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稼之人不得閑,面朝黃土背朝天。一直以來經過努力,我們民衆能有個好的居所是期盼,是願望;繼而實現,是美好的。俗話說:鳥都需要一個窠。有了居所,一個人的心算是定下了。所以,造房子住新屋是人們的重中之重,是安居樂業的保證。※ 扡樁一直以來,某家要選地基做屋是十分慎重的,特别是我們農村;在準備起工做屋的場地,要請地仙(堪輿師)來打羅盤定朝向。如果此地的方位字向,或者地基偏陰,地仙便會建議主人家重新選址。方位字向不好,地仙便用羅盤再次轉過,到符合要求為止。地基偏陰可增高,或前後左右移至向陽處等破解之法。如果适合做屋就會把字向确定下來,選日子動工。方位字向确定下來了,東家就會去選日子,選個吉日動工。有些人家會請地仙翻看通書(萬年曆)幫他選個好日子。有些信佛信道的人家會去寺廟求神選日子。總之,在選日子這件事上,一直以來人們是不會馬虎的,會虔誠慎重對待。開工的日子選定好了,東家會請地仙與石匠前來扡樁。早飯後大家來到整理好的地基處,開始忙活起來。東家要拿黃紙、小鞭炮前來,動工之前在屋基地上燒紙,黃紙燒完再放鞭炮;口中念念有詞,大意是告之土地公公保佑家宅安甯。東家禱告完畢,石匠拿着東家準備好的木樁(也有斑竹樁),在地仙的确認下,石匠算好長寬距離,把四個角确定好;再把樁用細麻繩連接起來,石匠将細嫩的石灰順着麻繩一路撒下;地上有了石灰印子形成的線,整個屋的最初結構圖就出來了。接下來就是屋的大門分中。地仙在地基處留有大門的兩樁之間再豎一樁,把紅線捆在中間樁的一半處,将紅線拉至大門中的外樁,同樣捆在樁的一半處。然後地仙至大門中的裡樁處,用羅盤定中,經過反複幾次最終确定好大門中的點。行話有雲:墳要對包,門要對凹。大門要對着案頭,這裡的案,就是指遠處兩山之間的凹處。地仙用羅盤在裡樁處進行分中,裡樁、外樁、山案三點連一線了,大門的中點就可以确定了。石匠用一根筆直的斑竹,制作成度表進行分邊。用度表從左右兩邊的牆角,各橫着進行測量一下。從角到點的距離兩邊一樣時,這就是大門的中點,石匠會在斑竹上刻下記号備用。※ 下腳下腳就是打基礎。下腳先挖腳(挖地溝),不管是大戶人家的青磚木制房,還是大衆化的土牆屋,下腳是必需的。青磚也稱閉火磚,是傳統工藝制作而成的一種磚塊,具有吸水性強、平整美觀等特點。大戶人家建房外牆都是用青磚砌牆。内屋及廳堂是榫卯結構的木制框架結構。這種房子用料講究,柱子是大而直的杉樹,堂屋的牆壁是杉樹闆接拼而成。屋頂的大小梁是按要求的樟樹,主梁進行了開雕,雕刻了很有寓意的圖案花紋。特别是窗戶和牛腿,雕刻得美輪美奂,每一件都是十分考究的藝術品。這種房子的建成,人力、物力、财力上花費是巨大的。中堂建有天井,用以采光和排水。整棟房子的建造科學美觀,磅礴大氣。這種高門宅院在這裡就不作細表。由于物力、财力的限制,普通民衆隻做土牆屋。扡樁後的幾天裡,東家安排人到屋基地進行挖腳。做事的人沿着石灰印子開挖。如果地基處的地皮硬實,屋石腳就挖得淺些,窄些。如果地基處的地皮松軟,石腳就挖得寬些,深些,要挖到硬底為止,一定要落到實處。