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開我國古典詩歌的華美篇章,詩人總是離不開祖國的大好河山。無論是李白《望天門山》中的“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還是張繼《楓橋夜泊》中的“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亦或是劉禹錫《望洞庭》中的“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裡一青螺”,都給予了我們美的享受。
縱觀古典詩歌中的寫景詩,絕大部分都發生在山清水秀的江南。而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首詩《使至塞上》,為大家展現的卻是罕見的塞外風光。其中頸聯兩句“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将邊塞大漠中壯闊雄奇的景象,描繪得淋漓精緻,可謂是美豔千古。明人徐增更是在《而庵說唐詩》中評此聯:“獨絕千古”。
這首詩相信大家都非常熟悉,它出自于唐代著名詩人、畫家王維之手。開元二十五年(737年)春,唐玄宗命王維以監察禦史的身份奉使涼州,出塞宣慰,察訪軍情,并任河西節度使判官。這首詩便是作于王維此次出使邊塞途中。除了對邊塞風光的描寫,還表達了王維由于被排擠而産生的激憤和抑郁之情。
《使至塞上》
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
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
首聯“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王維交代了自己出使邊塞的原因。它的意思是說,我以監察禦史的身份,準備輕車簡從,去往邊塞宣慰将士、察訪軍情,此去路途遙遠,邊塞也十分的遼闊。“屬國”,這裡代稱出使邊陲的使臣,這裡王維是用來指自己使者的身份。“居延”,在今内蒙古額濟納旗北境。這裡主要指唐王朝的附屬國直到居延以外,言其邊塞的遼闊。
颔聯“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王維以“蓬”、“雁”自比,說他就像随風而去的蓬草一樣飄出漢塞,又像振翅北飛的歸雁一樣進入胡天。這兩句詩,其實是王維對自己此次出使邊塞行程的描寫,隻不過萬裡行程他以“蓬”、“雁”輕輕帶過。而這種面對萬裡行程似乎沒多大點事的心情,實際上是對王維被排擠出朝廷内心的激憤和抑郁的描寫。
頸聯“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是這首詩的千古名句。它為我們展現了一幅壯觀而美麗的邊塞風光。意思是說,在浩瀚的沙漠中,烽火台燃起的一股濃煙筆直往上,在無盡的黃河上,落日正渾圓。邊塞荒涼,王維卻抓住了孤煙和落日,并且寫得意境雄渾,極具自然之美。而“圓”字和“直”字,不僅形象地寫出了孤煙和落日的特征,也把王維的孤寂情緒巧妙地融入了進去。
尾聯“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意思是說,我到了蕭關的時候,遇到了偵查的騎兵,他告訴我都護正在燕然前線。蕭關,古關名,又名隴山關,故址在今甯夏固原東南。燕然,古山名,即今蒙古國杭愛山,這裡代指前線。這兩句詩的言下之意,是說王維在途中遇到候騎,主帥破敵後尚在前線未歸。
綜觀王維的這首詩,他記述了自己出使邊塞的旅程以及旅程中所見到的塞外風光,抒發了自己被排擠出朝廷後到激憤和抑郁,也顯露了自己在大漠的雄渾景色中,情感得到釋放、升華後的慷慨悲壯。總的來說,王維出使邊塞途中,寫下一首詩,隻是頸聯兩句便美豔千古。
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