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中的翁植凱
黨旗在基層一線高高飄揚
翁植凱2018年6月加入中國共産黨,家鄉在汕頭,現任廣州港新沙港務有限公司煤礦操作部設備操作技術員。從事港口設備工作十多年以來,他不斷勤學苦練,敢于創新,從一名學徒司機,成長為技藝精湛的碼頭技術能手,在今年榮獲廣東省五一勞動獎章。在平凡的崗位上,他以實際行動诠釋了一名當代港口工匠的擔當。
文、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李妍 通訊員鄒井棋
勤學苦練 競技場上寫華章
翁植凱工作的卸船機駕駛室大概有4平方米,室内配有空調,距離地面約35米,需要較好的視力才能滿足操作要求,作業中,他要低頭彎腰朝下觀察,确保抓鬥在其操作下安全平穩進入船艙抓取物料。
别看這位小夥子長相清秀帥氣,如今他已經是一位懂得操縱碼頭卸船機的“老司機”。2008年10月,翁植凱進入廣州港新沙港區卸船機司機崗位實習,2009年7月轉正擔任橋式抓鬥卸船機司機,在這一崗位上奮戰十多年。
在同事眼中,翁植凱刻苦鑽研,虛心求教,積極參加全國省市各級技能競賽,以賽促學,不斷磨煉技藝,終以近乎苛刻的動作要求,練就了一身高超的卸船機操作技能,憑着出類拔萃的技能本領和任勞任怨的工作作風,他成為碼頭裝卸機操作者隊伍中的佼佼者,是大家心目中的“放心司機”。
在2014年和2016年廣州市級二類橋式抓鬥卸船機職業技能競賽中,他兩度奪冠;2019年12月參加“甯波舟山港杯”首屆中國港口職工操作技能交流賽(卸船機組别)獲得了“二等獎”;2020年9月參加由交通運輸部舉辦的第十二屆全國交通運輸行業“浙江海港杯”起重裝卸機械操作工職業技能大賽成績優異,被授予交通運輸行業高技能人才的最高榮譽“全國交通技術能手”稱号。
傾囊相授 “手把手”傳承匠心
為了集聚創新能力、培養技能人才,廣州港新沙港務有限公司于2015年12月成立了“青年創新工作室”。作為工作室骨幹成員之一,翁植凱主要負責新司機培訓以及青年人才的培養工作。他不但将自己多年來掌握的操作本領傾囊相授,還組織開展“導師帶徒”工作,由一名老師負責帶兩至三名學生,“手把手”教會他們基本操作技能、技巧、安全意識和故障應急處理等,幫助年輕同事盡快成長,培養出多名“廣州市技術能手”“羊城工匠杯”金獎獲得者。
翁植凱與創新工作室成員們共同開展創新創效、新技術推廣,成為同行中操作最娴熟、最精湛的多面手,入選廣州市總工會舉辦的2018年“最美羊城工匠”網上點贊宣傳活動。他所在的青年創新工作室近年先後完成了23項技術創新,申報了17項實用新型專利和4項發明專利,被評為“廣東省海員青年創新工作室”。
甘當黃牛 基層黨員勇擔當
作為一名基層黨員,他不負衆望,充分發揮共産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積極參與大船搶卸等困難作業,與團隊緊密配合屢創佳績,3次打破紀錄,2019年創下了7.30萬噸/天的卸船效率。
2019年8月,翁植凱轉為設備操作技術員,主要負責司機隊伍的培訓指導工作。他經常深入現場,将現場作業中的點滴記錄收集,從司機對設備的日常檢查開始,到整個作業結束,層層細剝,取其精華去其糟粕,負責起草制定了《卸船機操作培訓教程》,該教程被命名為“翁植凱操作法”。
随後,該操作法成為碼頭新司機培訓的必備教材,不僅能保障操作的連貫性,還能有效降低設備的故障率,提高設備利用率,提高作業效率,減少維修成本,延長設備使用壽命,有效防止新司機因經驗不足、知識面不全帶來的安全操作問題,加快新司機的成長速度。
“認真抓好每一鬥,認真追好每一鬥。”這是翁植凱對工匠精神的理解,把控好操作中的每一個細節,遇到難題善于思考,不斷積累操作經驗、處理故障的經驗,直至發出“光芒”。
對準備從事技能工作的年輕人,翁植凱的建議是“幹一行、愛一行、精一行”這句名言,他建議年輕人将準備從事的技能崗位的知識學透、吃透,對于理解不透徹的知識點要虛心求教,切忌一知半解。
在建黨101周年之際,翁植凱說:“作為一名普通黨員,我始終堅定信念跟黨走。今年7月1日的到來,也意味着我在新沙碼頭已工作了13個年頭,我的成長緊跟新沙碼頭每一步的發展和輝煌,從學徒司機到操作能手,我始終堅信,簡單的事情堅持做、重複做、用心做,在平凡的崗位中做出不平凡的成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