的母親
二、感知母親,诠釋母愛
要求:面對“我”的暴躁,母親是怎麼做的?提示:人物描寫的句子(如找出有關描寫母親語言、動作、神态、心理等),用不同的符号标出。
請自讀課文,用不同的符号标出。可随手寫下自己的感受,跟着自己的感覺和理解讀一讀這些話。
1、品讀第一部分,母親做了什麼?
①“聽說北海的花兒都開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總是這麼說。
語言描寫
母親帶“我”去看花,想讓“我”振作起來,重拾對生活的信心。
②母親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見的地方偷偷地聽着我的動靜。當一切恢複沉寂,她又悄悄地進來,眼邊紅紅的,看着我。
動作、神态描寫
“悄悄”出去:體諒兒子,讓“我”盡情發洩心中的苦痛,期待“我”能恢複平靜和理智。突出了母親的謹慎小心,說明母親怕讓兒子痛苦,讓兒子傷心。
“偷偷”:表現了母親不放心“我”,關注“我”,表現了母親的慈愛和細心。
“眼邊紅紅的”:說明母親偷偷地哭過但又不讓兒子看到自己難過的樣子。強忍内心悲傷,無私的關愛兒子
③母親撲過去抓住我的手,忍住哭聲說:“咱娘兒倆在一塊兒,好好兒活,好好兒活……”
動作、語言、神态描寫
“撲”、“抓”:兩個動作,說明母親非常在意“我”的内心感受,害怕兒子禁不住打擊,失去生活的勇氣;
母親“忍”住的除了哭聲,還有什麼?(忍住病痛,忍住兒子暴怒無常的壞脾氣)
“忍”:寫出了母親盡管十分悲痛,卻抑制悲傷鼓勵、安慰兒子的痛苦心情。
母親說“好好兒活”:強忍着痛苦,勸兒子要堅強。(帶着幾分無奈,幾分頑強,母親知道自己的生命也許不長了,卻仍在不屈地與病魔抗争,不希望看到身懷病痛的兒子失去與病魔抗争的信心,推動生活下去的勇氣。)
2、品讀第二部分,母親又是怎樣對待兒子的?
①母親進來了,擋在窗前
動作描寫
為何要描寫窗外落葉?
以動襯靜,突出“我”孤獨、無望、痛苦的心情,也用來象征“我”的生命如樹葉般飄零。
母親為何“擋在窗前”?
怕“我”觸景生情,傷感痛苦,表現了母親的細心。
②她憔悴的臉上現出央求般的神色。
神态描寫
“憔悴”:母親既承受着病痛的折磨,又因兒子殘疾又絕望的狀态下承受着心理的折磨。
“央求”可否換成“期待”?
“央求”:表現了母親的執着。反映出母親既盼望兒子早日擺脫陰影,又怕自己支撐不到那一天的複雜心理。若換成“期待”則不能突出母親忍着巨大病痛仍一心為兒子着想這一特點。“央求”含有最低要求的意思,“期待”則指較高要求。
③她高興得一會兒坐下,一會兒站起:“那就趕緊準備準備。”此時母親的内心是怎樣的?
語言描寫
表現了母親内心的喜悅。
母親知道自己身體不好亦或者知道自己時日無多,而在期盼中得到兒子的答應而表現出對出行的渴望與安慰!
④還記得那回我帶你去北海嗎?你偏說那楊樹花是毛毛蟲,跑着,一腳踩扁一個……
語言描寫
表現了母親心中十分地快樂,表現了母親對“我”的愛之深。
⑤她忽然不說了。對于“跑”和“踩”一類的字眼兒,她比我還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心理描寫,動作描寫
母親很怕自己的情緒或者言辭刺激到我,所以盡力地壓抑自己的難過,而變得小心翼翼,變得敏感。表現母親對我的愛和關心無處不在。
本文除了直接描寫母愛,還有哪些地方也表現了母愛?
①文章開頭寫我的壞脾氣
母親能寬容和理解,這就是母愛,是為了襯托出母愛之深之偉大,流露出自己的愧疚之情。
②母親昏迷前說的最後一句話
母親在痛苦的彌留之際,心裡惦記着的依然隻有自己的兒女!表現了母愛的偉大無私。
側面襯托母愛
體會母親形象
悲苦、寬容、堅強執着、細心、偉大無私的母親
第二課時
一、再讀感知,體會作者的情感
找出表達作者情感的詞句,有感情地朗讀,并說說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
①可我卻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經到了那步田地。
②看着三輪車遠去也絕沒有想到那竟是永遠的訣别。
“一直”表達了作者當時完全沉浸在自己的悲苦中,根本沒有注意到母親的嚴重病情,“絕”“竟”說明作者對母親的病重和離世毫無準備,這些詞表達了作者的悔恨(愧疚)、悲痛。
二、學習看花部分,懂得“好好活兒”的意味
1、①母親為什麼帶我看菊花?
母親帶我看花是想喚起我對生活的信心。
②我為什麼去看菊花?
找出描寫菊花的句子——黃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潔、紫紅色的花熱烈而深沉,潑潑灑灑,秋風中正開得爛漫。
菊花淡雅高潔——是母親品質的寫照;
菊花熱烈而深沉——是母愛的寫照;
菊花開得爛漫——菊花開得爛漫——我終于能堅強地面對磨難,活出自我生命的個性與美麗。
2、結尾重複母親“好好兒活”的話,有什麼深意?
表明成熟的“我們”現在已經懂得生命的意義和生活的真谛,不會再徒歎命運的無情,會勇敢地面對生活的磨難。
3、結尾作用
結構上:以菊花為線索,引發對母愛的贊美,照應前文形成對比。
内容上:菊花象征母親對我的愛,表達了我對母親的懷念。
合作探究
課文為什麼不以《懷念母親》為題,卻以《秋天的懷念》為題?
點撥:散文标題的作用:①交待故事發生的時間或地點;②交待叙事的線索;③奠定文章的感情基調;
④揭示文章的主題思想。
1.“懷念母親”太直白,“秋天的懷念”更有詩意;
2.“秋天”是背景和“引子”,文中寫景、叙事、記人,都與“秋天”有關;
3.“秋天”是“我”不幸遭遇、暗淡心情的寫照,具有象征性;“秋天”是“我”走出低谷、樂觀生活的象征。
四、課堂小結
1、本課以 ______為線索,主要講了病重的母親為了照顧癱瘓的兒子而倒下,而後兒子終于明白了母親的苦心,決定振作精神跟妹妹一起___________。
2、人物描寫的方法主要有:
①
②
③
④
師:學習了這篇課文,我們理解了史鐵生,其實也正是思考了自己的人生。對于一個雙腿癱瘓的殘疾人,我們本來也許是充滿同情,但我們對史鐵生卻是充滿了敬重,因為他活出了境界,活出了生命的高貴。人生的道路很長,當苦難和逆境來臨的時候,我們也應該好好活,更應該用這種好好活的心态,去關愛我們身邊的親人、朋友、同學。
五、拓展延伸 1、母親死後,史鐵生才慢慢悟出母親的這些愛以及母親所說的“好好兒活”
的意思。作者最終沒有辜負母親的期望,他成了著名的作家。
又一個秋天,望着望着天上北歸的雁陣,我;聽着聽着甜美的歌聲,我 ;看着看着窗外的樹葉唰唰啦啦地飄落,我 。
六、作業設計:
學完了這篇課文,你想說些什麼?可以用《媽媽,我想對你說》為題,也可運用本課的寫作方法(通過人物的表情、動作、語言表現人物内心),給媽媽寫一封信。
闆書設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