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品殘缺?作者:田可新 劉瑞琪,現在小編就來說說關于藝術品殘缺?下面内容希望能幫助到你,我們來一起看看吧!
藝術品殘缺
作者:田可新 劉瑞琪
日前,百度AI修複《富春山居圖》一事,引發廣泛關注。高科技補全了600年傳世名畫,使兩岸畫卷走出博物館實現合璧,光鮮風格統一,山水脈絡和諧,着實令人歎為觀止,也成為藝術品修複史上的一段佳話。
有些人認為藝術品的保護與修複這項工作偏冷門。其實,這是藝術圈、文物圈的“剛需”。由于種種原因,藝術品屢屢遭到各種各樣的破壞。不久前,盧浮宮博物館的鎮館之寶《蒙娜麗莎》遭到“襲擊”——一名男子頭戴假發,扮作坐輪椅的老婦人,在接近《蒙娜麗莎》時一躍而起,試圖砸碎畫作的外框玻璃。此舉失敗後,他直接将準備好的蛋糕拍在畫作上。值得慶幸的是,在防彈玻璃的保護下,《蒙娜麗莎》并未損壞。
據了解,《蒙娜麗莎》并非第一次遭遇“黑手”。作為盧浮宮博物館三大鎮館之寶之一、世界上被觀看次數最多、報道次數最多的名畫之一,每年大約有600萬遊客到盧浮宮博物館一睹她的芳容。自展出後,《蒙娜麗莎》除了收獲贊譽,還被潑灑過紅色顔料、扔過石頭甚至被偷走,可謂命途多舛。
藝術品是人類獻給世界的寶貴财富,凝聚着汗水與智慧,見證了曆史與輝煌,是珍貴的文化瑰寶。不管出于何種原因的人為損壞,都給藝術精品造成了不可逆的破壞。藝術品的修複有怎樣的故事呢?
2016年,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火爆全網,文物修複第一次揭開神秘面紗,走進了大衆視野。該片記錄了故宮博物院中書畫、青銅器、木器、陶瓷、漆器等多個領域中的文物修複故事,以平實的視角挖掘出了文物修複背後不為人知的文化淵源。片中近距離呈現了稀世珍寶的“複活”技藝與過程,展示了工匠們與文物的相互陶冶、滋養與傳承。文物修複,既是技藝,也是傳承。修複師們甘于寂寞,在塵埃中打磨歲月,用匠人精神使塵封的文物重煥光彩,诠釋了大國工匠的風範與“擇一事,終一生”的工匠精神内涵。
在文物與藝術品修複領域,除了《我在故宮修文物》中修舊如舊的無痕修複,還有一種修複技藝——金繕修複。金繕,是運用大漆、金粉和瓦灰等純天然材質修補殘缺器物的一種修複工藝。用漆來修補、裝飾器物是我國曆史悠遠的傳統技藝,金繕工藝起源于中國的髹飾工藝,精誠所至,金繕盡美。因此,有評價說,重拾破碎而不失尊嚴,撫平傷痛卻有新欣喜,面對殘缺和不完美時,金繕用貴重的黃金為破碎之物注入新的生命,使其重構轉化為更為驚豔的美。
中國美術館館長吳為山曾表示,藝術品的保護和修複工作就像醫務工作一樣神聖,專業人士就是藝術品的“保健醫生”和“手術醫生”。“我們所探讨、研究的保護與修複就是通過延長物質的壽命而持續精神生命。當然,更重要的是從對藝術品的情感和尊重出發,發揮物質性能的極限,獲得物質與精神、技術與藝術的雙重超越。”
中國油畫院繪畫材料技法與修複研究中心主任邰武旗曾表示,“藝術品的修複、保護、預防性維護等工作,隻是我們在面對‘終将滅失’的藝術品時采取的延緩手段,是為了保存藝術品價值而設置。做得恰當就是達成了這一目的,不恰當就是破壞作品,也就是破壞了作品的價值。隻要一個環節沒做好,作品就可能出現損壞,修複工作應該是一個‘大系統’的保護理念。”
正是修複,讓被損壞的藝術品“活過來”“傳下去”。整個過程,巧思、匠心、妙手缺一不可,甚至必須具備大格局。恰是一次次的修複,為世界文化藝術寶庫,擦亮了一件件绮麗瑰寶,留存了人類一段段珍貴的文化記憶。當然,我們每個人尊敬這項工作、這個職業的同時,也應當對文物及珍貴藝術品存有更大的敬畏。不能僅止于相關部門的監管與倡導、社會文化力量的積極配合,還需要全體公民提升保護意識,為文化傳承貢獻力量。(田可新 劉瑞琪)
來源: 大衆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