地基硬實的施工起來較為省時省力,挖個尺把深就行了。用大小适中的亂石随溝排列規整接上即可,這稱為接石腳。如果溝深,需要下大方腳,要用大石頭放至溝裡排列規整。再用小石頭放至大石間和中間空隙處排平撿齊,這稱為息囊,小石頭被稱為息囊子。接石腳時(也稱下腳),石匠會每路逐步将石腳的寬度縮小,待接到比地表高于五寸時,正好是牆的寬度(牆寬一尺,33公分)。這時,在腳下完了,房屋的整體地面輪廓就顯現出來了。
※ 築牆築牆也稱壘牆,隻是築牆用的是土,壘牆用的是石。石腳下好後,在石匠的指導下,做工的人把牆夾闆橫放在石腳的上面;石腳面上放有兩根擱棍,牆夾闆是橫放在擱棍上。到這裡有必要交代一下:擱棍、牆夾闆、築錘是築土牆的必用工具。擱棍是兩根比手臂稍細的圓木,起托底作用。牆夾闆是種木制框架容器,内中裝土築牆。牆夾闆厚不到十公分,寬一尺,深四十公分,長1米5至1米8;一頭可活動進行拆裝,一頭固定。築錘是較粗的木頭制作而成。木頭長約兩米,中國一矬削至粗細能用手拿住即可;兩頭頭上削圓不削細,形如棒槌。牆夾闆放平放正後,兩個做工師傅各站立于夾闆上方的兩邊,手各持一根築錘。下面的做工師傅将築牆的土,用兔倪糞箕裝好倒入夾闆中,待夾闆中裝好大約一半土時,上面的做工師傅便使勁地拿築錘不停地築打;直至築實夯平為止。築牆的土是用石灰、黃泥、沙土拌勻的。石灰與黃泥有很強的粘性,吸水性強,沙土散且粗,有散水的作用。這樣按比例綜合拌勻使用,可使更堅實牢固。就這樣一路一路(級)地夯築,在此過程中随牆增高,逐次放入較長稍大的樹木,這個稱為牆筋。放入樹木的目的,就是在房屋造好後,牆體會自然變幹,如果沒有牆筋,在熱脹冷縮的過程中會對牆體造成損傷,導緻房屋倒塌。牆體内放了牆筋的,房屋造好後,牆體自然幹了後,其中的牆筋也會一并幹掉。牆筋随牆體一并幹後,牆筋在牆體中就會産生空隙,這就有了熱脹冷縮的條件。牆體也就更堅固,房屋就安全穩定了。牆體夯築到一半高度時,四個角要進行咬馬,也叫關角。就是兩牆相互對角時,把十幾二十公分厚,長一米五至一米八的紅石長條進行關角。四個角牢固,對整棟房屋的堅固穩定是至關重要的。※ 豎大門以前人們造房屋,是從自家情況和條件設定标準的。一般有三榀、四榀、六榀、八十品等不同規格。以四榀屋為例,要夯築九面牆。其中屋的前後兩面牆,和兩邊正間的隔牆,還有一面前後廳的隔牆要稍矮些。四面直榀的牆是要一樣高的,要放主梁的,也就是屋頂。這些牆的角相互咬馬,使屋的整體穩定牢固。石腳下好後,也有牆夯築到米把高時的,東家會請木匠前來安裝大門。豎大門也是選了好日子的。民間有句話:過日好與差,大門來管家。所以,豎大門的日子是要好的,不能馬虎。豎大門前也是要燒黃紙祝禱的。大門頂的中央要挂兩片小塊的彩布,一紅一藍,意思是向門神讨要彩頭,求生活富裕多彩。大門豎立好了,要放挂大挂的爆竹以示隆重熱鬧。事畢,東家會給石木兩匠小禮,以示辛苦。
作者簡介毛小平,上饒市作協會員,橫峰縣作協會員、詩詞協會會員,喜歡中國傳統文化,對傳統民俗有所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