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的農曆裡,一年分為四季,每季又分為孟、仲、季三個部分,因而中秋也稱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平日的滿月更圓、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節”。此夜,人們仰望天空如玉如盤的朗朗明月,自然會期盼家人團聚。遠在他鄉的遊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對故鄉和親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稱“團圓節”。
月餅蒸上車轱辘大
中秋節這一天,人們都要吃月餅以示“團圓”。月餅,又叫胡餅、宮餅、月團、豐收餅、團圓餅等,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
武威人的中秋節,自古便有賞月、拜月、吃月餅、全家團聚的習俗,流傳至今,經久不息。以月之圓兆人之團圓,為寄托思念故鄉,思念親人之情,祈盼豐收、幸福,成為豐富多彩、彌足珍貴的文化遺産,其中最出名的當屬武威大月餅,
每年農曆八月十五前夕,武威人就會早早準備蒸月餅過中秋。制作大月餅很講究,要用精制面粉,用水和面擀張,鋪一層面張,抹一層清油,撒一層天然植物香料,一層一色,紅曲、香豆、姜黃、玫瑰、胡麻,一層摞一層,摞五層或七層,再包一層皮,一個大月餅就做好了,放蒸籠上蒸3個多小時,厚重大方,圓滿喜慶的車轱辘大月餅制作出來,成為當地走親訪友的最佳禮品。
武威大月餅多是傳統蒸制而成,說是月餅界第一名副其實,東西南北、四海九州再找不到這麼大、這麼好看的月餅。它不僅是一道美食,更是一件美輪美奂的藝術品,僅是欣賞就是一種美的享受,其獨特美味更是讓人回味無窮。擺放在桌上大氣圓滿、吉祥如意,切開來一層一層誘人無比,吃起來酥軟的口感、豐富的香味,讓人一輩子都想念。
中秋為何要賞月
每逢中秋來臨,賞月談月便成為武威人民久談不衰的話題。
從時令上說,中秋是“秋收節”,春播夏種的谷物到了秋天就該收獲了。自古以來,人們便在這個季節飲酒舞蹈,喜氣洋洋地慶祝豐收,這在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中就有描繪。從淵源上說,中秋又是“祭月節”,它源于遠古人類對自然的崇拜。古代帝王的禮制中有春秋二祭:春祭日、秋祭月。最初祭月的日子在“秋分”這一天,“秋分”這個季節在八月内每年不同,所以秋分這一天不一定有月亮,祭月無月是大煞風景的,逐漸約定俗成,祭月的日子固定在八月十五日。
從科學觀察來看,秋季地球與太陽的傾斜度加大,大地上空的暖濕空氣逐漸消退,而此時,西北風還很微弱。如此,濕氣已去,沙塵未起,空氣顯得格外清新,天空特别潔淨,月亮看上去既圓又大,是賞月的最佳時節。
這夜,一輪圓月東升時,家家戶戶都要祭月,在庭院、樓台上擺出月餅、西瓜、蘋果、核桃、花生等果品,西瓜一定要切成月牙形狀,點燃紅燭,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後由當家主婦切開團圓月餅。切餅人預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樣。就這樣,一家人邊賞月,邊暢談,直到皓月當空,再分食供月果品,其樂融融。
傳承創新中秋文化
去年中秋,市博物館開展了《博物館裡話中秋》為主題的社教活動,講解員通過不同形式為少年兒童介紹中秋節的來曆,以及有關中秋節的神話故事和傳統習俗。在講解員的指導和家長的幫助下,少年兒童開展了動手制作輕粘土月餅的活動,每個孩子都主動參與,度過了一個非常有趣的中秋佳節。
吟詩詞、觀非遺、賞民俗、做月餅……每年的中秋節,我市的一些部門、單位、團體都要開展“我們的節日”系列活動,親身感受傳統佳節的文化魅力。
“一年月色最明夜,千裡人心共賞時。”中秋節作為我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古有嫦娥奔月、玉兔搗藥、吳剛伐桂等豐富的傳說,吃月餅、飲桂花酒、賞月等習俗源遠流長。挖掘中秋文化内涵與價值,繼承和發揚傳統文化,涵養文化自信,是煥發中秋文化生命力的重要之舉。
“當今時代人們的生活比任何時候都要豐富多彩,由此對‘節味’的追求也大不相同,不僅僅是吃月餅、賞月亮,更是希望有深厚的節日文化氣氛。”武威市涼州文化研究院助理研究員李元輝告訴記者,文化是一種精神食糧,有很強的穿透力,通過藝術欣賞,寓教于樂,讓受衆受教育得啟發,産生一種精神動力。中秋節是團圓節,記住鄉愁,弘揚家國情懷,用優秀的文化塑造人,用先進的文化引導人,讓更多傳統節日乃至優秀傳統文化蘊含的人文精神,融入每一個人的骨血之中,激發使命擔當,為了家庭團圓和幸福,為了祖國繁榮昌盛,不懈努力,持續奮鬥。
中秋節年複一年,中秋文化不斷豐富和發展,傳承創新中秋文化,讓中秋節具有更持久的魅力和生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